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頤養天年
-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賢!
- 罪孽9999
- 2053字
- 2024-08-14 10:22:45
提到明崇儼,就是李恒表明態度:對“罰酒三杯”的潦草處理不滿意。
合著李賢在天皇、天后面前那么沒份量,連一介親王都不如?。?
李治微笑的面容端正:“好,宣慈孫兒長大了,且說說你想如何吧?!?
武則天在旁邊溫和地提醒了一句:“記得祖母之前的話,剛不可久?!?
懂,不就是袒護著李哲,要李恒不能借機取他性命嘛。
李恒笑了一聲:“孫兒受了那么大委屈,要王叔降爵應該合情合理吧?王叔也該就藩了?!?
李治露出溫馨的笑容,伸出大手,李恒趕緊將小手遞上。
“天后??!宣慈比太子強多了,能強硬、敢爭斗,關鍵還有一副慈悲心腸,吾家有孫如此,大唐長盛不衰啊!”李治拍拍李恒的手背。
武則天微笑:“可不是嗎?隱隱有天皇當年的風采??!”
李恒的要求聽起來不高,親王降為郡王而已,可差別就大了!
親王一旦降為郡王,哪怕日后再提升為親王,也默認失去了合法的皇位繼承權。
嗣王、郡王是沒有皇位繼承權的,除非親王都死絕了。
這個懲罰,可能比要了李哲性命都狠,偏偏旁人還只能稱贊李恒仁慈。
至少,李恒沒取他性命不是?
“你覺得,哪里適合讓你王叔就藩呢?”武則天挑眉。
“孫兒聽東宮屬官說過,吉州舊稱廬陵,人杰地靈,盛產士子,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個上好的去處,王叔也可以在這里頤養天年嘛?!?
李恒純真地眨眼。
以上全是真話,如假包換。
小小的問題是,吉州現在的條件還不怎么好,要到宋朝起才算蓬勃發展,想來年輕的廬陵郡王也不會嫌棄的。
沒扔去盛產異蛇的永州,已經是李恒很有人性了。
“祖父考考你,大唐現在以洛陽、長安為兩都,主要原因是什么?”李治隨口問道。
年紀大了,不想來回跑了。
“糧,民以食為天?!崩詈悴患偎妓鞯鼗卮?。
其實李恒耐心一點,隨口說上八百字的剖析還是能做到的,但這不符合一個八歲孩子的表現,哪怕這個孩子再聰明也得有個度。
“哦?詳細說說?”李治坐直了身子,混濁的眼里依稀有了光彩。
“那么大一個長安城,人口據說百萬,關隴的糧食難以供養,洛陽的糧食還供不上來,所以北魏開始就有到洛陽逐糧的傳統。”李恒邊想邊說。
“人口百萬是吹噓,真正有百萬人口的是整個雍州,長安城也就六十萬人口,雍州下轄二十來個縣?!蔽鋭t天為李恒講解。
當然了,這數據指的是民口,不含往來的商賈、衛府的兵丁,宮城的人口。
雖然李恒的數據出錯了,可不影響他的判斷。
“在東宮能指正太子,可見在五姓七望上頭,你是有一定見識的,說說看?”
“祖父,這是能隨便說的嗎?”
“隨便說,童言無忌嘛。”
“孫兒是在想,朝廷整體打壓五姓七望,他們一定聯手對抗朝廷,雖然朝廷不怕也得費點力氣。能不能拉攏其中一兩家、收拾一兩家,慢慢交替著下手呢?”
太液亭里短暫地沉默了。
李治夫婦對視一眼,感覺到了彼此的驚訝。
李恒的話,初一聽像胡鬧,略一揣摩讓人驚艷,仔細一想,誰教他的?
整體打壓是因為五姓七望抱團,可唯獨優待某一家時,這個松散的聯盟還會那么團結嗎?
李治呵呵笑了:“孫兒長大了,天后為他說一門親事吧。”
李恒嚇得趕緊走開:“祖父,你別嚇孫兒,我才八歲!還不到成婚年齡!”
最重要的是,還不到開叫的年齡,娶妻也沒有用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宦者上青樓。
李治一笑:“成婚年齡的限制,就是對庶人而已,有點身份的都沒理會?!?
“有趣的是,你太祖父頒布了《令有司勸勉民間嫁娶詔》,定下了男二十、女十五的婚嫁年齡,我的皇姐、清河長公主卻十歲嫁給了程處亮?!?
李恒知道,這個年代說的都是虛歲。
懂,律令只管得了普通人,連約束達官貴人都吃力,對皇室、宗室更是廢紙一張。
太宗自己頒布的詔令,自己都沒有遵守,權貴們對律令的態度就變本加厲了
武則天笑了:“可不就是你提議的拉攏部分世家嗎?聯姻是最合適的方法。天皇啊,范陽盧氏你看如何?”
聯姻,政治上的考量比區區婚姻更重要,比如李治當年娶驕橫的王氏,太宗的用意就是拉攏太原王氏、穩住這塊北方重鎮。
驕橫到什么地步?
當時為太子妃的王氏,舅父柳奭入太子內宮,對宮官倨傲無禮,可想而知李治心頭的惱火程度。
將好好一樁姻緣弄成仇敵,外戚功不可沒。
只不過李治喜歡肚皮里作文章,王皇后到死都沒想到是被親戚坑了。
因為王皇后慘死,皇室跟太原王氏縱然不公開翻臉,聯姻絕無可能。
“盧氏、二崔。”李治在這三家來回斟酌,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三家都是北方世家,或者說是河北道大姓,各自有優點,缺點也比較明顯。
李恒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非要選的話,盧氏吧,誰讓幽并游俠兒出名呢?”
游俠兒出名,就意味著靠近邊塞,游俠兒可以殺敵換賞錢。
聯姻既然不能停止,那只能選一個有利于維持大唐邊塞穩定的世家。
范陽盧氏所處,是維系平州、營州以及遼東、大同江以北區域的咽喉要道,要面臨奚族的壓力。
奚族表示臣服,被封為饒樂都督府,大唐以羈縻的名義管轄。
也就是:奚族理論上依附大唐了,實際上該干嘛還干嘛,該小模樣擄掠的照樣進行。
范陽盧氏需要協助幽州防守,需要穩定盧氏的心,聯姻也就成了最好的方式。
經過太宗、天皇父子的持續打壓,五姓七望已經沒有貞觀初年的狷狂了,想來也不敢拒絕天皇的意志。
李治點頭:“宣慈是識大體的,知道為祖父祖母解一部分壓力。不過,平常對待世家女就好,難道皇室不比世家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