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上熱下寒

方一 白通湯

出處:漢代張仲景《傷寒論》。

組成:制附子12g(先煎),干姜10g,蔥白4根。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治法:通陽破陰,逐寒復脈。

證象:陰寒盛于下,下元虛寒,足脛厥冷;虛陽迫于上,陽氣上越,面酣微紅,苔白,脈沉細而微。

忌宜:無上熱下寒證象患者忌用。

評介:本方為《傷寒論》名方,是四逆湯去甘草換為蔥白而成。蔥白能通陽復脈、溫散寒邪,臨床遇有陰寒盛于下、虛陽迫于上證象患者,可選用治之。

方二 七味地黃湯

出處:清代顧世澄《瘍醫大全》。

組成:熟地黃15g,山萸肉15g,山藥15g,茯苓15g,丹皮10g,澤瀉10g,肉桂10g。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

治法:滋陰清熱,引火歸原。

證象:肝腎不足,陰虛火旺,頭熱足冷,腰腿疼痛,腳軟懶行,發熱口渴,咽干目紅,口舌生瘡,便溏,舌淡紅苔微黃,脈沉細。

忌宜:肝腎虧虛,上熱下寒者宜。

評價:本方為六味地黃湯加肉桂而成,有陰中助陽、引火歸原、上下兼顧的作用,故能用于有上熱下寒等證象的患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公主岭市| 汉中市| 堆龙德庆县| 辽宁省| 阿城市| 巩义市| 阿勒泰市| 铅山县| 田阳县| 民乐县| 南安市| 翁源县| 麟游县| 咸阳市| 安塞县| 麦盖提县| 沧州市| 陵川县| 富顺县| 荥经县| 革吉县| 楚雄市| 南平市| 永春县| 连云港市| 北辰区| 连城县| 五家渠市| 南宫市| 饶河县| 马龙县| 微山县| 密山市| 岢岚县| 吉木萨尔县| 舟曲县| 固始县| 四子王旗| 香格里拉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