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五萬鐵騎!速滅闖賊!
- 明末:從茅麓山入了大清的關!
- 烽火連城k
- 2081字
- 2024-09-18 21:38:53
“皇上,太皇太后。”
“如果能安撫住吳三桂和耿繼茂二人。”
“那么南方穩定我大清便可全力對付闖賊。”
“但是桐柏山一戰我大清的八旗兵顏面掃地。”
“為了防止漢人們群起響應。”
“我大清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剿滅闖賊!”
“所以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朝廷必須要拿出獅子搏兔的精神。”
“盡可能得調集精兵強將,畢其功于一役。”
“一戰定乾坤!”
鰲拜鄭重地開口滿臉凝重道。
八旗兵一向是我大清的立國之本。
昔日的衡陽一戰,八旗兵被李定國首次在主力對決中擊敗后。
全天下的漢人們便激動無比。
如今桐柏山之戰我大清的兩萬八旗兵陷于闖賊之手。
其損失和影響更甚于衡陽之戰。
這導致我大清不得不竭力安撫吳三桂和耿繼茂二人。
只求西南和東南的安穩。
而為了盡快消除影響重新穩定天下局面。
我大清也必須要盡快洗刷桐柏山的恥辱。
所以鰲拜也是建議朝廷不要再藏著掖著了。
應當全力出手一戰覆滅闖賊!
“嗯——!”
“鰲少保所言有理。”
“闖賊和我大清相戰二十年雖屢戰屢敗。”
“但其宛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對于李來亨這個賊孫我大清絕不能再小覷了。”
“畢竟桐柏山之敗,我大清不是敗在其他而是敗在輕敵上!”
孝莊語重心長地開口道。
岳樂、杰書、索尼等人聞言也是紛紛點頭。
我大清坐擁整個天下并非沒有實力消滅闖賊。
所以在桐柏山慘敗后。
他們這些滿洲王公貴族們也是意識到了危機。
之前的慘敗是因為整個朝廷對闖賊麻痹大意。
導致只派了區區兩萬八旗兵出戰敗在了闖賊之手。
要是在桐柏山之戰中我大清能派出十萬八萬的兵馬。
又何至于被李來亨所敗啊?
所以在吸取教訓后滿洲貴族們也是不敢再大意了!
“鰲少保,你有什么建議嗎?”
孝莊捏著佛珠沉聲道。
此言一出,鰲拜頓時便殺氣騰騰道:
“太皇太后,賊孫李來亨出了夔東后便一直在各地搜刮馬騾并北上南陽。”
“闖賊的目的不難看出,李來亨這是準備北進中原。”
“利用闖賊擅流竄的特點擾亂整個天下!”
“昔日李自成便是靠著這一招禍亂整個天下從而導致前明覆滅!”
“而今賊孫李來亨也是想要重演舊事。”
“將我大清的江山攪得千瘡百孔!”
“只可惜我大清不是前明!”
“皇上更不是崇禎!奴才和諸位王爺也不是前明的那些腐儒!”
“李來亨既然想帶著闖賊流竄天下那么我大清便讓他流!”
“只是明軍追不上的闖賊并不代表我大清的兵馬追不上!”
“所以奴才請命”
“請朝廷下旨檄調天下騎兵,調五千西安八旗、兩萬陜甘綠營、兩萬外藩蒙古進入中原。”
“再派一位親王統領五千禁旅騎兵出征。”
“如此一來,在中原地區我大清便能集結整整五萬鐵騎!”
“在流動作戰中一舉消滅闖賊!”
此言一出,孝莊、岳樂、杰書、索尼、遏必隆等人不僅倒吸了一口涼氣。
鰲拜此舉這是準備投入我大清幾乎所有的騎兵力量。
在中原地區一舉殲滅闖賊了!
五千西安八旗,五千禁旅騎兵,兩萬陜甘綠營,兩萬外藩蒙古!
這五萬騎兵一旦匯集將是何等強大的一股力量!
一時間一眾滿洲貴族們也是思索起來。
按照鰲拜的計劃。
這五萬清軍騎兵一旦集結。
闖賊想要在中原流竄起來便幾乎沒有可能了。
但是整整五萬騎兵的集結對我大清來說無論是在那個方面都存在著巨大挑戰。
鰲拜所說的五千禁旅騎兵和兩萬外藩蒙古還好。
朝廷只需一道圣旨便可讓他們在北京集結隨后南下剿賊。
可是五千西安八旗和兩萬陜甘綠營的抽調卻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因為按照清軍的軍制。
在陜甘地區我大清一共有七千八旗和九萬綠營。
西安將軍傅喀禪麾下的西安八旗雖然頗為能戰。
也的確能夠集結出五千八旗馬甲兵出潼關。
但如此一來偌大的陜甘地區我大清便只有區區兩千八旗兵鎮守了。
而陜甘綠營雖然有九萬之數滿清配屬給他們的馬騾也非常充沛。
足可以湊出兩萬騎兵。
但這九萬陜甘綠營卻需要駐防廣大的陜甘地區。
大批兵力不得不分駐各省、道、府、縣。
其真正具備機動能力的兵馬不過四五萬之眾。
而在這四五萬機動兵力中先前為了剿滅闖賊。
陜西地區的清軍機動兵力已經抽調一空。
陜西提督王一正現在正帶領兩萬五千名陜甘綠營在夔東作戰。
也就說清廷如今在陜西已經沒什么機動力量了。
如果再按照鰲拜的計劃抽調兩萬陜甘綠營騎兵進入中原。
那么甘肅地區的清軍機動力量也將為之一空!
如此情況,一旦陜甘出現什么變故。
我大清說不定會丟掉整個西北啊!
所以對于鰲拜的這個計劃孝莊、岳樂等人也是猶豫了起來。
五萬騎兵雖然看起來勢不可擋足可以輕松將闖賊在中原捏死!
但是集結這支騎兵的代價卻會令能陜甘地區變得空虛無比!
換而言之,我大清是在以陜甘的安危來換取迅速剿滅闖賊的機會。
這樣做到底合不合適?
孝莊等人心中也是捉摸不定啊!
鰲拜眼見孝莊等人猶豫無比也是繼續開口道:
“太皇太后,如今闖賊大敗八旗正是天下人心浮動之時。”
“唯有快刀斬亂麻,集中我大清的全部力量一戰覆滅闖賊才能震懾住宵小!”
“如果西安八旗和陜甘綠營不參戰。”
“靠著禁旅八旗和蒙古騎兵又如何能速敗闖賊呢?”
“需知闖賊的騎兵也不弱,昔日李自成的三堵墻便威名赫赫。”
“如今賊孫李來亨已經擊敗了朝廷的八旗兵頗有繳獲,又在湖廣等地大肆搜刮馬騾武裝闖賊。”
“若西安八旗和陜甘綠營不出,恐怕闖賊一旦進入中原流竄。”
“我大清的兵馬就算再多也無法迅速剿滅他們啊!”
“只有我大清最為精銳的西北騎兵發起進攻。”
“才能盡快撲滅闖賊,令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安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