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8章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1.大器晚成的公孫弘

40歲開始讀書,70歲踏上仕途,年近80當上丞相,并且開創了“以丞相褒侯”的先河,這就是公孫弘從一個養豬專業戶實現逆襲的經歷,讓很多人直呼:是我躺平得太早了!年紀大怕什么?姜子牙不是80歲才被拜為國師嗎?大器晚成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只要不拋棄不放棄,堅持進取,一切皆有可能。那遠遠輸在起跑線上的公孫弘是怎樣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來,百折不撓,最后成功逆襲的呢?

公孫弘是齊地菑川國薛縣人(在今山東藤縣南),和大才子賈誼是同齡人。當賈誼通過策問被漢文帝賞識,走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公孫弘只是個獄吏,而且不久因為工作失誤被免職。因為家里窮,他只好在海邊養豬維持生計,當時養豬不是養在豬圈里,而是像放羊一樣放豬。漢文帝原來喜好刑名之學,在賈誼一系列的建議下,開始慢慢嘗試任用一些儒學之士,并且初設“博士”。40多歲的公孫弘看到了機遇,開始學習儒家經典著作《春秋》,以及其他學者對《春秋》的解釋。

直到武帝即位,從全國各地招選賢良文學士人。這一年,公孫弘六十歲,已到了花甲之年,但仍被淄川國推薦,并選中做了博士。不久,他奉命出使匈奴,回來后向武帝匯報情況,但武帝對他的匯報很不滿意,大發脾氣,覺得他沒有能力,公孫弘害怕,便稱病辭職回家。

元光五年,武帝再次招選賢良文學士人,菑川國再一次舉薦公孫弘,公孫弘想放棄,推辭說:“我曾經到京城去應皇上的任命,因為沒有才能被罷免回來,還是推選別人吧!”還好菑川國人不放棄,因為公孫弘學習《公羊》在郡國已小有名聲,又曾恭敬謹慎地孝順后母,在后母去世后為她守孝三年,因此菑川國人堅持推舉公孫弘,公孫弘只好再次到太常寺報到。

武帝向眾賢良發下制書策問天人之道。公孫弘在對策中強調天子需身正,為百姓樹立信義。并提出“憑才干任官職,不聽無用的意見,不制造無用的器物,不奪民時妨礙民力,有德者進無德者退,有功者上無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應懲罰,賢良者得到相應獎賞”這八條治理百姓的根本方法。又用“和”解釋上古時的天下大治,說明仁、義、禮、智為治國之道,不可廢弛。最后提出順應天理就會風調雨順,悖逆天理就會降臨災異,這是天文、地理、人事相互作用的結果。

有一百多個士人參加對策,太常認為公孫弘的對策平平無奇,沒有新意,便將公孫弘的對策,排在最后。但武帝看過之后,卻將公孫弘的對策提拔為第一名,并召他進宮覲見。史料記載,年過70歲的公孫弘非常英俊,看起來很年輕,武帝見他一表人材、相貌不凡,更為欣賞,就再次任命他為博士,在金馬門任待詔。

公孫弘見策問得到武帝的賞識,就再接再厲上疏說:“陛下有先圣的地位,卻沒有先圣的名聲。有先圣的名聲,還要像先圣一樣,有賢能的官員輔佐。所以治理國家形式相同,效果依然會有差異。上古的官員品行端正,所以民眾誠實;現在的官員行事奸邪,所以百姓輕薄,導致政有弊端,法令失效。我聽說周公治理天下,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成功,這恐怕就是陛下您的期望。”

武帝看了奏書詰問他:“你稱贊周公之治,那你覺得你與周公相比,誰更賢能呢?”公孫弘回答:“我如此淺薄,怎敢與周公相比!雖然如此,我內心清楚治國理政必須遵循的道理。虎豹牛馬等禽獸不容易制服,但待到它們被馴服,卻可以對人唯命是從。我聽說矯正彎曲的木頭只要幾天時間,將金石熔鑄成器只要幾個月,人的生性難道會像禽獸木石那樣頑固嗎?治理一年使其變化,我覺得還是慢了些。”公孫弘抓住武帝策問時羨慕上古盛世的心理,將武帝比作先圣,認為當今社會問題得不到治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吏不正。但公孫弘的馬屁沒拍對,武帝不認可公孫弘的見解。

當時朝廷正在修筑通往西南夷的通道,巴蜀百姓怨聲載道,武帝詔令公孫弘前去視察。公孫弘回來向武帝匯報情況,極力反對修筑西南夷通道,認為與西南夷外交得不償失。老成持重的公孫弘體諒民情,但他的觀點相對保守,這不符合雄才大略的武帝的心意,武帝對他置之不理。

這樣看來,公孫弘不僅是大器晚成,而且仕途坎坷,一次次碰壁,那他是如何越挫越勇,最終笑到最后的呢?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临猗县| 栖霞市| 隆安县| 襄樊市| 黄平县| 山阴县| 武宁县| 洪雅县| 宕昌县| 安庆市| 建始县| 崇阳县| 灵山县| 青海省| 广平县| 高清| 本溪市| 张家口市| 溧阳市| 从化市| 合川市| 彰化县| 广丰县| 怀安县| 昌江| 宣汉县| 郸城县| 武夷山市| 报价| 夏河县| 临泉县| 甘孜| 北安市| 张家界市| 三都| 嫩江县| 武功县| 紫云| 北宁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