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會將佐
- 劉宋乳虎
- 佳時辰光
- 2286字
- 2024-08-23 16:10:23
丁旿這一路上,可謂是小心謹慎,唯恐有所閃失,直到臨近了長安,才算松了口氣。
他遠遠望見王修、王鎮(zhèn)惡一群人,丁旿趕忙叫停隊伍,來到劉義真的馬車旁,提醒道:
“桂陽公,軍府將佐都在前方迎候?!?
車廂內(nèi)傳來劉義真略顯稚嫩的聲音:
“他們都是成就家父霸業(yè)的有功之臣,我雖為府主,卻不可怠慢長者?!?
說罷,劉義真走出車廂,由親隨劉乞攙扶著下了馬車,踩著還未消融的積雪,步行前往,與眾人相會。
王修、王鎮(zhèn)惡、沈田子等人見狀,也紛紛迎了上來。
“下吏恭迎府主!”
話是這般說,但他們的態(tài)度并不算多么的恭敬,相信如果不是劉裕還在長安,他們甚至不會出城相迎。
劉義真的目光掃過眾人,他知道,這些人都把自己當小孩看待。
在王修、王鎮(zhèn)惡、沈田子等人眼里,自己不是他們的府主,他們才是劉義真的長輩,是劉裕將兒子托付給了他們。
因此,就該是劉義真對他們言聽計從,而不是他們對劉義真唯命是從。
甚至,言聽計從都還得要劉義真點頭,而原時空中,沈田子殺王鎮(zhèn)惡,王修殺沈田子,他們哪一個在事先請示過劉義真。
劉義真清楚自己的處境,也了解這些人的想法,不過他并沒有放在心上,無論如何,這些人還是忠心的,至少忠心于他的父親劉裕。
早在北伐以前,王鎮(zhèn)惡就曾在積弩堂對劉穆之說:
‘一旦關中平定,而主公沒有得到九錫,那就是你的責任?!?
可見,王鎮(zhèn)惡是一心想當劉裕的開國功臣。
不過,劉裕遠比王鎮(zhèn)惡要著急,去年十月,還只是光復洛陽,劉裕就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見劉穆之遲遲沒有送來九錫,劉裕派遣長史王弘南下,諷旨朝廷,致使劉穆之愧懼成疾,為其病故埋下伏筆。
至于沈田子,他與王鎮(zhèn)惡、傅弘之一同出兵抵御胡夏軍隊,期間,沈田子伏殺王鎮(zhèn)惡,傅弘之扔下軍隊,逃往長安報信。
沈田子也只帶二十騎返回,想要向劉義真當面解釋,卻在城外被王修的伏兵逮捕,就地正法。
而傅弘之則在劉裕決定放棄長安時,為劉義真斷后,終因寡不敵眾,力戰(zhàn)被俘,傅弘之寧死不降,為赫連勃勃殺害。
一想到這些人的結(jié)局,劉義真又氣又憐,明明都是忠貞之士,卻落了這般下場。
如今他們對自己頗為敷衍,劉義真也不動怒,他展顏笑道:
“有勞諸位遠迎,如今家父委我以重任,義真年幼,往后還請諸位長者不吝指教。”
劉義真故意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眾人聞言,看向劉義真的眼神多少都帶著些滿意。
他們這群人功勛卓著,哪愿意讓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在自己頭上指手畫腳。
殊不知,劉義真只不過是效仿其父罷了。
劉裕入長安,因為麾下師老兵疲,不堪再戰(zhàn),因此不再與赫連勃勃爭奪渭北,而是遣使與赫連勃勃約為兄弟。
同時,聽使臣提起赫連勃勃容儀奇?zhèn)?,英武絕人時,劉裕甚至對使臣感慨:
‘這是我比不上的?!?
劉裕當真比不上赫連勃勃?無非是形勢所迫而已。
晉軍滅亡后秦,已經(jīng)三個月了,唯一一次出擊,是有羌人大舉出逃,沈林子西出長安僅百里,追擊至槐里(陜西興平),俘眾而還。(注一)
此后,晉軍再無行動,一直在長安養(yǎng)傷、休息。
劉裕放低姿態(tài),與赫連勃勃修好,使得晉軍得到了寶貴的休整時間,但劉穆之的死,卻打亂了劉裕的全盤計劃,只得轉(zhuǎn)而為班師做準備。
劉義真當然不甘心充當這群悍臣們的傀儡,他有自己的想法。
當丁旿眼見已經(jīng)抵達了長安近郊,準備讓隨行的一千將士回去城外軍營的時候,正在與將佐們親切交談的劉義真突然叫住了他:
“丁督護,且慢?!?
丁旿這一路上與劉義真常有接觸,知道不可以年紀度之。
“不知桂陽公還有何事吩咐?”
劉義真沒有急于回答,而是讓親隨劉乞?qū)⒆约旱男卸Y全都拆卸下來。
劉乞不明所以,但他是劉義真的親隨,不敢違背,因此還是帶著一眾仆從,從車隊里抬出十幾個大箱子。
正當劉乞等候劉義真下一步指示的時候,只聽劉義真淡淡道:
“統(tǒng)統(tǒng)打開。”
劉乞一愣,勸阻道:
“桂陽公,錢財豈可在人前顯露?!?
原來,這里是劉義真的全部家當。
劉義真神色一冷,沉聲道:
“你是在忤逆我?”
劉乞連道不敢,于是讓仆從們打開那一箱箱的財貨,眾人目光為之吸引。
劉義真指著自己的家當,對丁旿道:
“丁督護率眾往洛陽迎接我,來回路程一千四百余里,不顧風雪載道,護衛(wèi)劉某周全,將士們勞苦功高,義真無以為謝,還請丁督護取了這些浮財,代我賞賜將士?!?
眾人聞言,無不驚詫,而護衛(wèi)劉義真的一千精兵,紛紛振臂呼喚:
“謝桂陽公賞!”
不等丁旿推辭,劉乞就按捺不住道:
“桂陽公!這些都是太尉賞賜之物,怎可...”
話未說話,卻被劉義真喝止:
“既然家父已經(jīng)賞賜給我,我連如何處置都不能做主嗎!”
說著,劉義真看向風塵仆仆,吃盡了苦頭的一千將士,朗聲道:
“義真無功于國,今日能夠身居高位,全憑父親的恩德,又豈敢再慕奢華,沉迷享樂。
“于我而言,四季常服只需八套,每日所食,三味足以,怎會吝惜身外之物。
“今日我散盡浮財,以慰勞將士辛苦,還望諸位莫要推辭?!?
這年頭,不要跟將士們奢談為國為民,他們聽不懂,也不愿意聽。
唯有這銅臭之物,最能打動人心。
關中的內(nèi)亂,說到底不也是利益分配不均所導致。
丁旿見劉義真說得情真意切,臨到嘴邊的婉言謝絕,也被咽回到了肚子里,恭敬地向劉義真道謝。
而將士們更是歡呼雀躍,山呼萬歲,聲震云霄。
丁旿是劉裕的內(nèi)直督護,執(zhí)掌親兵,但前往柏谷塢迎接劉義真,不可能帶走劉裕身邊的護衛(wèi)力量,因此,這一千將士是劉裕臨時從軍營里調(diào)派給他。
劉義真可不敢擅自賞賜劉裕的親兵。
他今日之舉,有四個目的。
其一是打造自己的人設;
其二是邀寵于其父;
劉裕崇尚節(jié)儉,在生活上并不追求享受,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劉義真給自己打造這個人設,自然是為了討好他的父親。
其三是讓將佐們知道,自己雖然年幼,但不是什么都不懂,不要再把他視作黃口小兒。
其四,劉義真要有一支愿意聽命于自己的軍隊,入城后,他自會找機會向劉裕索要這一千將士,作為自己的親兵。
既是一舉四得,劉義真哪有什么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