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阿爺crarry全場
- 重生之激蕩九三
- 老實了求放過
- 2264字
- 2024-09-30 18:05:00
第一個上前的竟然還是那位阿爺,只是不是捧場,而是問問題。
拄著拐杖的他好奇的看著周吾:“最高院好像沒頒布【嚴厲打擊車匪路霸犯罪活動的通知】吧?”
還沒頒布嗎?
周吾也不確定,只記得是1993年年初就頒布,還以為1月1號呢。
不過無所謂了,都是哥們震懾犯罪分子的工具。
“哦,我隨口胡謅的。”周吾小聲說道:“剛才的情形您也看見了,總得有個名目把那群人給鎮住,讓他們吃吃苦頭,讓他們以后再想欺負人就想想今天的后果。”
“那你謅的也有點太像了,除了擊斃那部分,如此嚴厲的措辭,郭嘉下發的通知里不會這么直白,多是基層征服根據當地情況頒布。”
阿爺臉上笑容燦爛,也是調侃的語氣,卻讓周吾感受到一股壓力:“不過你說北大法學院我就知道確實是個外行。教你一句后生,北大現在還沒有法學院,正確名稱是北大法律學科。”
聽到這話周吾瞳孔放大,他有種直覺眼前的老頭絕對不簡單!
絞盡腦汁回想自己記憶里本縣城出過的名人,結果根本想不起來。
肯定啊,原來就沒關注過這方面的信息,能想起來才見鬼。
想不起來=不是=簡單=普通老頭。
“我也是胡謅的哈哈。”周吾裝傻試圖蒙混過關。
阿爺笑笑,似乎看透周吾的想法,也就沒有再追問,指著散架的廣告牌,舊事重提。
“現在可以給我說說這個[供銷賓館嚴選]是什么意思了吧?”
小老頭還挺執著,心中吐槽的周吾故意大聲解釋,讓周圍吃瓜群眾也能聽清:“是這么回事,咱們縣供銷賓館剛推出就賣爆的[桂花蜜汁花椒雞]就是我家專供。
您想啊,供銷賓館可是咱縣酒樓里的扛把子。招待的客人非富即貴,選材肯定精益求精。
我們家的肉雞與幾十家競爭對手角逐最終脫穎而出,說一句[供銷賓館嚴選]不過分吧。”
“這倒是不過分。”阿爺拐棍隨手指了指:“那給我來一只我回去嘗嘗有沒有你說的那么好。”
這幾天已經練成肌肉記憶的周吾稱重后下意識的脫口而出:“吃雞冠,做高官。大公雞凈重4.5斤,誠惠13塊5。”
“我家是個女娃。”
周吾不想說話,他覺得自己有點失衡,也不知道是剛才摔的,還是這老頭給的壓力。
一旁的陳海及時補救道:“女孩吃雞腿,膚白貌美大長腿。”
“呵呵,這說辭有點意思啊,誰研究出來的。”
“京城一位來自俄國的大文學家,叫沃·镃基·碩德,您就吃吧,一吃一個不吱聲。”陳海很是得意,因為不僅可以順利說出大文學家名字,而且發音也準,一聽就是地道的莫斯科腔。
看向周吾想要炫耀,卻被踢了一腳。肯定是嫉妒,對,就這樣。
白發阿爺還沒吃就不吱聲了,沃·镃基·碩德,這不就是【我·自己·說的】嘛。
本來阿爺還不確定是誰編的這個宣傳詞,但看到周吾踹人的動作,也就了然了。
再看看這幾人,核心人物赫然是這個最年輕的小伙子。
越發好奇的他看見一旁有個馬扎,走過去順勢坐下,佯裝捶腿:“你們做你們的生意,我休息會兒就好。”
這情況可不敢趕人,否則老爺子順勢躺下,起碼掙周吾三五千。
可能是周吾跟阿爺對話,讓吃瓜群眾們知道剛才仿佛混世魔王一般的周吾沒那么可怕。
也可能是吃瓜群眾們太想吃瓜,反正逐漸有人上前來,打著買東西的名義詢問剛才怎么回事。
周吾不怕別人問,就怕別人不問,干脆就把能說的信息全都說出來。
一樣的話語,由他說出來就是比別人要容易引起同情心,出于支持的目的就開始采購。
帶動村民致富的村支書。
退伍回鄉建設家鄉的軍人。
要報考北大法學院的一中尖子生請假助農。
為了讓學生早日回到校園,出來幫忙的高三班主任。
四重buff疊加,忙不過來,真忙不過來,幸虧郭猛離開前留下兩名民兵。
就在最忙碌的時候,又有意外事情發生,生意被打斷但周吾也只能無可奈何。
周慶華的朋友郭猛把鬧事的那群人給送到公安局,當即就開始審問。
相當嚴重的惡性事件,起碼是個群體三等功。
要是再挖出背后的黑惡組織,二等功也不敢說。
結果審著審著卻開始失望了,這跟預期有點跑偏啊,就讓周吾他們這些當事人也去一趟做做筆錄,接受問詢啥的。
還是那句話,華夏這塊土地上CPC最大,誰也別抬杠。
隨著三人被帶走,攤位前就剩孫嘉芳跟兩個民兵。
之前有周吾在,他們就是打打下手就行,維持下秩序就行,現在突然成了主力隊伍就有些抓瞎。
哦,還有一個坐在馬扎上休息的阿爺。
這位阿爺拎著馬扎來到攤位前,“那套營銷手段我都會了,我來試試。小丫頭你幫我算賬,小伙子你們幫我搬搬拿拿,再維持下秩序讓大家不要急,貨物很充足,人人都有份!”
兩個民兵小伙很干脆的點頭答應,只要別讓他們干腦力活,多重的體力活都沒問題。
反而是孫嘉芳開始懷疑眼前這個白胡子老爺爺到底是玩票還是玩真的。
剛要開口詢問,就聽見這位阿爺跟一個小丫頭說道:“小丫頭真漂亮啊,天生的美人胚子,讓你媽媽買大雞腿吃,膚白貌美大長腿,咱去模特大賽絕對第一名,給咱國人爭氣。”
小丫頭哪聽得懂這些,疑惑的看向老媽。
“阿叔,您給我來一只。”
女孩媽媽掏出錢包,可能是出于對周吾等人的支持,也可能是被阿爺給說動,反正第一筆生意順利成交。
阿爺點了點孫嘉芳:“丫頭愣著干啥,收錢啊。”
“啊,哦,好。”接連三個詞孫嘉芳才回過神來。
接過女孩媽媽給的錢,聽見民兵小伙報的斤重,心算出價格,然后找錢。
行云流水也沒算錯數,沒丟山大畢業,高三畢業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的臉。
這時候阿爺已經面向一個跟他年齡相仿的阿奶呢:“大妹子,··吃了一口氣上5樓不費勁,你看我狀態還行吧?都八十了,就是隔三差五就喝雞湯。行,我給你挑只肥的,回家燉吧,保準香。”
“小兄弟,看你年齡家里孩子跟剛才被帶走的助農小伙應該差不多吧?那小子學習好還么有正義感就是經常吃他家這散養的大公雞,你不給自家、、哦,兩只啊,好好好,稍等啊,有點忙,大家都是好人啊。”
眼看著生意比之前還要紅火,孫嘉芳徹底拋開擔憂,心甘情愿的當起她的算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