雙虎山較周遭的山高上那么一點,卻也沒高出多少,李平安勒住韁繩停在山腳,將馬匹拴在道旁的楊樹。
長滿了雜草。
如今已臨近初冬。
草枯黃的慘不忍睹,將小路遮掩的若隱若現(xiàn),不仔細看,幾乎看不見此間竟然有條路。
路蜿蜒向山,仿佛一條通向西方極樂世界的捷徑,又像延伸往無盡深淵的黃泉道。
李平安踩踏著枯草,一步步登山。
通過懷朔縣此地的任務,可以推斷筑基境初期的修為便夠用。
斬殺城隍一戰(zhàn)更是印證了此事。
即便他未突破到筑基境中期,《桃劍斬妖四式》也沒有大成。這小地方的城隍爺,縱然吞食鬼邪之氣,令道行高漲,亦是徒有虛名,不值一哂。
猶如一個吃的腦滿肥腸的人,遠看是壯漢,真打起來,卻行動遲緩,稍稍揮拳就把自己累的氣喘吁吁,壓根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所以才被他三劍斬殺。
眼下的李平安。
大功德體。
筑基境后期的修為道行。
大成的《桃劍斬妖四式》。
百年桃木劍。
五色佛珠。
四寸朝簡。
桃符。
尤其是桃符,常佩戴,堪稱半具小功德體,正因白元犀桃符不離身,才讓城隍束手無策。
功德護體,并非簡簡單單一句話,而是實打實的有效果。
一如李平安之前的小功德體,妙用無窮,不談鬼神辟易,單單是在功德觀推演之中,便拯救李平安于“水火”中。
卻是不知進階的大功德體有何奇效。
而大功德體之上,又是什么?
摩挲著師父留給他的兩張保命符箓,深呼吸了口氣,李平安細心收好。
至于城隍曾送給他的《春蘇花開丹》,根本不敢服用,小心點為好。
修練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即使筑基境后期了,也別浪,穩(wěn)扎穩(wěn)打。
“我這一身家當,盡管比不上仙門弟子,在野修里面,已稱得上‘家財萬貫’了。”
筑基境后期的修為,令其腳步如飛,不知覺已到了半山腰,四處環(huán)視,入目所及皆是林木,哪有什么壁畫。
在半山腰搜了半個時辰,一無所獲。
繼續(xù)登山。
留心著有無山洞、可以作畫的山壁,直到了山頂,李平安心有所動,找了塊巖石坐下。
欣賞著晚霞下的群山,邊說道:“來都來了,不現(xiàn)身一敘?”
一側的歪脖子樹后,緩緩走出了兩位僧人。
一人是李平安在陳龍?zhí)陡纤姷难蝗耸窃诔勤蛏褊∫姷纳恕?
他們走到三十步內,施展了《望氣術》的李平安見他們仍然是化身。
“化身前來相見,沒有誠意。”小道士似乎有些百無聊賴。
年紀稍大點的妖僧無奈道:“真人一身殺意,老衲和師弟哪敢真身相見?”
“你們的化身之術確是不凡。”
“老衲教給真人此術,真人是否就此離去?井水不犯河水。”
李平安端坐于如板凳高的巖石,仰頭望著影影綽綽的星辰、明月:“百姓常說,‘來都來了’。小道而今來都來了,怎能不到臥虎寺做做客?”
年紀小些的妖僧怒道:“李平安!你休要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是你們欺人太甚,還是小道欺人太甚?”
李平安注視著那妖僧:“你不是在陳龍?zhí)陡险埿〉赖奖诋嬕挥危渴碌脚R頭,怎么畏畏縮縮不敢給小道指出一條路?”
“高僧留下的‘畫壁’,哪是你這個道門中人可以進的?你沒有佛心!”
“你們有佛心,卻害死那般多的人。小道很好奇,你們?yōu)槭裁匆獙o辜之人下手?且是用了那么不爽利的手段,以你們的道行,若想吃人喝血,自己動手豈不是更快、更直接?”
“南無阿彌陀佛,老衲法號……”這妖僧剛要報上名姓。
沒想到李平安揮手打斷:“小道不愿聽你們的法號,怕污了耳朵。你年紀大,小道叫你阿大,你師弟年紀小,喊他阿二。”
“豈有此理,李平安你、你、你……”阿二氣的吹胡子瞪眼睛。
李平安笑問:“生氣了?那就真身出來,擺開陣勢,廝殺一場,既分勝負、也決生死。”
“……”
連城隍都斬的小道士,尚未真刀真槍動手,兩個妖僧心里就虛了。
“名姓、法號不過是一個稱呼罷了,我可以叫阿大,也可以叫阿小,更能喊作其他名字,既然真人賜名,老衲的法號從此以后喚阿大了。”
“嗯,確實得了點佛門道行,繼續(xù)說,為何蠱惑人?”
阿大喧了聲佛號,“實不相瞞,此事源于老衲……”
“別老衲、老衲的,煩不煩?”
“此事源于我跟師弟一場賭約。”
“賭約?”
“正是。山中無事,平日里,我與師弟松花釀酒、春水煎茶、長談佛理,過的倒也瀟灑自在,若有那惡行不端、罄竹難書的惡人從山下經過,我們兩人亦是秉持著‘啖盡迷路奸邪,護送過往好人’的風俗,為民除害……”
說到這兒。
李平安才知兩人化身散去時爆發(fā)的霞光是怎么回事。
原來他們之前也積攢了不少功德。
啖盡迷路奸邪、護送過往好人,說的簡單,真做起來,頗為麻煩、瑣碎,因果牽扯的亦是極重。
當真付諸于行動,功德卻又所獲頗豐。
算上他們的道行,有那般霞光,倒也說得過去。
“但,我和師弟談到人性是惡是善時,卻產生了分歧。
老衲……我說人性本惡。
師弟認為人性本善。
如此各在兩端的論斷,使得我跟師弟爭執(zhí)不休,一番商討下,只好去試試人性究竟是惡還是善。”
李平安反問:“所以才有了陳龍?zhí)丁②w舉人、俞蓮等人的事?”
被小道士起名叫阿大的妖僧,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
“怪不得他們常念叨著,人有淫心、是生褻境,人有褻心、是生怖境。起因竟是你們的爭執(zhí)。”
“真人認為人性是惡是善?”
“你們害死那般多的人,仍然不知嗎?”
讓李平安叫做阿二的妖僧嘆息道:“人性本惡,是我錯了,師兄對了。”
剛剛還不動聲色的小道士,怒發(fā)沖冠,拔出桃木劍,劍氣橫掃妖僧……
“狗屁!
你們連人都不是,人都沒當過,僅僅倒果為因、顛倒黑白,便輕輕巧巧的得出人性本惡的結論?
人性是能試探的嗎?
你們真該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