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丁原赴死
- 穿越三國:太后,巨呂布對不住了
- 逢一
- 3222字
- 2024-08-23 15:57:04
呂布步入并州軍營的主帳,帳內燈火輝煌,映照著丁原那魁梧的身軀。
他白眉白須,眼神如鷹,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覷的威嚴與力量。
丁原正站在巨大的洛陽地圖前,手指輕輕滑過地圖上的山川河流,最終目光停留在苑的位置。
那里正是董卓的駐軍之地。
聽到呂布進來,丁原心事重重地說:“奉先,你來得正好??靵砜纯催@局勢,何太后已下懿旨,命我們誅殺董卓,以正朝綱。她特別提到了你,說事成之后,將封你為萬戶侯?!?
丁原說完,便轉過身去,全神貫注地研究地圖,對呂布毫無防備。
呂布心中暗想,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但是隨后他就制止了這個想法。
直接刺殺丁原是最簡單,也是收益最小的方案。呂布要發揮丁原的價值,做到利益最大化。
或許,說服丁原離開洛陽,也是一種可行的策略,這樣可以適量保住呂布的名聲。
畢竟,董卓真正想要的是呂布和并州的兵馬,丁原的生死對他來說并不太重要。
于是,呂布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義父,我認為對抗董卓并非明智之舉。”
丁原聞言大怒,轉身盯著呂布:“你身為漢臣,食君之祿,怎能不思報國?董卓計劃廢黜少帝,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必須誅殺他!”
呂布反問:“義父,你可曾想過,董卓為何能僅憑三千西涼兵馬,一到洛陽就掌控朝政?南軍的一千虎賁軍、兩千羽林郎、一千宮廷衛士以及北軍五營等近一萬禁軍,為何無人站出來反對董卓?”
丁原憤怒地回應:“他們都是墻頭草,枉食君祿!”
呂布穿越前曾做過功課,他深知董卓能夠順利奪取政權,是得到了袁家的默許和支持。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廷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董卓就是袁家現任家主袁隗的門生,朝廷百官和禁軍首領與袁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袁紹促成了何進集團和宦官集團的雙雙覆滅,才造成了大漢朝廷的權力真空,讓董卓有機可乘。
然而,呂布并不打算向丁原解釋這些細節。
他只對丁原說:“董卓手中掌控著太后、少帝和陳留王的生死,禁軍們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也是一樣,無法直接對抗董卓。而且,董卓可以借皇帝之口,將我們定義為謀反。我們三千并州兒郎雖然不惜以死報國,但死了還要背負謀反的罵名,這值得嗎?”
丁原聽后,正義凜然地說:“我何嘗不知道??!但我本是一個武夫,受到大將軍何進的提攜才有今天的地位。如今他的妹妹和外甥受辱,落在董卓手里,我寧愿一死也要報答大將軍的知遇之恩?!?
呂布聽后心中不免鄙夷。丁原說的大義凜然,其實他也不是善類。
并州原有三名大將,呂布、張遼、張楊,都是并州有名的勇士。
丁原任職并州刺史后,把三人征辟為主簿從事。
當時漢靈帝還沒有死,組織西園八校,由宦官蹇碩統領制衡大將軍何進。
丁原在這場政治斗爭中,兩邊下子。他把張遼送給何進,把張楊送給蹇碩。
丁原自詡忠義,其實卻腳踏兩只船。丁原反對董卓,并非出自忠義,而是想取而代之,自己當權臣。
既然丁原以救太后和少帝為理由,呂布就利用這一點。
呂布說:“我有一計,可以解救太后和少帝?!?
丁原急忙問:“什么計策?”
呂布回答:“我可以帶領軍隊假意投靠董卓,獲取他的信任。然后趁機靠近太后和少帝,保護他們的安全,再伺機刺殺董卓。義父,你可以回并州找舊部張楊,整頓兵馬,與我遙相呼應?!?
丁原聽后沉默許久,他斜眼看著呂布,警覺地問:“呂布,我看你是想投靠董卓吧?”
呂布坦然承認:“是?!?
丁原聞言立刻拔劍在手,指著呂布說:“我待你不薄,沒想到你竟然如此狼子野心。”
呂布踏步上前,輕松抓住丁原的手腕,將他的劍插回劍鞘。
他說:“義父,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三千兄弟無謂的犧牲,也是為了拯救大漢。”
丁原怒斥:“你胡說,你明明是為了高官厚祿?!?
呂布搖頭:“請您相信,我如果只是為了高官厚祿,何必跟您浪費口舌。我原本可以一劍殺了你,現在我要殺你也是易如反掌。”
呂布完美繼承了原體的武藝,對付丁原輕而易舉。
他輕輕一推,丁原便順勢坐在椅子上,臉色灰白,仿佛一瞬間蒼老了十幾歲。
呂布說的沒錯,他殺丁原易如反掌。
盡管丁原名義上是并州軍團的主帥,但他并非并州人,且當并州刺史才一年時間,在并州軍團中的威望遠不及呂布。
此時即便他呼喊衛兵進來,衛兵也很可能會幫著呂布對付他。
丁原沉默片刻后,他明白大勢已去,沒有呂布和并州兵馬的支持,他就失去了跟董卓爭奪權力的資格。
“哈哈哈!”丁原明白自己處境之后,突然放聲大笑。
“呂布,我今天終于看清你的真面目。你在我丁原手下,確實屈才了。我丁原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你計劃雖好,董卓卻未必輕信于你。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但你要發誓,一定要刺殺董卓,保護好太后和少帝的安全?!?
呂布點頭答應,看樣子丁原似乎已有所覺悟。
于是呂布鄭重發誓:“我呂布愿指洛水發誓,誓要誅殺董卓,誓死保護太后和陛下?!?
在當時,人們敬重鬼神,相信抬頭三尺有神靈,誓言對他們有著極強的約束力。
但呂布作為穿越者,是無神論者,誓言對他的約束僅限于良心是否會痛。
可是丁原聽到呂布發誓,卻放下心來。他猛地一咬牙,做出了決定。
隨后他將親信武將召集到大帳中,不久之后成廉魏越等六人到齊。
丁原環顧四周,看到成廉等人的神色,已經猜出大概。
丁原并不以為意,豪邁地高聲說:“諸位,我丁原今日有一事相托。呂布將軍有妙計可救太后與少帝,但需我們二人配合。我丁原拜托諸公全力配合呂布將軍,勿使并州兒郎之名蒙羞!”
成廉等人聽到丁原的話,神色都很復雜。
丁原拔劍在手,劍光一閃,血花飛濺。
丁原自刎了!
丁原以一種悲壯的姿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此表明自己忠于漢室、拯救太后和少帝的決心。
呂布驚愕之余也敬佩丁原的忠烈,他心中有一絲愧疚,難道自己看錯丁原了?
呂布慎重考慮他的囑托,默默地修改計劃。
他計劃先投靠董卓并拜他為義父以獲取信任;然后趁機進入皇宮,在董卓毒死太后前將她救出來。
今天是八月二十八日,距離太后被毒殺只有五天時間,皇宮戒備森嚴,任務艱巨,但成功后收獲也將巨大。
歷史上呂布在殺死董卓后原本有機會拯救大漢,但因出身平民不受王允等士族重視。
王允沒有采納他關于處置董卓遺產和舊部的意見,導致李傕郭汜反叛,大漢復興的最后一縷希望被澆滅。
這一次,如果呂布能救出太后,便可用她當靠山,制衡王允等士族,成為復興大漢的利器。
而且太后年輕單身貌美,相比于王允這個犟老頭,呂布覺得跟太后合作會更加深入愉快一些。
打定主意后,呂布緩緩轉過身面對親信部將悲憤和期盼的眼神,他們也都被丁原的忠烈所震撼。
呂布振臂高呼:“諸位兄弟!丁將軍雖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我們定不負將軍所托,誓死保護太后與少帝,為大漢江山、為丁原將軍的遺志奮斗到底!”
這一聲呼喊如同號角般激昂,激起了親信部將們的共鳴。
他們紛紛響應,誓言響徹云霄。
隨后呂布脫下外衣,以手指為筆、以鮮血為墨,在衣襟上鄭重地寫下“誓死保護太后,誓死保護陛下”的誓言,并展示給眾人看,讓眾人在血書上簽下名字。
這樣做既是為了將他們牢牢綁定在一起,也是為了留下證據,便于日后洗清弒父的罵名。
所有親信部將都毫不猶豫地伸出手指,滴下鮮血,在血衣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愿與呂布同生共死、共赴國難。
最后呂布回到書房,特意將這份血衣遞到李肅面前。
李肅看著上面觸目驚心的血跡和一個個堅定的簽名,心中涌起不妙的預感。
他意識到呂布他們似乎要對董卓不利,而他作為來勸降呂布的人,卻感覺自己要上賊船了。
“李肅,你是我信任的人?!眳尾嫉穆曇舻统劣辛Γ凵裰型嘎冻霾蝗葜靡傻膱詻Q,“今日,我將這份秘密與你共享,并非出于輕率,而是希望你能成為我堅實的后盾,與我并肩作戰。”
呂布心中明鏡似的,知道李肅并非忠義之士,他這樣做是為了將李肅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不過呂布也并非魯莽之人,他深知歷史上李肅確實是刺殺董卓的主力之一。
李肅也不傻,呂布把這種驚天大秘密告訴他,他豈能不明白呂布的用意?
眼前的形勢容不得他猶豫,他清楚,如果拒絕,恐怕呂布當場就會殺了他。
于是李肅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誠懇而堅定,望著呂布的眼睛緩緩點頭:“將軍言重了!李肅雖非豪杰,卻也知‘忠義’二字重于泰山。從今以后,我李肅的命,便是將軍的命;將軍的誓,便是我李肅的誓!愿與將軍共赴艱險、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