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槍桿子握手里
- 開艘貨輪到大明,幕府將軍人慌了
- 劍鞘顯鋒
- 4212字
- 2024-08-29 23:59:47
楊震領了號令之后,倒也沒有耽擱,和不情不愿的佩德羅,徑直找到正在組織人手搬運貨物的沈煉,一臉嚴肅的把張煌的意思傳達下來。
顧慮到沈煉可能念及舊情,不敢下手,楊震拍著胸脯滿不在乎道。
“沈煉兄弟,千萬別把我當做總兵副將來看待,官階職位啥的,那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咱們講究一視同仁,這樣才能懲前毖后嗎?!?
沈煉卻是面無表情:“楊將軍多慮了,既然是主公交代下來的差事,那卑職自然不會懈怠,佩德羅先生,給這些物資登記造冊的事情就有勞你了,我先陪楊將軍走一遭?!?
看著沈煉輕描淡寫的模樣,楊震心里咯噔一聲,總覺得這皇宮來的錦衣衛愣頭青,參透不了自己話里的意思。
真要是被打的皮開肉綻,沒個把月下不來榻的話,那不就弄巧成拙了?
趕忙又小聲補充道:“沈小旗,主公的意思是,等那倭賊島津一弘的消息傳來,我要領團出使一趟幕府,到時覲見一國之主,要是有失儀態的話,怕是不妥?”
“嗯,沈煉知曉了……”
一刻鐘后,“發家致富號”上,除了那些跟著佩德羅搬運貨物的力工沒來之外,剩下但凡胳膊腿能動的,都集中在甲板上。
這些邊軍士卒,面面相覷,看著昔日風光無限的錦州團練總兵副將楊震只穿著單衣,背后還背著類似荊棘的枝條。
血肉模糊,嘴唇泛白。
旁邊的錦衣衛小旗沈煉,目前主公仙師身邊最炙手可熱的紅人正手握馬鞭,舞得嗖嗖作響。
噼,啪!
整整五鞭子,哪怕是沈煉有意卸力,依舊抽的楊震是呲牙咧嘴,疼痛不已。
等到鞭刑結束后,連站著的力氣都沒了,只覺得四肢百骸間仿佛有無數只螞蟻來回涌動。
酸麻,火辣辣的痛。
被幾個部下攙扶著,戰戰兢兢涂上了張煌特制的藥水。
“嘶!這不是楊將軍嘛,犯了什么事,居然遭這么大的罪過,估計后背沒一塊好肉了。”
一個遼東土著士兵踮起腳尖,有些于心不忍的搖頭嘆息。
但很快又被周邊幾個大同、宣府等地的邊軍翻了個白眼懟道。
“犯了什么事?咱們主公說了,所有官兵一視同仁,沒什么高低貴賤之分,結果楊將軍倒好,什么都先緊著他那些家丁,皮島打羅蘭泰那群人的時候,大家伙辛辛苦苦繳獲的物資糧餉,愣是被吃干抹凈,主公這次派人到倭人那邊籌餉拷銀,這次據說又要多扣三成當孝敬,這不東窗事發了?”
李大眼混在人群當中,忙不迭地補充道。
“那可不,孝敬給主公使喚的婢女,楊將軍還想染指呢,依我看,這幾鞭子抽的少了,咱們先前給大明當兵吃餉,整天餓著肚子賣命,還要受那群狗日的家丁盤剝,現在棄暗投明了主公,要是再受盤剝的話,那不是白棄暗投明了嗎!”
這話說到一眾苦哈哈心底里了,人人心中有桿秤。
那些在大家當中作威作福的家丁,之所以這么肆無忌憚,不都是楊震刻意縱容的結果。
眼下主公仙師要整頓軍紀,給大家伙一視同仁的待遇,鞭懲楊震估計只是個開始……
果不其然,張煌緊接著就在眾目睽然之下,扔出個重磅炸彈,自即日起,各部將領廢除家丁,所有兵卒系于張煌一人,餉銀、兵器統一發放檢修。
除了在建制上暫時沿襲大明軍制外,另增召主簿一職,每百人設一主簿,協助把總管理士卒。
每千人設一參謀,統轄各部主簿,協助千戶分管生活軍機,每營設一總參謀,輔佐各營總兵參謀軍機。
總參謀直轄于張煌本人,戰時不可擅自干預各部主將,生活打仗兩相分開。
目前受限于人數,參謀和總參謀,暫不設立,留著以后從主簿中篩選有功者晉升。
這主簿要求倒是簡單,就是識文斷字,人品純良,能經得起大家考驗。
但任務不可謂不艱巨,平常除了負責給士兵書寫家書,教導士卒識文斷字外,還要宣傳指示,鼓舞士氣,負責士兵生活起居。
戰時同樣不可退居幕后,必要時甚至沖鋒陷陣在前,振作軍心。
每月餉銀在固有基礎上再加三量碎銀補貼,和把總相當于一文一武,職位不分高低,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張煌搞這套其實也是效仿了后世的做法,畢竟明末實在是亂糟糟一團,也沒什么家國意識。
大家打來打去,所效忠者絕大多數都是那些軍頭,總兵之類的。
至于說什么崇禎,督師,純屬狗屁。
要想牢牢把槍桿子抓在自己手中,能依靠的就是這些半文職。
通過這些主簿、參謀和總參謀,讓這群當兵吃餉的明白,真正給大家伙發糧發餉的人是誰。
只不過,目前這些只知道當兵吃餉的士卒們,暫時還沒有參透真實用意,一聽到官位相當于副把總外,每個月可以多拿三兩碎銀子,一個個眼中泛光。
爭先恐后的舉手,都想占這個便宜。
張煌為了防止摻雜一些濫竽充數,別有用心的家伙當老鼠屎。
讓沈煉這個專業對口的錦衣衛,把這些有意者挨個給查了個底朝天。
什么臨戰退縮,盜賣兵器,貪財好色之徒,通通被這人品一關給篩選了下去。
老兵油子不要,結黨營私者不要,意志不堅定者不要,拜高踩低,欺男霸女者不要。
到最后呈現在張煌面前的,是五個扮相樸實,身材魁梧的莊戶子弟。
這五個人都身家干凈,世世代代都是種田為生的農戶,再加上參軍沒多久,也沒沾染太多老兵油子習性。
目光清澈愚蠢的像極了張煌當初沒畢業,剛選了土木工程專業時候的模樣。
可惜后來,學了土木畢業之后,歷經摧殘和折磨,那絲光芒也逐漸暗淡了下來。
“回稟主公,五個主簿屬下已經挑選完畢,請主公再下指示。”
“嗯,不錯,你們五個都是大家伙精挑細選推薦上來的,常言道,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伍卒,你們能夠歷經考驗篩查,說明一個個都身家清白,心思純良,不是那奸詐之徒,往后振興我漢家天下,驅逐韃清,蕩平流寇,還天下太平,靠的就是你們幾個?!?
張煌頗為滿意的打量了一下這幾個人,倒是沒有像對待那些老兵油子一樣畫庸俗的大餅,什么田地,女人,耕牛啥的。
這些物質上的獎勵對于那些老兵油子有奇效,但對于眼下這幾個被張煌寄予厚望的人來講,反而不美。
須知道,搞這種工作的人,要是一個個滿腦子的錢糧美人,什么指示到下面也變了味。
反倒是不如用理想,大義之類的東西篩選他們。
張煌需要的是真正一心想要匡扶天下,隨時隨刻忠誠的人,哪怕這種人只能是少數,但絕不能沒有。
果不其然,絕大多數被篩查下來的人,一聽到重復漢家江山,蕩平流寇,犁庭掃穴韃子,還天下朗朗乾坤的言論,一個個那是氣血翻涌,神情慷慨。
這些人年紀大多都在十八九歲的模樣,在明朝這個光景,要不是因為戰爭韃子、流寇,估計一個個早就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所以對這些攪動天下太平,搞得雞犬不安的貨色那是痛恨至極。
張煌清楚人心可用,當然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沒有偏差,當聽到張煌只是空口白牙說一些畫大餅的套話。
只字不談優渥待遇,什么有多少水田旱田,耕牛多少,銀兩何時兌換,有個黑臉魁梧的士卒,眼中的光芒瞬間暗淡下來,嘴角笑意也壓住。
表情略帶不屑,心里面不知道在嘀嘀咕咕腹誹些什么。
張煌注意到這家伙的神情變化,朝沈煉揮了揮手:“這人喚甚名誰,怎么被舉薦了上來?”
沈煉見張煌言語中帶來一絲怒色,趕忙誠惶誠恐的答道。
“回稟主公,這廝叫做宋二狗,原先是宣府人,是隨著宣府總兵出關征討黃臺吉的,舉薦他的人,都稱他是孝敬父母,忠君體國,身家清白,打起仗來也是悍不怕死,再加上跟著村里的童生讀過幾年私塾,雖然做不了文章吧,但寫寫家書,人名之類的,勉強稱得上是識文斷字,因此被舉薦了上來。”
“孝敬父母?忠君體國?身家清白?”
“宋二狗,你且抬起頭!”
聽到主公的召喚之后,意識到事情不對的宋二狗艱難的吞咽了口唾沫,擠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主公仙師,小人是喚做宋二狗,是世世代代的農戶,家父從小就教導小人,要時時刻刻忠君體國,老實做人,小人確實是孝敬,俺們村十里八鄉,都清楚小人的為人?!?
“啍,你們村十里八鄉,現在茫茫大海,總不能插上翅膀派人去你們村打探打探你的名聲吧,我觀你面露忿然,怎么,有難言之隱?”
“不敢不敢,主公仙師實在是折煞小人了,小人怎敢瞻望天威,剛才實在是舊傷復發,一時間疼痛難忍,所以才在主公仙師面前失了態,小人確實是沒有半點不恭之意呀,萬望主公仙師明察?!?
宋二狗似乎也察覺出了方才的姿態,露了餡,趕忙磕頭如搗蒜,一個勁兒求饒賣慘。
他不會這樣做,張煌反倒不會起疑多慮,越是這么不堪,越是讓張煌心里犯嘀咕。
張煌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不敢抬頭看自己的宋二狗,見這個家伙三角吊梢眼,腳步虛浮,說起話來眼珠子咕嚕咕嚕轉。
心里多多少少已經有了猜測,喚來沈煉,讓他把先前那幾個舉薦宋二狗的士卒叫過來,自己要親自審問,考驗考驗這宋二狗的身家清白與否。
沈煉沒料到張煌對這件事十分上心,不敢怠慢,拱了拱手之后,匆匆忙忙的就去找尋那幾個士卒去了。
跪在一旁的宋二狗見此情況,那是急的大為光火。
但也沒法,只能眼睜睜看著沈煉把那幾個雙股顫栗,說起話來都打軟的兵油子拎了上來。
張煌瞅了一眼這幾個老兵油子,心里多多少少已經有了猜測:“你們幾個舉薦宋二狗,說這個宋二狗身家清白,是個良家子弟,可有實證?如果沒有實證的話,哄騙上司,可要軍法從事!”
這幾個本就不堪的老兵油子,原本料想的是,張煌征召主簿,而且待遇還頗豐,一個個那是心動不已,怎奈條件合不了格,又不甘心放棄這唾手可得的機遇。
所以干脆被豬油蒙了心,幾個人略一商量,決定隨便找個愣頭青充當這所謂的身家清白,賢良體國的良家子。
到時候得了餉銀,不僅能照顧扶攜自己,也省得肥水流了外人田。
所以就把這主意打在了同樣心術不正的宋二狗身上,這宋二狗別說是識文斷字了,也就只會歪歪扭扭的寫上自己的名字。
“主公仙師明鑒,吾等一時間誤入歧途,都是被豬油蒙了心呀,所以才找了這宋二狗做假證,萬望主公仙師寬宏大量,暫且饒過我等吧,我等再也不敢了?!?
身為老兵游子,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就是察言觀色,什么時候脖子硬說實話,什么時候膝蓋軟說假話那是摸的門清。
到這個節骨眼了,這幾個老兵油子甚至不等張煌出言審問,一個個都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事情的內幕全部吐了出來。
這讓負責篩選招募的沈煉那是倍感難堪,趕忙愧怍難當的表示:“主公,這次讓宋二狗鉆了空子,是由卑職失察,讓主公失望了,請主公降下懲罰!”
張煌聞言倒沒有意外,畢竟開展的事情哪個不都是歷經挫折,要是隨隨便便像理想中預料的那般輕易達成,那就不叫明末了。
讓沈煉起身,把宋二狗一行人各當眾鞭刑外,再篩選另一名合乎條件的清白者上來。
聽著耳邊傳來的痛苦求饒聲,張煌表情古井不波,而是目光來回掃視著這五名主簿。
這些人擔當抱負都不欠缺,年紀也是正合適,只不過唯一的難處就是,目前這些星星之火,亟需張煌親自培養。
只有先把一波種子給種起來了,慢慢的這波種子才能蓬勃生長,從而以點帶面,逐步輻射。
這是一個曠日持久的任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輕易結束的,所以張煌給大家伙挑選出來的五個主簿下了命令。
暫時充當張煌親兵,日夜跟在身邊聆聽教誨,每隔三天組織一場學習大會,等考驗合格后,在統一下發到各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