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9章 衛青霍去病傳 1.奴婢之子,嶄露頭角

他從一個出生低微的奴婢,一路逆襲,成為一代戰神;他與外甥霍去病,并稱為大漢的帝國雙璧,改寫了漢朝與匈奴的百年恩怨。他就是西漢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衛青雖然是憑借外戚關系踏上仕途,但他并非浪得虛名之徒,而是用他的真功夫證明,后來的顯貴完全是憑本事掙來的。衛青率軍七戰匈奴,全部獲勝,為漢朝北拒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軍功卓著,但他并不貪心驕傲,而是禮遇士卒,嚴于律己。在同時代和后代人的眼中,他都不愧為一名出色的軍事將領。

衛青的起點,可以說是低到了塵埃里。他出生于河東郡平陽縣,父親鄭季是平陽縣吏,在平陽侯家當差。平陽侯是曹參的曾孫曹壽繼承的爵位,劉徹的姐姐陽信長公主嫁給曹壽為妻,稱為平陽公主。鄭季已有家室兒子,在平陽侯家當差時與平陽侯的奴婢衛媼私通生下了衛青。這位衛媼之前還生了大兒子衛長君,大女兒衛君孺,二女兒衛少兒,三女兒衛子夫,還有小兒子衛步廣。衛媼的幾個子女都隨母親姓衛。

衛青,字仲卿,早年作為家奴在平陽侯家長大。小時候曾回到父親鄭季家里,鄭季讓他放羊,但鄭季正妻生的兒子們都不把他當作兄弟,而把他當奴仆看待。衛青曾經跟隨別人進入甘泉宮囚禁犯人的“保宮”,一位脖子上套鐵箍的犯人給他相面說:“你是個貴人,以后會做官封侯。”衛青笑著說:“作為奴婢生的兒子,不被鞭笞打罵就心滿意足了,怎么可能有封侯之類的事情。”苦難的生活、低下的地位和屈辱的生存狀態,使衛青養成了小心謹慎、甚至有點自卑的性格,他用一生在治愈童年。衛青長大后,做了騎奴,服侍平陽公主。

武帝建元二年春,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在宮中受到武帝的寵幸。當時的皇后陳阿嬌一直沒有生育,又生性愛妒忌。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聽說衛子夫受到皇帝的寵幸,還懷上身孕,為了給女兒出氣,便遷怒于衛青,把衛青抓了起來,準備處死。

當時的衛青在建章宮服役,還沒有名氣。幸虧衛青的朋友公孫敖帶著幾個壯士把他搶救出來,衛青才逃過一劫。武帝聽說了此事,出于對館陶公主的厭惡和對衛青的同情,下詔任命衛青為建章軍營監,兼任宮中侍中。從此,衛青和他的同母兄弟姐妹都顯貴了,數日內皇帝的賞賜竟達千金之多。衛君孺做了太樸公孫賀的妻子,衛少兒原來同陳掌私通,武帝召見了陳掌,給他加官晉級,連公孫敖也開始顯貴。不久衛子夫成為武帝的夫人,衛青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衛青雖然憑借外戚身份走上了仕途,但他并沒有依賴外戚身份躺平,很快他就向世人展現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能。元光六年,衛青任車騎將軍,從上谷出塞攻打匈奴。同時,太仆公孫賀任輕車將軍,從云中郡出兵;太中大夫公孫敖任騎將軍,從代郡出兵;衛尉李廣任驍騎將軍,從雁門出兵。四位將軍各率一萬騎兵,共同攻打匈奴。衛青的軍隊直搗匈奴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圣地,屬于匈奴的心臟地帶,斬殺敵軍幾百人。公孫敖損失了七千騎兵;李廣被匈奴俘虜,后只身逃回;公孫賀無功而返。四支軍隊中唯有衛青的軍隊打了勝仗。

龍城之戰,是衛青第一次與匈奴交戰,也是漢朝決心與匈奴作戰以來取得的首場勝利。雖然從整體上看是失敗了,但戰略影響是巨大的。它打破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終結了漢初對匈奴的被動防御,極大提振漢軍士氣。它向匈奴宣示了漢朝強硬的態度—那個只知和親、退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衛青初戰告捷,被封為關內侯。

衛青可以算是一個軍事天才,不需要歷練,第一次率兵作戰,就以自己的軍事才能嶄露頭角。他曾經率兵七次與匈奴作戰,并全部取得了勝利,這在戰爭史上也是少見的。那他是如何繼續在北征匈奴的戰爭中大顯身手,屢建戰功,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名將呢?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辰溪县| 洪雅县| 嘉禾县| 阿克陶县| 黑水县| 光泽县| 始兴县| 巫山县| 达州市| 文水县| 南京市| 湖南省| 营口市| 新密市| 石门县| 铁岭县| 交城县| 沙田区| 邮箱| 寻甸| 嘉峪关市| 綦江县| 阳西县| 卢氏县| 永丰县| 宁化县| 图木舒克市| 日喀则市| 营山县| 东阿县| 石城县| 正镶白旗| 澳门| 依安县| 九龙坡区| 建德市| 元氏县| 惠安县| 从江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