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博弈的藝術

我曾經寫過兩本博弈論的通俗讀物《身邊的博弈》(2007,2009)和《無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2009),兩本均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讀者還算喜歡,所以常收到一些來信。其間很多人問及這樣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幫助我們做出成功的決策?

回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深深知道,成功的博弈需要經驗。

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論述過知識與成功的關系本段文字意思參見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第一章。:人類的知識可分為經驗、技術和智慧,但個人的成功必須依賴經驗;有經驗的人可以比有技術而無經驗的人更成功;不過,有經驗之人只知事物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有技術之人則兼知其所以然,所以有技術的人更聰明。

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技術”,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理論”。從其論述我們甚至可以推論:成功與聰明無關。掌握理論者確實更聰明,但他們不如有經驗者更容易成功。譬如一個從不練球的物理學家,他比一個乒乓球選手更聰明,更懂得擊球的力學原理,但是他卻幾乎注定在乒乓球項目上會輸給長期訓練有素的乒乓球選手;乒乓球選手要獲得成功也并不需要大量學習力學原理,只需積累經驗足矣。理論的功用在于,通曉力學原理的乒乓球選手可能更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更快地提煉經驗并創造性地悟出新的打法,形成新的有效經驗。

所以,成功以及成功的博弈需要經驗支撐。然而經驗卻是需要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逐漸積累的。只有經歷過的人生,才給我們以經驗;未曾經歷的人生,就沒有經驗。年長者比年少者在處理競爭與合作問題時往往更能舉重若輕、游刃有余,倒不在于他們掌握了更多的博弈理論,而在于他們有著更豐富的經驗,更加深刻地領會了策略的藝術。

所以,那些讀者向我提出的問題,對我是一個挑戰!因為我還只能算是一個通曉博弈理論的年輕人,仍然需要在漫長的人生中積累經驗并領悟策略的藝術。我常常想,再過20年,讓我再來寫博弈論的通俗讀物,我一定可以不單介紹博弈的理論,而是與讀者分享諸多博弈的藝術。

其實不用等20年了。因為已經有兩位優秀的博弈理論家和策略藝術家為我們帶來了現在這本書,我們可以分享他們在其漫長的人生中所領悟的博弈的藝術。

年齡的增長讓人的思想更趨成熟,也可以讓人更加明白人生成功的藝術,我想事實可能確實如此。當著名的《策略思維》一書出版時,奈爾伯夫與現在的我同齡,他的老師迪克西特剛剛47歲;我們看到的是一本(有些鋒芒畢露的)強調人際競爭的更關注于博弈理論的通俗著作。光陰荏苒,當他們再度聯手完成這本《妙趣橫生博弈論》時,迪克西特已經64歲,奈爾伯夫也50出頭;而我們也明顯地感受到這本新書不再鋒芒畢露,而是韜光養晦,充滿了寬容、溫情以及對他人的關心和理解,更多地強調了人際合作(雖然也有競爭),在關注博弈理論的同時更多地關注了博弈的藝術。

是的,博弈論本來就是科學的理論和行為的藝術。它不應該是沉悶的,而應該是生動的;它不應該只是乏味的公式,而應該擁有豐富的情感;它不應該只局限于競爭,更應著眼于通過競爭展開合作。博弈論不應該被理解為陰謀詭計,不應該被理解為小聰明,不應該被理解為厚黑學,不應該被理解為你死我活的權謀術。博弈論應該是展開有效競爭與合作的理論,應該是大智慧,應該是個人理性融入社會的藝術。對于那些試圖探求真實世界現象之因緣的人們來說,博弈論也是理解高度互動的人類社會的一種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

如果只想著把博弈論用于人際斗爭,那只是博弈之術;只有理性地融入社會,才是博弈之道。“術”的博弈只是嵌入在“道”的博弈中的一個小博弈,關注于“術”而忘卻于“道”,無異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可一時得利,卻可能對個人的長期利益和更大的成功產生極為糟糕的影響。正如兩位作者在本書中屢屢提到:人生中總是存在更大的博弈,因此個人的決策不應該只著眼于一個小博弈的勝負。能夠看到多大、多遠的博弈,取決于個人的胸襟和眼光。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所謂的小博弈與更大的博弈之分,正是博弈的“術”與“道”之分。

我讀這本書,總是心有戚戚焉。迪克西特和奈爾伯夫在中文版序中寫道:“在本性上,人們都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策略的藝術要求,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場、觀念以及看重什么,并運用這種理解來指導行動。”我想起自己在《無知的博弈》一書中最后有類似的意見:“以更理性的方式融入一個互動的社會之中,而不是試圖單方面地把個人意志強加或凌駕于社會之上。我想,這也許就是博弈論能夠告訴我們的最為重要的思想。”

不同的讀者當然會關注一本書的不同方面。你的興趣也許與我不同,但我敢說,無論讀者是追求閱讀的趣味,還是思維的愉悅,抑或希望洞察世事和追求個人成功,這本《妙趣橫生博弈論》都值得閱讀和收藏。其中很多有趣的問題我相信會令絕大多數讀者耳目一新,比如,如何運用博弈論幫助人們減肥?為什么變更法律的提案常常要求2/3以上票數通過,而不是1/2,也不是3/4?為什么有些看起來殘酷的競爭策略(比如承諾全市最低價)實際上防止了商家之間的競爭……

也許會有讀者朋友認為我是在刻意鼓動你購買和閱讀本書。不!出版社給我的翻譯報酬是固定的,跟銷售量無關,所以你買不買或讀不讀本書跟我沒有利害關系,我也沒有必要誘惑你購買本書。我只是覺得,我從本書獲益甚多,作為對原書作者的一種互惠回報,我樂意在適當的時候幫他們宣傳一下而已。畢竟,錯過一本好書,是你自己的損失,我并不會因此得到什么,也不會因此失去什么。既然如此,在當前是否買書的局勢中,你的最優策略是什么呢?

最后,我們必須提及,本書約有1/3的內容與其前身(《策略思維》)內容相同,對這1/3的相同內容,承蒙王爾山女士同意,我們沿用了她的譯文。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縮短本中文版的面世時間,另一方面也因為那是由王則柯老師校對過的值得信賴的譯本。本書也有幸獲王則柯老師作序。在此,我們和原書作者對王爾山女士和王則柯老師深表感謝!

董志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普兰店市| 思南县| 绥化市| 庐江县| 乐都县| 临西县| 晋中市| 姜堰市| 呼玛县| 新源县| 兴文县| 德保县| 绥滨县| 尼玛县| 奉新县| 河西区| 牟定县| 如皋市| 临汾市| 稷山县| 鹿邑县| 隆尧县| 琼结县| 杨浦区| 元谋县| 琼中| 岚皋县| 永定县| 庆阳市| 淅川县| 长武县| 石林| 镶黄旗| 青阳县| 荥经县| 泾阳县| 元朗区| 鄂尔多斯市| 门源|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