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怒踹,怒斥趙構
- 直播歷史:從拍攝嘉靖煉丹開始
- 吃飯順你打火機
- 2082字
- 2024-09-17 18:56:35
后世有人曾說,岳王廟前跪著的那些銅像,應該要再加上一個,就是皇帝趙構,他還應該排在第一。
此話雖是戲言,卻也不無道理。
盡管害死岳飛的主謀是秦檜他們,但若是沒有趙構的首肯,此事怎能成功?說到底,還是他這個做皇帝的,要殺岳飛。
夏炎來時,曾看過一位歷史博主對此事的分析,也看了起點歷史相關小說中,一些書友的評論。
他覺的很有道理,秦檜要殺岳飛起碼能理解,畢竟他是金朝扶持的一條狗,岳飛抗金就是侵犯了他的利益。
可對趙構而言,岳飛卻是在實打實的,幫他老趙家流血拼命,保護河山,卻因為自己的一些猜忌,以及性格上的懦弱,就要殺岳飛,完全是一頭蠢豬。
所以,趙構才是天下最對不起岳飛的人。
故而趙構現在很生氣,如果夏炎不是仙人,他定要以謀逆同黨的罪名將之處死。
可問題是夏炎是仙人,拯救岳飛,五次北伐又是天旨,自己雖然是皇帝,但是也不可逆天而行。
心中糾結萬分,只能寄希望于上天搞錯了。
“先生,陛下說的沒錯,岳飛是意圖謀反的逆黨,并且此人為了一己之私,力圖抗金,斷送了大宋無數軍民之性命。
如此一個卑鄙無恥之徒,就應當處死才是。”
秦檜也無法淡定了,他現在心情同樣好不到哪里去,岳飛此刻還在大牢之中。
雖說處死他是趙構的意思,但畢竟是他一力策劃而為之,如果現在真的要奉上天之意,將岳飛放了,并且準許他五次北伐。
不僅僅是打自己臉的問題,到時他在大宋如何自處?金國那邊會認為自己辦事不力,而趙構一旦聽從,那么下獄等待受死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偏偏夏炎的身份,已經得到了皇帝,還有諸位大臣的相信,就算自己也不例外,他就算想反悔否認,也是完全來不及了。
眾人目光都落在夏炎身上。
夏炎拿出一根普皖點上,深深吸了口,突然做出一個誰都沒想到的動作。
他竟然一把將趙構給揪了起來,照著他屁股狠狠來了一腳,趙構猝不及防之下一個趔趄,差點沒站穩摔了個狗吃食。
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來,夏炎指著趙構揪狂噴怒斥。
“這一腳,是你們太祖趙匡胤讓我踹的,好你個愚蠢至極的趙構,你可知就因你處死了岳飛,讓你成為遺臭萬年的昏君。
讓你們大宋在后世幾百年后,落得了個“弱宋”的稱呼?你可知,后世無數之人都在為岳飛扼腕痛惜?正因如此,天旨才會生出這個題目。
更是讓我下凡而來,讓這種悲劇,無數后人的意難平不再重演。”
夏炎這番話沒有半點委婉,幾乎就是赤裸裸的劈頭蓋臉的怒罵。
這一腳不僅是替趙匡胤,更是替后世無數崇拜岳將軍的人而踢,他甚至想上去將趙構直接暴揍一頓。
雖然弱宋之稱不是因他一人,但趙構殺死岳飛占了很大原因,他所言沒有任何問題。
“放肆!竟敢毆打圣上?還不將之拿下?”
秦檜見到此幕,目中涌出一抹喜色,立刻高聲厲斥。
他心中很清楚,如果岳飛真的出來并開始五次北伐,自己定無活路,既如此管你什么仙人,敢毆打皇帝,先抓起來再說。
不管夏炎是不是仙人,反正此刻在他秦檜眼中,就是個要自己命的人。
可奇怪的是,卻是沒有一個人動手,秦檜怒極,轉頭看向身后身材魁梧的男子。
“張俊,速速將他拿下。”
“先生乃是九天之上的仙人,陛下都沒說什么,丞相你要代陛下悖逆上天嗎?一旦上天降下責罰,此責任你能擔的起嗎?
張俊,你今日敢動一下,老夫定要你血濺當場!”
韓世忠本就脾氣暴躁,而且憑心而論,剛剛夏炎那一腳太解氣了,現在拯救岳飛,北伐抗金的大好機會近在眼前。
他又怎會讓秦檜去破壞,當即站了出來擋在張俊身前,目光中蘊含著森然殺意!
年輕時他潑韓五的外號可不是胡亂得來,自第四次北伐失敗,岳飛父子入獄以來,他胸中早就憋著一股氣。
對于張俊這種小人,更是恨不得親手殺之。
朝堂中氣氛驟然緊張,出乎所有人意料,張俊也冷冷的看著韓世忠。
“都給朕住手。”
這種時候,也只有趙構能制止這場即將爆發的沖突。
雖然被夏炎無端踹了一腳,內心當中也是極為憤怒,可是,夏炎是仙人啊。
自己又能如何?這位可是能控制雷電的,被踹一腳總比被降下神雷活活劈死好。
而且,夏炎剛才罵他的話,提到了一點,自己成為了遺臭萬年的昏君?是太祖讓他打自己的?還有,為何他的大宋在后世會成為“弱宋”?
哪怕是性格再懦弱,再多疑,他畢竟還是一個皇帝,又豈能對此不在意?
被后世唾罵,被祖宗厭惡,甚至整個大宋都會被自己拖累,這些罪名實在是太大了,這鍋自己不能背啊。
“先生,您所說的確實為真嗎?”
夏炎吐了口煙,踩滅煙頭,淡淡說道。
“自然是真的。”
說話時,夏炎已經用意念打開了拍攝器的錄制,此行拍攝任務,正式開始了。
“下面,讓我來說一說大宋的命運,還有后世史書中,對你趙構的評價。”
所有人的心立馬提了起來。
“宋朝太祖趙匡胤,按照后世公元紀年法便是960年,即顯德七年,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開始。
至公元1127年,即靖康二年發生靖康之變后而亡,這段時期曰為北宋。
同年,宋徽宗第九子趙構于應天府稱帝,以臨安為都,此為南宋,一直到公元1279年,即祥興二年,丞相陸秀夫負末帝趙昺投海而亡,宣告徹底滅亡。
南北宋加一起共享國祚三百一十九年,共經十八帝。”
說到此處夏炎目光瞥了一眼眾人,每個人都聽的極為認真,就連秦檜張俊這些人也不例外。
“趙構,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
駕崩于淳熙十四年,享年八十一歲,廟號高宗,謚號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葬于永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