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詩打臉,前倨后恭!
- 劍出福威,在下林平之
- 業界良心
- 2910字
- 2024-09-02 01:52:13
自嘲的微微一笑。
林平之就輕描淡寫的化解了張瀚帶來的不利境況。
一言既出,大家也都釋然了,理解的笑笑。
那張瀚雖是面有不甘,卻也沒有繼續發作,而是等待更好的時機。
畢竟這可是鹿鳴宴,福州城的一眾官員大佬們都坐在那里看著,真要鬧得動靜太大了,不是打大佬們的臉嗎?
張瀚雖然想找林平之的麻煩,但輕重緩急還能分得清。
林平之還在思索張瀚為何要找自己的麻煩。
伺機而動的張瀚,很快就找到了另一個機會朝著林平之發難。
因為曹解元這首《雪竹》寫的很好。
所以最上面那桌的大佬們就來了雅興,讓在座的新進舉人們以歲寒三友為題,任意擇一做首詩詞來,同樂一下。
這話一出,在場的舉人們就激動了。
因為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
一旦在這里揚名,不僅能給在場的大佬們留下一個好印象,更是能將自己的名聲快速傳遍整個福建布政司。
說不得還能借兩位京師考官的嘴,將自己的才名傳到京師之中。
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
所以在場的新進舉人們一個個卯足了勁的想要表現。
張瀚很快就寫出了一首《詠竹》,然后便將目光轉向林平之。
待他看到林平之遲遲沒有動筆,而且面有愁思之后,就更加興奮了。
正所謂,詩詞易作,好的詩詞可是難求。
尤其是寫歲寒三友的詩詞,想要出彩,更是難上加難。
畢竟“松、竹、梅”可是歷代文人的最愛,有關三者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想要真正寫出彩,其難度可想而知。
張瀚見林平之滿臉愁思,很難不認為他寫不出來。
或者覺得林平之就算能寫出來,寫出來的詩詞也不會好到哪去!
沒錯。
林平之一點動筆的意思都沒有。
他看著周圍這些大明朝未來的棟梁們在這里,悶頭思考寫詩,費心遣詞造句,覺得很是諷刺。
詩詞?
太白東坡在世又如何?
能救大明嗎?
大明需要的不是詩詞,也不是高風亮節,仁義道德。
而是讓底層的百姓們能吃飽飯。
哪怕是一碗摻了沙子的稀粥,一塊能硌掉人牙齒的面餅,都比所謂的詩詞強了百倍不止。
眾舉人們潛心構思詩詞。
揮毫潑墨。
一時間,墨香蓋過了菜香。
在座的都是舉人之才,科舉中的佼佼者。
他們能從幾千秀才中脫穎而出,做的詩自然不差。
所以不時就有兩三篇佳作得到了大佬們的肯定,并引得他人爭先傳閱和誦讀,叫好聲連連。
張瀚的詩也傳了上去,而且還得到了首桌大佬的肯定,這讓他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再看林平之坐在那里仍舊只字未寫,不免覺得此乃天賜良機。
于是,張瀚像其他串桌交流的舉子一樣,端起一杯酒慢悠悠的來到了林平之所在一桌,跟在末座的諸位舉人寒暄一番,共飲了一杯。
然后他像是突然發現林平之面前的那張空空白紙,故作驚訝出聲:“久聞林賢弟才名極佳,為何遲遲未動筆啊?”
張瀚的這一聲驚訝,頓時吸引了臨近幾桌的舉人們注意。
此時大家都寫好了詩詞,雖然很少有得到首座大佬們的肯定,但也都不差。
如今聽說有人還沒有寫出來的,不由好奇的轉頭來看。
張瀚說完之后,又裝作替林平之說話似的,不經意間將林平之的底細抖落了出來。
“林賢弟家里是開鏢局的,走南闖北,武藝不凡,想來也有見過很多松竹梅吧,可是平日所作的好詩太多,不知該選哪一首好?”
一時間,眾人看向林平之的目光紛紛皺眉。
更有舉人冷哼一聲,甩了甩衣袖,像是恥于同他為伍一般。
說白了。
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門第觀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尤其是大明朝的文人,更是講究文化傳承,一個個自詡為耕讀傳家。
他們連朝廷勛貴都不上,又如何能看得起江湖中的下九流鏢師。
最重要的是,大明官場非常看重門第,地位低下的百姓之家要想躋身社會上層,比鯉魚跳龍門還難。
如今張瀚在鹿鳴宴上當眾揭破林平之底細,自然引得其他舉人們排斥。
甚至經此一事,林平之以后在福州城的舉人圈子里恐怕是舉步維艱,很難混出一個名堂來。
看著眼前這張半是嘲諷,半是輕蔑的臉。
林平之神色平靜道:“張兄說笑了,諸位珠玉在前,我倒是有些自慚形穢了。”
“林賢弟切莫謙虛,若你十六歲中舉都說自慚形穢的話,我等豈不是要尋棵歪脖樹,自掛東南枝了?”
張瀚伸手點了點自己和眾人,搖著頭笑道。
林平之想要退讓。
張瀚卻是步步緊逼,打定主意要讓他出丑。
“張兄說的不錯。”
“十六歲的舉人,如此天才難道還寫不出一首詩?”
“林舉人這般謙虛,莫非是看不起我等?”
“……”
張瀚說完,當即就有其他舉人附和道。
原本他們就嫉妒林平之年少,年紀輕輕就考中舉人。
如今知道了林平之底細,看向林平之的目光就越發不善了。
尤其是中舉名次排在林平之后面的那幾人。
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極大侮辱。
自己寒窗苦讀十幾二十多年,還比不上一個下九流的鏢師之子。
這讓他們氣得過才怪。
“林賢弟,你還是切莫推辭了。”
“山野多松竹,林賢弟定早有佳句,若是腹中好詩太多不好挑選,不如寫來讓我等一同幫你選選看。”
張瀚再一次催促道,眼神里滿是揶揄。
這話一出,就不是讓林平之寫一首詩了,而是讓他至少得寫好幾首的架勢。
在張瀚的帶頭下。
好事的人也多了,起哄聲也多了。
連帶最上面那桌的幾位大佬也有將目光看向林平之這里。
林平之淡漠的看了眼張瀚,也不說話,在眾人的一再催促嘲諷中落筆。
不就是一首寫“松竹梅”的詩嘛。
我寫不出名傳千古的詩句,難道還抄不出來?
就算不能抄明朝之前的,難道還不能抄明朝之后的?
這可是你們要的,一會兒別嫌臉疼就行。
《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這首詩一寫出來,剛才叫的最響幾個舉人頓時被氣的滿臉通紅。
因為林平之這首詩,直接就是打他們臉的。
什么叫“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明面上是寫竹子不開花,是為了免除蜜蜂和蝴蝶的纏繞不休。
實際上卻是在諷刺眾人。
寫自己不媚俗,不張揚,不出風頭,不嘩眾取寵,秉持一種定力,以貞潔自守。結果卻遇到了歪風邪氣吹來,遇到一群妖艷貨“蜂蝶”的圍攻。
這是在內涵誰呢?
可以想象,一旦這首詩傳出去,自己等人必然會成為小丑般的角色。
林平之見眼前張瀚被氣的滿臉通紅,卻是不依不饒,繼續落筆寫道: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寫完之后,依舊覺得不過癮,繼續寫道。
《新竹》
新竹高與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好吧!
這三首寫竹的詩,全都是來自清朝的鄭板橋,就差沒有把他給縟禿了。
不過想到有自己在的笑傲江湖世界,也不可能再出現滿清一朝。
林平之心里的那絲絲愧疚感就直接消散了干凈。
三首詩一出,先前嘲諷林平之的幾人,更是羞愧的無地自容,都恨不得直接找個縫自己鉆進去。
“獻丑了。”
林平之寫了三首后,就放下了毛筆,淡淡的說了一句。
這三個字仿佛化作一個耳光,再一次落在了張瀚的臉上,讓他差點沒有一口氣直接躺下。
“好詩啊好詩!”
“林賢弟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同桌的一位舉人,對林平之的三首詩贊不絕口,嘆為觀止,連帶看向林平之的目光都變了又變。
因為他不知道林平之所做的這三首詩,究竟是巧合還是故意的。
三首詩。
第一首是對眾人嘲諷的回應。
第二首是講述了自己堅韌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
當然,最妙的還是第三首,不僅講述了自己堅韌不拔,敢于爭鋒的勇氣,還有重點強調了對老一輩扶持新一代的感恩和尊重。
這詩寫的,任哪個老大人看了不喜歡啊!
學廢了。
真的學廢了!
有此才情和智慧,即便出身低微又如何,還怕沒有大佬賞識?
能考中舉人的,自然沒有傻瓜。
眾人想明白這點后,對林平之的態度自然是變了個臉孔,大有前倨后恭之勢。
一時間,整個鹿鳴宴中。
叫好稱贊之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