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善良的我,就是天地唯一真理!

苗墨齋!

原本林平之還不能理解,苗云客棧的掌柜為何非要告誡他不要在苗墨齋中鬧事。

或者說,那掌柜為何會認為他會在苗墨齋中鬧事。

原來不是苗墨齋的東西不好,喜歡以次充好,坑害外地人。

而是苗墨齋大堂中掛的那幅字太誘人了。

苗云客棧的掌柜害怕他鋌而走險,為了那幅字跟苗墨齋的人起沖突。

“格物致知!”

筆墨雄贍,超逸絕倫的四個大字,如刀劈斧削一般蒼勁有力,好似有將天地秩序納入其中,一撇一捺,有力頓挫,震撼人心。

“這幅字,絕對是一位書法大宗師的巔峰之作?!?

林平之在看到這幅字畫的瞬間,腦海中就生出了這么一個念頭。

不過很快,他的這一念頭就被打消,心中忍不住升起一個難以置信的猜測。

“掌柜的,這幅字莫非是朱子的墨寶?”

林平之一臉震驚的看向苗墨齋掌柜,震驚到極點。

苗墨齋掌柜看到林平之臉上的震驚之色,一臉傲然道:“不錯,這幅字便是朱圣留下的墨寶,也是我苗墨齋鎮店之寶?!?

他也沒問林平之為何知曉這幅字是朱子所留。

因為貴陽城中知曉此事的人太多了。

根本就不是什么隱秘。

很多來自中原的讀書人,乃至是來自中原的大明官員,前來他們苗墨齋,就是為了能夠一睹朱圣墨寶。

甚至他們苗墨齋能成為貴陽城中的第一書坊,這幅朱圣墨寶也是厥功至偉。

“格物致知,太極之理!”

“一氣分二氣,動為陽,靜為陰,又做五行,散為萬物?!?

“天地中間,上是天,下是地,中有許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獸,皆為形而下之器也,各有道理?!?

“所謂格物,便是以形而下之器,窮得形而上之道理。”

林平之沒有理會苗墨齋掌柜的傲然自得。

他看著眼前的“格物致知”四個字,腦海中卻是浮現出朱熹的格物致知論。

在后世,很多人提起朱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這兩個觀點,并將其視為朱熹理學的核心思想,懷著批判的態度來看待它。

事實上呢?

事實上,這兩種思想跟朱熹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三綱五常是董仲舒提出來的。

而存天理,滅人欲,這一思想則是二程提出的。

朱熹的理學思想則是“格物致知”、“理氣論”、“動靜觀”、“人性二元論”四種,其中格物致知是核心,余下三種為補充。

他贊同二程的“存天理,滅人欲”觀念,也不是說要了追求天理,徹底滅絕人的欲望。

而是主張尊重自然規律,不要把主觀意志凌駕在客觀規律之上,強調要通過道德理性調節人們的物質利益觀,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利益關系。

在朱熹的理學思想中。

什么格物致知呢?

他認為的格物致知,是通過觀察天地萬物和自然現象,進而總結出天地運行的規律。

想要尋找到真正的“道”,就必須認為對天文、地理、生物、農業、氣象等萬事萬物都要研究,而不是說像王明陽那樣坐在竹子前一直盯著看,最后什么都沒看出來,就說格物致知是錯的。

正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通過風花雪月,總結出四季變化的規律,才是格物致知。

事實上。

這個問題想想就能明白。

如果朱子理學真的是‘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那么簡單,朱熹也不會被譽為儒家圣人,被后世的儒家士子共尊了。

規矩,規律,秩序!

以秩序維護天地,而不是依靠人心道德治世。

這才是朱熹的朱子理學核心。

林平之想著朱熹的朱子理學,忍不住又對比了下王明陽的明陽心學。

心中不由生出了這么一個念頭。

明朝亡于王明陽!

當然,這個觀點并非林平之提出來的,而是明末清初很多文人士子對明朝滅亡的總結。

他們認為,晚明社會的混亂完全歸咎于王陽明的邪說,王陽明及他的門徒都以新興的圣人自居,反對古訓,敗壞了公德。

儒學大家張履祥,直接把明朝滅亡的原因歸結為三點:“黨爭,流賊,王陽明的《傳習錄》?!?

顧炎武說王陽明的致良知說,使許多知識分子流于空談,這個“清談”導致了亡國。

在王明陽的明陽心學興盛之前。

明朝的文人士子們,或者文官集團們哪怕有結黨營私,彼此明爭暗斗,架空皇權,其主要思想還是好的。

大部分的文人都重名望,輕生死,有遵循朱子理學的“格物致知”思想。

而在王明陽的明陽心學興盛之后。

明朝中后期的文臣、武將、乃至是鄉紳、讀書人們都像是放出了心中壓抑了千百年的欲望。

理在萬物之間,更在自己的心中,理即我心,理即我欲。

一個個全都打著“致良知,心即理”的旗號,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按照自己對世界的理解為所欲為,最終導致大明王朝的秩序崩塌。

當然,這不是說王明陽,或者明陽心學有問題。

王陽明的一生自然是極為成功的,平定朱宸濠更是他神奇之作。

他在貴州龍場悟道之后,創造了自己的心學。

然而,這個心學他自己用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但是心學屬于唯心的東西,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

他自己可以很好地把控這個度,但別人卻不一定了。

一旦后世人理解有問題,或者稍微歪曲一點,斷章取義。

后果便不堪設想,很容易讓人走上極端。

更不要說還有很多人打著明陽心學的旗號,嘴上說著為了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一個個面對滿清屠刀時,跪的比誰都快。

林平之覺得,這恐怕才是后世不提倡明陽心學的原因。

不是明陽心學有問題,而是國人太聰明,總能從圣賢文章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話語,然后斷章取義,披上“心即理”的外衣,高舉道德大棒,誰聽了不迷糊?

致良知,心即理!

我本善良,追求天理。

理為天地,理即我心,理即我欲。

所以善良的我,就是天地間的唯一真理。

你可以說我是倔強,說我失敗了,卻絕對不能說我是錯的。

這是多么完美的一個理由啊。

所以明陽心學普一提出,就迅速獲得天下文人士子的認可,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明陽心學成為時代的主流,人人都能給自己的所作所為披上道德外衣,不談事實就談良知和天理,認為自己才是世間唯一真理,世界的秩序不坍塌才是怪事。

那情況,想想就不是一般的可怕。

所以不是明陽心學有問題,而是人心有問題。

江湖險惡,人心難測。

天黑路滑,人心復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大安市| 扬中市| 玉环县| 察隅县| 九龙坡区| 龙海市| 时尚| 华坪县| 江西省| 通辽市| 肇庆市| 芜湖市| 乡宁县| 庄河市| 双流县| 贵德县| 邵武市| 荣成市| 秦皇岛市| 三台县| 巴青县| 罗田县| 红安县| 芜湖市| 巢湖市| 固原市| 察雅县| 唐山市| 皮山县| 饶平县| 阳信县| 安福县| 四平市| 尼木县| 博湖县| 红安县| 长治市| 宝兴县| 沛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