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歸附劉邦后,項羽多次派出奇兵渡過黃河,襲擊趙國,張耳、韓信既要救援趙國,又要支援在滎陽前線的漢軍,漢軍與楚軍仍然在對峙。劉邦從滎陽突圍,逃到成皋。項羽又率領(lǐng)楚軍包圍成皋。漢四年四月劉邦逃出成皋,渡過黃河,與滕公夏侯嬰駕駛單車,馳往張耳在修武的大營,抵達營地附近,暫住在一個傳舍。在凌晨時分,假稱是劉邦派來的使者,劉邦馳入張耳大營。張耳、韓信此時還未起床,就在二人睡覺的地方,劉邦將二人統(tǒng)帥軍隊的印信及兵符掌握在手中,隨即召集諸將,重新調(diào)整部署。韓信、張耳起床后,才知道劉邦來了,大驚失色。劉邦奪去二人的兵權(quán),命令張耳繼續(xù)鞏固趙國,拜韓信為相國,收編趙國士兵去攻打齊國。
韓信率軍東征,抵達平原渡口,還未渡過黃河,就聽說劉邦又派了酈食其作為特使,已說服齊國歸降。韓信欲罷兵,蒯通此時以利害關(guān)系勸說韓信,說服韓信繼續(xù)進攻齊國。韓信采納蒯通的建議,率軍渡河,奇襲駐扎在歷下的齊軍,既而直抵齊都臨淄。齊王田廣逃往高密,派使者向項羽求救。楚國派出龍且率二十萬楚軍,前來救援。
齊王田廣和龍且會師,準備與韓信大戰(zhàn)一場。開戰(zhàn)之前,有人勸說龍且:“漢軍長途奔襲,可謂窮寇。但是漢軍久經(jīng)戰(zhàn)陣,其兵峰銳不可當。而齊軍、楚軍在自家領(lǐng)地作戰(zhàn),軍心很容易渙散,不如深溝高壘,讓齊王派出親信,招降被韓信占領(lǐng)的齊國城邑,那些城邑如果知道齊王還在,又有楚軍前來救援,一定會在韓信后方叛亂。漢軍從兩千里以外長途遠征占領(lǐng)齊國,又先后被反叛,很快就會糧草短缺,缺少糧草的漢軍,不用開戰(zhàn),就敗局已定?!?
龍且說:“我了解韓信,對付他易如反掌。韓信過去窮得沒有飯吃,向漂洗婆婆乞食,沒有一樣養(yǎng)家糊口的本領(lǐng)。窮得受人欺負,甚至從別人的褲襠下爬過去,他能有什么作為?不用擔(dān)心。而且我們大老遠來,如果沒有打一仗,就逼降漢軍,還有何功勞可言?今天,我要與韓信在戰(zhàn)場上決一勝負,如果打敗韓信,就可以獲得齊國一半的土地,為何不在戰(zhàn)場上解決!”
于是,兩軍在濰水兩岸布下陣來,韓信連夜派人用上萬袋裝滿泥土的袋子堵住的濰水上游。然后,韓信帶領(lǐng)一半軍隊渡過濰水進攻龍且。打了一會兒,漢軍假裝戰(zhàn)敗,倉皇撤退。龍且見狀,興奮地說:“我早就知道韓信是個膽小鬼!”隨即率領(lǐng)楚軍窮追不舍,渡過濰水追擊。這時,韓信注視著渡河的楚軍軍隊,命令上游漢軍掘開堵塞河水的袋子,河水奔騰而下,龍且的軍隊還有大半未過河,被沖成了兩半,漢軍趁機掉頭猛攻楚軍,斬殺了龍且。而東岸的楚軍沒了首領(lǐng)立刻四散奔逃,齊王田廣也被亂軍裹挾著逃走。韓信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城陽,俘虜田廣,剩下的楚軍紛紛投降,漢軍平定了齊國。
韓信派人向劉邦報告:“齊國人狡黠多變,反復(fù)無常,容易再次反叛。而且齊國南邊緊靠楚國,沒有一位齊王,很難控制住局面。如今,臣在齊國,權(quán)利很輕,不足以穩(wěn)定齊國,請求漢王允許,讓臣在齊國暫時代理齊王。”當時,楚軍正在滎陽前線圍困劉邦,劉邦看了勃然大怒,罵道:“我現(xiàn)在被困在滎陽,日夜盼望著他來救援,他卻要自立為齊王!”張良、陳平偷偷踩住劉邦的腳,伏在耳邊講:“漢軍現(xiàn)在處境艱難,您能阻止韓信在齊國稱王嗎?不如順水推舟,把這個好處送給他,讓他在齊國控制好局面,否則,恐怕會有變故發(fā)生?!眲钚盐颍僖饬R道:“大丈夫既已平定了敵國,就是真王,何須代理!”然后派張良到齊國封韓信為齊王,并征調(diào)他的軍隊,支援抗擊楚軍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