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8.一代鴻儒,名垂千古

成帝即位,石顯遭到貶黜,病死在返鄉的途中。劉更生得到起用,此后,將名字改為劉向。他先擔任中郎,負責三輔的水利,后來又擔任光祿大夫。當時,成帝的舅舅王鳳擔任大將軍,背后有太后王政君的支持,朝中大權掌握在王氏手中,兄弟七人先后受封為列侯。多次發生災異,劉向認為,發生災異,是外戚過于顯貴的結果。正好成帝讓他負責校勘收藏在天祿閣、石渠閣的《五經》書籍。在讀《尚書.洪范》時,劉向看到箕子為武王解釋五行陰陽,便將上古以來,從春秋到秦漢,所有的福瑞災異記錄下來,再聯系禍福,對比分析,考察靈驗,理出條目,寫了十一篇文章,起名叫《洪范五行傳》,上奏成帝。成帝知道劉向寫這些文章,是因為王鳳兄弟把持朝政,有感而發,但是,成帝始終不愿意疏遠外戚。

成帝營建昌陵,經過幾年不能完工,又回頭修建延陵,花費巨大。劉向呈上長長的奏書,勸諫成帝:德厚者要求薄葬,智深者葬具愈少。只有無德寡智者,才會葬具豐厚,墳丘堆高,宮廟修建得越奢華,被人盜掘的機會越大。成帝讀了很感動,但還是下不了改正的決心。

劉向看到社會風氣崇尚奢靡,趙飛燕、衛婕妤出身卑微,做事情逾越禮制。劉向認為,教化應該從內向外,從身邊人開始。劉向采集《詩經》《尚書》記載的賢妃貞婦興國安家的例子,以及嬪妃受到君王寵幸,導致國家禍亂的例子,寫了一本書,叫《列女傳》共八篇,勸諫天子。《列女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婦女專史和通史,對后世影響很大。有一些故事流傳至今,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即出自該書。又采集一些傳記,行事的方法,寫了《新序》《說苑》等五十多篇,獻給成帝。劉向多次向成帝上書,陳述利害得失,禍亂教訓,上書有幾十次,希望能夠拾遺補缺。成帝雖然沒有全部采納,但對劉向的忠心,常感嘆不已。

成帝沒有子嗣,朝政掌握在外戚王氏手中,災異頻繁出現。劉向對陳湯在西域以勇敢智慧建立功勛表示贊賞,與陳湯的關系很好,私下里對陳湯講:“災異如此頻繁,外戚權勢熏天,早晚會威脅到劉氏江山。我是劉氏宗室,世代蒙受皇恩,作為遺老,經歷三朝皇帝。皇上把我當作先帝的舊臣,每次召見,都予以禮遇,我要不講話,誰還敢講話?”劉向又向成帝密封上奏諫言,勸諫成帝多親近劉氏宗室,重用劉氏,疏遠外戚,收回外戚的權力。成帝召見劉向,哀傷嘆息一番,對劉向說:“君且將此事再放一放,讓我再想一想。”成帝任命劉向為北軍中壘校尉。

劉向為人儉樸,沒有架子,不結交世俗,專心致志于經學。白天大聲誦讀典籍,夜晚觀察星象,甚至通宵達旦。成帝元延年間,有慧星在東井方向出現,蜀郡的岷山崩塌,壅塞岷江。劉向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又向成帝上奏書。成帝把劉向召入內廷,但仍然不能重用。每次召見,劉向都要向成帝強調,劉氏宗室好比大樹的枝葉,枝葉落盡,樹干就得不到保護,陛下疏遠宗室,外戚掌控大權,重要職務不在宗室手里,權力歸于外戚,這不是保全社稷,鞏固江山的做法。成帝也想提拔劉向擔任九卿,但是得不到王氏支持,也得不到丞相、御史大夫支持,最終沒有任命劉向職務。劉向在朝擔任大夫30幾年,72歲去世。

雖然劉向仕途并不如意,但他主持整理了古代大量的圖書典籍,為我國思想文化的繼承傳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撰成的《別錄》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圖書目錄工作的先例。劉向好古琴,對古琴理論的貢獻非常突出。曾著《琴說》一書,是最早的琴學專著之一。劉向在飽讀詩書后悟出了許多至理名言,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他著書立說,成為一代鴻儒,名垂千古!

劉向有三個兒子聰明好學:長子劉伋,教授《易經》,做到郡太守;二兒子劉賜,擔任九卿丞,很早去世。小兒子劉歆,最有名氣。下期我們再來介紹這個比父親更牛的小兒子劉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房山区| 白山市| 白城市| 万荣县| 桂东县| 保亭| 五指山市| 镶黄旗| 怀柔区| 华坪县| 东明县| 阿克| 桃园市| 沂南县| 沅江市| 乐清市| 静海县| 通辽市| 肥西县| 阜南县| 奎屯市| 蒲城县| 两当县| 西宁市| 苏尼特右旗| 荃湾区| 泊头市| 阿拉尔市| 遂昌县| 宜城市| 尚义县| 和龙市| 云阳县| 政和县| 积石山| 桑植县| 广南县| 靖安县| 凤城市|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