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管理:理論、方法與實踐
- 李東進 秦勇主編
- 1906字
- 2024-08-23 10:50:40
1.3.2 創業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及創業者的任務
完整的創業過程包括自我評估、識別創業機會、選擇和組建創業團隊、制訂創業計劃、創辦新企業和管理新創企業這六大階段。在不同的創業階段創業者的任務如圖1-2所示。

圖1-2 創業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及任務
1.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是創業過程的起點,是創業的首要環節。創業者要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判斷自己是否在心理和身體方面做好了準備,是否具有堅毅的性格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否掌握了創業所需的必要資源和人脈,是否具備整合資源以及創辦和經營企業的基本能力等。
2.識別創業機會
創業過程中的第二個階段是識別創業機會。在這個階段,創業者要發現市場機會、分析市場競爭狀況、評估市場風險、預測創業價值并對自身的創業條件以及創業時機等進行評估和分析。在這個階段,發現機會并對機會進行合理評估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例如,360公司敏銳發現免費殺毒軟件的市場機會,采用免費的商業模式,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的概念,改變了市場格局,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
3.選擇和組建創業團隊
創業過程中的第三個階段是選擇和組建創業團隊,這是創業過程的核心環節之一。創業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大多數的創業活動很難僅憑創業者個人努力就能完成。因此,選擇和組建具有共同創業理念和共同價值追求且又具備技能互補的創業團隊尤為關鍵。合理地組建創業團隊,不僅能夠避免由于創業者個人的認識偏頗所造成的風險,而且還有助于集思廣益,做出科學決策,以及有效整合資源將創業企業做大做強。
4.制訂創業計劃
創業計劃是創業活動的行動指南,它決定了創業的方向,規劃了實現創業目標的具體行動方案。在制訂創業計劃時,創業者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勢與劣勢,要分析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另外,創業計劃要具有可行性和可預見性。創業者要從眾多的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從而使創業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5.創辦新企業
企業是創業行為的產物,是實現創業活動目標的載體。創辦新企業是創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新企業之前,創業者需要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即整合創業所需的人、財、物等基本要素。這一階段的具體工作包括新創企業的形式選擇、新創企業的制度設計、新創企業的注冊、經營地址的選擇、新創企業的市場定位等。
6.管理新創企業
在創辦新企業之后,創業者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進行新創企業的管理。在此階段,往往會出現以下三大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資金緊張,市場開拓不暢。創立初期,創業者往往會低估企業對現金和經營資金的需求,這與創業者過于樂觀、目標制定得過高有關。另外,企業在初創期,各方面都需要較大的投入,尤其是當銷售快速增長時,為支撐這種增長,就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時初創企業難免會遇到資金周轉方面的困難。此外,由于新創企業缺乏市場開拓經驗,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往往行動滯后,處處被動,從而導致市場開拓不順,市場局面難以打開。
二是制度有待完善。企業創立初期,許多制度還不盡完善。有不少問題是伴隨著經營活動而不斷產生的。因此,企業要不時面對毫無準備的各種例外情況,如客戶投訴、員工消極怠工、競爭對手惡意競爭、經銷商不履行承諾等。這些問題很難在企業初創時都考慮到,這時創業者應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并據此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便今后方便地處理類似的問題。
三是因人設崗。初創期的企業,由于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很多人的角色是重疊的。例如,一個小餐館的老板可能既是所有者、管理者,同時又是采購員、服務員、會計兼出納,甚至還會是廚師。這時企業是圍繞人而不是圍繞工作本身進行組織建設的。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創業者的精力和能力都不再適應現有的經營需求,需要適度放權或進行組織再設計,因事設人。如果創業者不能很好地接受這種角色的轉變,很可能使企業的發展遇到嚴重的瓶頸。
針對以上問題,在新創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創業者應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多方籌措資金,并加強成本控制,在預算的限定下開展經營活動。二是新創企業要將資源優先投入市場開拓活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打開市場。如果市場開拓不力,新創企業就很難生存和發展下去。所以在創業初期必須把市場營銷工作作為企業的管理核心。三是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注重職能管理。初創企業管理往往比較粗獷,管理的權力較為集中。創業者主要依靠人格魅力和個人權威進行管理,這在組織規模較小、企業業務較為簡單時尚能適用,一旦企業規模擴大或業務變得復雜,必然會出現創業者有心無力的情況。因此,新創企業應盡早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職能,規范各項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工作有計劃、組織有保障、領導有力度、控制有標準,使新創企業的管理逐漸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