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個運氣恒定定律,好的壞的運氣各占一半,余晉以前是不信的,因前世沒過上幾天舒心日子,最后還病重而死。
但今天卻有些半信半疑。
天亮之前,他的玄靈真氣恢復速度,和那竹山教弟子要求的出發時間,只差了一點。
便是這不起眼的盞茶工夫,便讓他失去動手的機會。
也罷,也罷,可能是先前逃出竹山教時運氣太好,到了這里,老天爺給自己找平衡。
他暗暗咬牙,一邊自我平息心中怒火,一邊奔走不停。
然后,老天爺可能感覺他死而復生,占了大份量運氣,于是運氣又向更壞的方向滑過去一點。
就在這日午后,他到了雪漫山區域。
余晉滿心期盼,等到晚間一發追魂刺過去,就可解脫,就可龍游大海,虎嘯山林,就可自由自在過自己的生活。
不想那竹山教弟子這時提出,讓他去往雪漫山山脊行走,理由是:站的高,看的遠,在山谷不易發現要找的同門。
在山脊行走?
你家宗門丟失的寶物,惹來對頭萬靈宗摻和尋找,還惹來一堆散修、妖族,這千里地界足有數百修行者,多是通竅圓滿能出入青冥的高手。
便是煉神境、陰神境的也有不少。
在山谷行走還有巖石、樹木遮掩,山頂光禿禿一片,莫不是自尋死路?
你奶奶的,上了山頂,碰到你家對頭萬靈宗弟子,看你選個什么樣的死法?
但他現在還是坐騎身份,奴隸一般的地位,便是提出反對意見也被無視,于是只好無奈爬上雪漫山山脊。
他的烏鴉嘴應驗了!
雪漫山得名,卻是因為山勢極高,山頂氣溫寒冷,一年四季降雪不斷,積了厚厚積雪。
所以以其形取名雪漫山。
萬靈宗弟子汪遠,在百丈高空御空而過,不經意掃過白雪皚皚的峰頂。
恍惚間,側方腳下雪地中似有生靈活動痕跡。
應該是雪漫山的野獸吧,參與這場尋寶的修行者,想來沒有如此蠢貨,敢大大咧咧在山頂雪地活動。
他心中暗忖,不過仍轉頭看了一眼。
隨后,一抹冷笑掛上嘴角。
“竹山教的蠢貨!”
冷冷語聲在高空狂烈的罡風中飄散,人如流星急墜,向下方目標撲去。
腳下兩個目標倉皇奔走,但山頂雪厚,便是那身為坐騎的鹿妖甚是矯健,也不過一步丈許的距離,如何能與自己一瞬十數丈相比!
自己可是通竅圓滿,已晉煉神境,不止法力雄厚,而且道術更可遠及三里。
給我死來!
他一聲大喝,手掌一揚,一道數尺綠色光華破空而下,徑向鹿背那人頭頸處一卷。
頭顱飛起,鮮血噴灑,雪地上猶如開了十數朵大大小小的梅花。
充為坐騎的鹿妖跌跌撞撞又沖了幾步,才一頭栽倒,碩大的身體濺起一股飛騰的雪末。
“呵呵呵!”
他一陣暢笑。
降落山頂,幾步走到那無頭尸體身前,伸腳將其翻了個面,視線掃過,口中鄙夷一聲:“窮光蛋!”
轉頭看向那倒地的鹿妖。
這竹山教弟子境界尚低,連一件儲物囊都沒有,身上也沒看的上的油水,眼前只有那鹿妖還算值得一看。
竹山教門人借助制神訣,驅使妖族為坐騎,主人一死則坐騎因制神訣原因,也會神魂破裂而死。
這鹿妖想必是神魂破碎而亡。
死了還正好,省的自己再費力氣。
都說鹿有百寶之稱,血、肉、皮、骨、鞭,在凡間大名鼎鼎,各具功效,而這野鹿已經成妖,身上部件功效定然會更上一層樓。
拆了它,拿回去給各位同門煮上一鍋全鹿宴!
汪遠心頭舒暢,幾步跨過斑駁的血跡,視線落在鹿妖頸部,手中綠色光華嗡鳴一震,就待用力斬下。
先放血,再剝皮切肉去骨。
腦中的這念頭剛剛泛起,卻見地上這鹿妖驟然睜開眼睛,目光森冷,和自己對在一處。
睜開眼睛?不是因為制神訣神魂破碎死了嗎?
他心中一跳,還未想清緣由,卻見這鹿妖雙目森然,咧唇啟齒,一道黯淡光芒如箭如矢從其口中噴出。
胸骨的碎裂聲和劇痛同時傳入腦中。
我這是要死了嗎!
汪遠這才后知后覺,猛然發現死亡就在眼前。
死亡的尖笑猶如響在耳邊,他只覺周身冷徹,就像浸入冰水之中。
一聲慘嚎,他的身體被這近在咫尺的大力撞擊下,飄飛如絮,向后飛了數丈才墜落下去。
沿著山脊一側的陡坡,帶落大團垮塌的積雪,翻翻滾滾向山下滑落。
余晉一骨碌爬起來,向陡坡那方向探頭看了一眼,卻被積雪碎冰紛飛而落,余音隆隆的雪崩景象嚇了一跳。
眼前情景有些嚇人,被打落的萬靈宗弟子,竟然帶落山體積雪,翻滾而下,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雪崩。
他口中嘟囔了一聲“應該死了吧”,便轉頭換了個方向逃去。
冒著丟命的危險設局,最后竟然惹出如此大的聲勢,還連一件戰利品都撿不到,真是晦氣。
這樣大的聲響,十有八九要引來尋寶的修行人。
快走,先下到山谷,找到地方遮掩身形,再思謀下一步的計劃。
雪漫山方圓近千里,只是兩界山系的一道尋常山脈,但這片大陸四條最大的河流,卻有兩條發源于兩界山,其中一條便流經雪漫山之側。
西江,發源兩界山極北山脈天柱峰,沿兩界山諸多山谷一路南行,經過雪漫山時,已是水量頗豐,水面足有數百丈,波滾浪濤聲勢驚人。
他下到河谷之后,又沿西江河岸躲躲藏藏上行數百里,才覺脫了危險之地,便尋了一處山洞暫時棲身。
上行數百里,應該能避過這些亂糟糟的尋寶人,希望這些人能快些尋到那寶物,不要擴大搜索面積,殃及自己這無辜的池魚。
他暗暗思慮當前的形勢。
這亂哄哄百多修行人打成一團的情景,卻是竹山教走失一件頂尖法器,堪堪就要生了靈性的寶物。
這寶物據說有洞天妙用,若真的靈性生成,晉升法寶,都可以拿來渡劫,便是元神高人都會眼熱。
消息傳出,不止竹山教的對頭萬靈宗摻和進來,而且還引來不少散修、妖族,期望能天降鴻福,餡餅砸到自己頭上。
余晉這鹿妖的原主人,也是在這場亂戰中喪命,才有了他的死而復生。
他躲在那山洞修煉半日《太上玄靈北斗經》,中間歇息時,心頭忽然想起,自己逃出竹山教,此后便要長久在山中生活,那是不是打探一番山中勢力分布?
搞清楚這山中妖族各有什么脾性,否則一不小心觸了對方的霉頭,可就誤了自己的性命。
自己好不容易得了復生機緣,可不能因為一件小事就丟了性命。
平日行事一定要謹慎些。
想到此處,便等到月上中天,夜半時分,估摸修行人不再活動時,他出洞沿西江一側緩緩北行。
期望能碰到一個本地妖族,打問一些山中妖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