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三個指標看“力”的強化

我國市場規模龐大,有足夠的規模經濟空間,某些產品只要在國內市場越過規模經濟點,就可以在國外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企業數量已經有129家之多,是中國也是其他國家第一次超過美國企業數量。2021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加至143家。

雖然數量占據優勢,但是中國企業沒有獲得足夠的領先優勢,需要執行“數一、數二、數三”的相對優勢戰略,從國內數一、數二、數三,到全球數一、數二、數三,在更多的核心產業爭取寡占地位!強勢地位!

我們從市場占有率、跨國指數和最低資產負債率三個指標來分析企業在內外部環境中的相對競爭優勢。

1.市場占有率最高

歷數那些成功的世界級大企業,其戰略宗旨往往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壟斷。在一個行業之中,企業之間的較量就是看誰先掌握競爭優勢,誰先形成競爭勢能。2021年中國500強群體涉及26個行業大類、93個行業小類,從中走出了幾乎涵蓋中國各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如表1-5所示。

表1-5 2021年分行業營收排名第一的企業

續表

采礦業中的中石油、電力生產領域的中國華能、化學制品領域的中石化、醫藥領域的上海醫藥集團、公用事業領域的國家電網、郵政物流領域的中國郵政、電信領域的中國移動等企業,都在各自行業領域中占據著不可動搖的領先地位。它們在中國500強群體中也都保持著上榜超過10年以上且當前依舊穩居營收規模行業第一地位的位置。

在食品飲料領域,光明集團一度取代了河南雙匯,成為行業第一,之后又被新希望集團所取代;在建材領域,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取代了海螺集團,成為行業第一,在2016年合并重組為中建集團,進一步站穩第一位置;金屬產品領域,寶鋼持續占據行業第一位置,2016年與武鋼重組為寶武集團后,行業地位更加不可動搖;在機械設備領域,濰柴集團取代了上海電氣集團第一的位置;交通運輸設備領域,上汽集團取代了一汽集團、東風集團的第一位置;建筑領域,中國建筑取代了中鐵建成為行業第一;零售領域,蘇寧取代了百聯集團成為行業第一;文旅領域,中旅集團整合港中旅,成為行業第一。

還有一些行業領域的爭奪依舊激烈。農、林、牧、漁領域,中國林業集團與北大荒集團持續競爭行業第一的位置;消費品生產領域,海爾集團與山東魏橋均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行業第一的位置,但仍未穩定,2012—2019年山東魏橋行業第一,2020年再次被海爾集團取代;計算機、通訊及電子設備領域,聯想與華為均屢次問鼎行業第一的寶座,但從2020年的500強榜單數據來看,華為營收已經是聯想的兩倍有余,其行業第一的地位或將穩固;在房地產領域,綠地、萬科、萬達、碧桂園均短暫取得過行業第一的位置,但逐鹿之勢依舊,彼此之間并未拉開足夠的差距。

進一步選取兩類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領域來考察其中領軍企業的市場份額變化趨勢。

第一是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領域,其市場競爭格局較為穩定,但龍頭企業的領先優勢日益凸顯,如圖1-12所示。

圖1-12 中國500強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龍頭企業營收占比

2002年,進入中國500強榜單的該行業企業共7家,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其營收占比為34.95%。

2011年,進入中國500強榜單的該行業企業數量減少至4家,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其營收占比為37.25%。

2021年,進入中國500強榜單的該行業企業數量增加至15家,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雖然該領域進入中國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增多,但是華為的領先優勢依舊穩固,其營收占比為34.53%,比排名第二的聯想營收占比多出一倍。

第二是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領域。如果說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市場格局是“少而精”,那么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呈現的特點則截然相反,是“多而散”,如圖1-13所示。

圖1-13 中國500強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龍頭企業營收占比

2002年,中國500強榜單中,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有25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和上汽集團,三家企業營收占比分別為19.13%、17.32%和16.33%,第一名營收占比僅高出第二名不到兩個百分點。

2011年,中國500強榜單中,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企業數量比2002年減少了2家,共23家。排名前三的企業還是東風集團、上汽集團和一汽集團,三家企業營收占比分別為16.65%、16.58%和13.27%,第一名與第二名營收占比相差無幾。

2021年,中國500強榜單中,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企業數量相比2011年再度減少了4家,共19家。排名前三的企業依然是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三家企業營收占比分別為15.20%、14.28%和12.27%,第一名與第二名差距較2011年有所拉大。

盡管近20年該行業入圍中國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從營收占比情況來看,競爭格局進一步分散,龍頭企業的相對競爭優勢有所削弱。2002年,除前三名企業以外的22家企業營收占比為47.23%,至2021年,除前三名企業以外的16家企業營收占比為58.25%,提高了約11個百分點。

而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在2002年、2011年和2020年三個時間節點輪流坐上冠軍寶座,三者之間的營收差距微乎其微。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汽車工業規模已經多年躍居世界第一,但和傳統汽車強國比仍存在效益競爭力不夠強、質量競爭能力不強和中高端汽車供給不足等問題。

2.跨國指數最高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不斷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作用日益凸顯。

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盡管當前我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總體上還處于前期階段,但是與最初相比,中國500強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已經有了明顯提高。企業的國際化已經從國際貿易轉向本土化發展,從簡單的“走出去”轉向“走進去”“走上去”,從資源獲取轉向資源整合與能力提升,從做大規模轉向做優、做強企業。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為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法律、會計、審計、評估、投行、融資等方面服務的能力明顯增強,國際化經營的整體風控能力得以提高,風險水平有所下降。

將自2011年有統計以來的中國500強國際化運營數據,參照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的標準,選取企業海外資產占比、海外營收占比和海外員工數量占比等指標,形成企業跨國指數。從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看,近年來中國企業的跨國指數逐年穩步提高,參與國際化經營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在最初開始統計海外收入的第一年,中國500強中只有266家企業實現了海外收入,而截至2020年,中國500強中有海外收入的企業已經穩步增加到301家。2021年,中國500強中有海外收入的企業進一步增加至366家。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在首次發布數據的2011年平均跨國指數為12.24%;而2020年,中國100大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已經穩步提高到18.89%。其中萬洲國際等5家企業的跨國指數超過了50%,跨國指數超過30%的企業有21家。2021年,中國100大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5%以上水平。

梳理自2011年有統計以來的中國500強跨國指數數據,并剔除上榜次數少于5次的企業,以海外資產規模排序,整理出企業國際化運營最佳的20家企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和國家電網等企業,如表1-6所示。

表1-6 國際化運營最佳的20家企業

續表

從近十年企業海外資產規模數據來看,能源化工、交通等領域的企業在獲取原材料與資源、開拓業務范圍等需求的驅動下,持續擴大海外資產規模,不斷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

如中石油,平均海外資產規模達到了9073萬億元,平均跨國指數達到25.76%。伴隨中國不斷加速的經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國內石油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中石油開始考慮以全球資源為基礎尋求新的發展,并于1991年提出了“國際化經營”戰略,經過二十余年的實踐探索和不懈努力,在海外形成涵蓋上、中、下游的完整油氣產業鏈和工程服務業務鏈,實現了海外投資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完成了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這海外五大油氣合作區的布局,構筑了橫跨我國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這四大戰略油氣運輸通道,并形成了側重油氣貿易業務的亞洲、歐洲和美洲三大運營中心。

在此基礎上,中石油抓住機遇,不斷深化與國際知名能源企業的戰略合作,并全方位參與重要國際能源對話、綜合性重點國際會議和展覽、國際行業學會組織的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持續提升中石油在國際高端交流平臺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

3.資產負債率最低

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是骨架,利潤是肌肉,現金流是血液”充分說明了企業資產負債的重要性,沒有骨架,肌肉和血液就沒有了存身之所。

對于想要長壽的企業,需要權衡好規模、速度與質量的平衡。雖然快速做大的“餡餅”格外誘人,但是一不小心便會跌入戰略冒進的“陷阱”。一般來說,企業擴張超出能力范圍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資金鏈高度緊張、內部管理系統混亂、業務嚴重脆弱的狀況。在這個狀態下,只要外部環境稍有變化,就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企業將不堪一擊。

所以企業想要活得長、活得久,需要重點關注資產負債率指標。

基于自200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中國500強資產及負債數據,并剔除上榜次數少于5次的企業,我們篩選出了資產負債率最低的20家企業。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文安鋼鐵有限公司、遼寧嘉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嘉晨集團)和山東金嶺集團有限公司位列前三名。

例如排名第二位的嘉晨集團,從1988年成立小工廠,到發展為擁有18家全資子公司和3家參股公司的大型實體企業集團。嘉晨集團通過對上述企業涉及業務領域的合理布局,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冶金、煉化產業鏈條,從而實現了庫存低、周轉快、占用流動資金少、回款及時的良好效果,并減少諸多采購和銷售環節,大幅減少市場交易成本,因而公司負債率能穩定保持在較低水平,極低的負債率也是集團的一大突出競爭優勢。

近年來,國有企業降杠桿是宏觀經濟去杠桿的重中之重。根據2018年9月印發的《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年末,國有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要比2017年年末降低兩個百分點左右。而中央企業的去杠桿目標則是到2020年年末平均資產負債率要比2016年年末降低兩個百分點。

結合這一環境特點,我們進一步梳理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幅數據,排出了資產負債率平均降幅最高的20家企業,如表1-7所示。

表1-7 資產負債率平均降幅最高的20家

可以看到,國有企業降杠桿舉措已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效果。一方面,企業逐漸清理出售一些不良資產或項目,從而降低負債率、提升資產質量;另一方面,企業近年來積極推出混改項目,借助民間資本的進入,有效降低負債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海晏县| 肥城市| 大冶市| 汉寿县| 金华市| 揭阳市| 家居| 定西市| 清水河县| 高阳县| 武威市| 嘉义县| 陇川县| 留坝县| 普格县| 米易县| 三台县| 韶关市| 滨海县| 阿勒泰市| 都兰县| 武冈市| 彭阳县| 涪陵区| 天祝| 卫辉市| 蓬溪县| 孟村| 尤溪县| 海盐县| 韩城市| 万荣县| 永城市| 东方市| 乌鲁木齐市| 汝城县| 德庆县| 湟中县| 且末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