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山河共鳴,劍成蛟蟒
書名: 兩界穿梭:從真武龜蛇功開始作者名: 幽魂肩膀本章字數: 4121字更新時間: 2024-09-28 20:00:00
拜別了金副殿主后,陳知守折返回紫云峰。
一路上,他的腦海里盡是那本“破劍七式”,其中的招式變化,顯然就是第一次見面時,金元兵雙指并劍所使。
在對方的劍指下,自己飄逸、繁復的劍招,如小兒仗劍,滑稽可笑,處處都是破綻!
“等我此劍招有成,也讓對手嘗嘗那難受的滋味,嘿嘿。”陳知守想到這些,心情不由愉悅起來。
回到紫云峰后,他立刻閉關,開始修煉起“破劍七式”。
忽然間,他心有所感,看向一側,見玄景師尊站在那里。
“弟子拜見師尊!”陳知守止住拳勢,躬身行禮。
玄景如往日一樣穿著紫金道袍,剛毅的面容上流露出贊許之色,“不錯,超出了為師的期許。”
“弟子只是勤加修行。”陳知守不敢自傲。
與韓商薇接觸后,他從對方那里得知了自己這位師尊的事跡。
其中最為耀眼的,便是十年前,于青北州擎天秘境內,一人力挽狂瀾,迎戰血魔宗三大護法長老,致使對方兩死一重創,且重創的那位也于半年后坐化。
而玄景本人,不僅奪得重寶,還于次年年初,登臨開天境九重巔峰!
每當想起這個,陳知守都深感震撼,恨不得以身代之!
“你剛才練的可是金殿主傳授的‘破劍七式’。”玄景道。
“是的。”陳知守點頭,隨后將自己選了“真武七截劍”和收獲一大堆劍法講義的事情講了一遍。
“既然收了,那就拿著,日后若有能力,要報恩。”玄景告誡道。
“弟子明白。”陳知守頷首,接著就聽玄景道:“我觀你此劍招有些許不對之處,來,把劍給我。”
陳知守心中一喜。他知曉,自家師尊當初在開竅境的時候,也是領了“真武七截劍”,想來劍法必是不差。
思緒至此,他又想到韓商薇曾說過的一句話:
真武道宗宗主,必定是修煉“真武七截劍”者。
一番演示,親自指導,陳知守自感對于“破劍七式”的掌握更加通透,隱隱觸碰到了小成的門檻。
“還需勤加修行,也需要磨礪,之前與你說的事情如何了?”玄景將長劍遞了過去,邊問道。
“弟子四竅之后,就向宗門申請考核,如今全部通過,允許下山歷練。”陳知守回應道。
玄景微微頷首,狀似隨口問道:“可有準備?”
陳知守早有應對,回道:“初離山門,弟子準備在附近郡城轉悠轉悠,見識見識江湖事,江湖人,若要遠游,等開了鼻竅,再做準備。”
對于宗門弟子,初次下山,宗門方圓五百里之內最為穩妥。
一來宗門對這范圍內的大小勢力有威懾,行事方便,二來,萬一出事,宗門師長能及時出手救助。
“可有目標。”玄景嗓音低沉,暗含贊許。
“弟子準備去紅楓城,傳聞九月的紅楓山,景色絕美。”陳知守說道。
紅楓城距離真武道宗三百多里,乃是云州一郡城,人口二三百萬之巨,位于江臨平原北部,四周沃野,難見高山,陳知守所說的紅楓山也不過高一二百丈。
據韓商薇說,紅楓城最近有蟒蛇化蛟的風言風語。
“既然你已決定,為師也不說什么,準備什么時候動身?”玄景道。
陳知守不假思索道:
“弟子修行的‘神行百變’近幾日有感要沖破那小成關隘,待有成之后,花五天時間鞏固一番,就動身下山。”
這些日子來,除了練劍外,他也通過韓商薇了解到,真武道宗的迷林石陣有修行身法的助益,每日都會花一個時辰在那修行。
他估摸著,再有十天就能突破關隘,修行后續篇章。
此外,他此番回真武道宗,已經過去了三百八十七日,還有十三日不到,就要返回大周王朝,與其出門在外,不如留在宗門內更為安全。
玄景點頭,“那這段時間,為師親自指點你。”
他看得出,陳知守“口竅”的貫穿,也在這半月之內。
“是師尊。”陳知守難掩喜色。
明月當空,一處空地上。
陳知守打著龜蛇拳,身形起伏,如平地起山巒,真氣似浪涌,呼嘯如風雷。
拳動間,他忽地嘴巴微張,向內吸氣,遠遠看去,月華如水,被其吞入口中!
與此同時,心臟砰砰跳動,附近相應竅穴,如同一顆顆星辰亮起,散發出光芒,驅散黑暗。
緊接著,有一顆圓坨坨,光灼灼的存在升起,大放光彩,勾連光芒,將整個心竅照亮!
心之秘藏剎那開啟,山呼海嘯般的力量涌動。
今夜,“眼耳口”五竅皆通,“肝腎心”三處秘藏打開,陳知守自此步入開竅境小成巔峰之境!
他猛地握拳,有種能一拳打爆山河之感!
“若再與那九竅師兄一戰,我不一定會輸,至少也是平手。”
待平復心緒,陳知守喃喃自語,接著又搖頭道:
“不過那位師兄,也不過是普通內門弟子,非拜入那位長老門下,掌握的也只是龜蛇功和尋常功法,不能因此自大。”
按韓商薇對陳知守的描述,他在四竅之境展現出來的戰力,與那些峰內長老親傳的六七竅弟子相當,可與同境界時期的真傳弟子爭鋒。
而整個真武道宗,一十三峰,共有六十五位真傳!
“等我開了鼻竅,步入開竅后期,也能申請真傳弟子的考核。”陳知守目光燦燦。
清風拂過,帶走心中思緒,陳知守沐浴月色而坐,調息凝神后,從儲物戒指內,拿出那口玉劍來。
雖說自己還沒有正式修行“真武七截劍”,但他的基礎劍術扎實無比,金元兵殿主傳授的“破劍七式”,這幾日在師尊的指點下,也是突飛猛進,距離小成不遠矣,加上一些其他劍法的掌握,和開了五竅,精神力有所提升,讓他覺得可以嘗試一番這“山河劍訣”的真意傳承!
“此番回去,要面對天魔教的人魔追殺令,不知會有多少強者盯著我,每提升一分實力,就多一分保障。
“再者,還有兩日就要回去,在此地嘗試,最為穩妥。”
深吸口氣,陳知守看著手中玉劍,將之貼在額頭處,心神沉入其中。
恍惚間,陳知守看見了一片無弗遠界的大地,一望無際的平坦。
不知何時,轟隆隆宛若雷鳴鼓蕩一樣的聲音響起,大地隨之起伏,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
僅是這個剎那,陳知守的視野就被破碎了。
“呼。”
他長出口氣,面色蒼白,一副精神萎靡的模樣。
剛才短短幾息光景,比他連續施展“昊陽瞳術”五次后,接著施展第六次導致的精神枯竭還要嚴重。
陳知守立刻服下一枚溫養精神的丹藥,打坐吐納。
待消耗完藥力,他精神好轉了不少,接著繼續感悟傳承。
與之前一樣,大地剛有起伏,山峰稍有拔升,畫面就崩潰碎裂。
一次兩次三次……一瓶又一瓶的“蘊神丹”被丟棄在地上。
待明月西墜,昊日東升,陳知守眸光開闔,對這“山河劍訣”有了些許眉目,喃喃自語道:
“我之前一直認為,創法者沒有出劍,實則不然,那乍起的轟鳴聲,便是一劍!
“也正是這一劍,引得大地起伏,山峰拔升!
“故而,此為我所悟的,山河劍訣第一劍……
“山河共鳴。”
陳知守霍地起身,握住背后劍柄,他緩緩地拔出,有意地想要勾動天地元氣,與這一劍共鳴。
一次,兩次,三次……當第十次時。
陳知守身形一顫,感到手中的長劍仿佛重若千鈞,難以拔出。
那由精鐵打造而成的劍身,在這一刻,發出嘎吱嘎吱,無法承受的重量。
“給我開!”
陳知守心臟砰砰跳動,如一座火山噴發,霍地一下斬出了手中之劍!
長劍一出,所指方向出現了片刻的安靜,緊接著,天地元氣暴動,發出轟隆隆的聲響,像是一連串的悶雷不斷炸開。
一時之間,狂風肆虐,土石迸濺,煙塵四起。
待煙塵散去,原本平坦的地面被犁出一條近五丈長的深深溝壑,兩側坑坑洼洼一片。
陳知守面色微白,氣喘吁吁。
這一劍,消耗了他三成真氣,四成多的精神力!
“以我五竅的境界,一劍之后,實力要下降到原先的八成左右,兩劍則近乎要虛脫了……
“不過這一劍的威能,尋常九竅武者亦不敢正面相抗!”陳知守面帶笑意,對此甚是滿意。
隨后,他低頭看向手中長劍,發現此劍已滿是裂紋,難以再用。
這是一口下等利器長劍,很顯然無法支撐“山河共鳴”劍式的施展。
“至少需要一把上等利器長劍。”
翌日。
陳知守來到青竹苑,正琢磨著怎么問師尊討一口劍,卻見七八歲的,扎著沖天鬏的魚兒跑了過來,手里抱著一口劍。
劍鞘色呈灰白,劍柄有蛟蟒纏繞,一看就不同凡響。
“陳師弟,這是師尊讓我給的,乃是他年輕時的配劍。”
師尊年輕時的配劍……陳知守接過寶劍,視線仔細掃過,接著用手輕輕撫摸,緊接著握住劍柄,將之拔了出來。
陽光之下,劍泛寒光,而劍身之上,陳知守恍惚間看見了一片片鱗片。
此劍如同一頭蛟蟒,散發著強烈的威壓。
“此劍是寶兵?!”陳知守心有所感道。
一旁的魚兒,輕笑道:“這口劍,乃師祖所傳,傳給玄景師尊時,名為‘赤蛇劍’,為一口中等寶兵。
“玄景師尊殺了一條蛟蟒,將其煉入劍內,使得“赤蛇劍”變為“蛟蟒劍”,為一口上等寶兵。”
“那我豈不是要屠一頭龍屬,將此劍命名為‘斬龍劍’?”陳知守順著話頭說道。
魚兒若有所思,隨后道:“師弟若要屠龍,可東行,滄海之內,龍很多。”
聽聞此言,陳知守一時無言……
扎著沖天鬏的魚兒笑了下,繼續介紹起劍來:
“此劍有蛟蟒之威,以心念催動,可震懾敵人,同時被傷者會中寒毒,若不及時救治,輕則五臟受損,重則暴斃當場。
“此外,師尊已經將上面的烙印解開,師弟回去后要以精血溫養十日,讓此劍認主。”
寶兵有自動護主之能,危及關頭可救命,且唯有認主之后,才可全力催動寶兵,一擊之下,堪比開天境!
不過消耗極大,比陳知守掌握的“山河劍訣第一式”,還要恐怖,若不能斬殺對方,就只能且戰且退。
“好的。”陳知守點頭明了,接著疑惑問道:“師尊呢?”
“師尊今日有事出宗了,要十幾日后才回來。”魚兒回道。
“這樣啊。”
陳知守握著蛟蟒劍,沒有繼續追問此事,轉而問道:“師尊走時可有何交代什么?”
魚兒知道陳知守近幾日就要下山歷練,知曉他問的是此事,想了想道:
“師尊沒有交代。”
又念叨幾句后,陳知守轉身離開青竹苑,回到洞府。
臨近門前,他見李成舟站在那里。
見陳知守走來,李成舟笑道:“陳師兄,韓師姐讓我給你點東西。”
他所說的自然是韓商薇。
自從有一次兩人在洞府內偶遇后,就時常來往,關系頗好。
說著,他將懷里一薄一厚兩本書冊取出,道:
“這本厚的,記述了真武道宗近三年來,一百六十九位弟子,初次下山歷練的地點和經歷。
“這本薄的,是方圓五百里和千里之內,比較為適合的歷練之處和近期對應的傳聞,供師兄參考。”
“有心了。”陳知守伸手接過,看向李成舟道:“還有幾個月就是外門大比了,我此時下山歷練不在,少說一兩個月,多則半年,你可要好生準備,不可懈怠。”
李成舟神情堅毅,信心滿滿道:“來年穿紫袍。”
給了李成舟一些丹藥,將他送走后,陳知守返回洞府,以精血溫養蛟蟒劍。
次日,子時時分。
陳知守盤膝坐于床榻,寶劍橫于膝上。
識海內,最后一縷青光從珠子內流淌而出,將他全身籠罩。
青光一閃而逝。
…………
恍惚之感稍縱即逝,陳知守睜開眸子,一低頭就看見膝上的蛟蟒劍。
他打量四周,確定自己回到了大周王朝白云城的居所內。
隨后,陳知守感應識海內的神秘珠子,確定此次停留的時間。
良久,他低語道:
“三百六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