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文以侵人,論以馭眾
- 從修行界頂尖戰力開始布局
- 電解質仙人
- 2094字
- 2024-09-03 07:06:00
丁無有眉頭微皺:“呂師弟有何見解?”
“私以為,此乃天衍宗文以侵人,論以馭眾所致。”
呂夫玄沉聲道:“自數百年前起,天衍宗便以幻影術捏造各類史話演義,生動典故,把天衍宗的祖師化作演義中的主角,看似只是天衍宗祖師們修行之路的演義,實則暗藏禍心,于不知不覺間影響人心。而修士多從凡人開始,若是幼時便被天衍宗的幻影術熏染誘導,即便此后成了修士,也會對天衍宗萌生好感與畏懼,且認同天衍宗所行大道。這便是文以侵人,論以馭眾,延綿上千年的布局。”
“呂師弟所言甚是有理。”
丁無有微微頷首,沉吟道:“原來如此,呂師弟此番自傳,是借鑒天衍宗所為,以此影響人心?”
“對,”呂夫玄微笑,“我龍華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七峰峰主,可又有幾人了解七峰峰主之生平事跡?我認為這是天大的浪費,因此,吾愿以身作則,俾天下人深識吾派,讓龍華山的修士,天下的世人,皆知我龍華山大道所行所向。”
丁無有恍然大悟,連連贊嘆:“呂師弟有心了。”
“那么,掌門師兄,你何時也寫個自傳?我想天下之人,肯定都想了解你是何時何地踏上修行路,平生又遇見多少艱難險阻?”
呂夫玄圖窮匕見,展現了自己的真正來意。
“啊?”丁無有怔然,旋即哈哈大笑,“好好好,呂師弟別說了,貧道寫就是了。”
“可不止掌門師兄,”呂夫玄笑吟吟說道,“還請掌門師兄下令,讓其余五峰真人們,也盡快書寫自傳,這可是涉及門派人心大事,不可拖延。”
“你呀你呀,呂師弟,你這是想讓貧道來背這口黑鍋是吧?”
丁無有無奈地搖頭。
“掌門師兄,師弟哪兒敢讓師兄‘負屈銜冤’,師兄大可說是師弟的主意。”
“行行,只要你不怕被師兄師弟們埋怨,那貧道就把你的自傳先給諸位師弟們看看,說不得他們也想給你序跋幾句。”
“那師弟可真是求之不得。”
告別丁無有,呂夫玄收回神識,書寫人物自傳是他隨手為之,但也是為了完成目標所為。
今世有此造化,他有兩個目標,一個是成為龍華山掌門,讓龍華山晉升天下第一大派,統合修行界所有力量渡過一百二十年后的天地大劫。
其二,應天承運,四位一體的玄妙造化,讓他誕生了更進一步的強烈追求,既然四位一體,那若是四者皆是煉神修為,再合四為一,是否就能進軍無上大道,成為真君?
如今的修行界,煉神真人固然是修行的最頂層,可并不代表這是修行之路的絕頂,煉神也分三階,是為通明、神通、無極三個境界。
最后一個“無極”,可稱為真君!
但上古以后,再無真君,即便是修煉到“神通”境界的煉神真人,也是渺無蹤跡,據聞天衍宗甚存一位“神通”境界的煉神真人,那也是真真假假,似是而非,從未得到證實。
像是龍華山,一旦從掌門之位,或是從七峰峰主之位退離,便會前往龍華山的洞天福地繼續修行,不再詢問世事,除非門派遭遇滅門大劫,否則不再出世。
上一世的他不懂,如今卻明白了,這是在躲災。
躲的不僅是自身的心魔之災,還有來自太虛境天魔的劫難。
同時也在尋求“神通境”的一線希望。
而龍華山的洞天福地,不知還有多少煉神真人甚存,這是只有掌門方可知曉的絕密,但有一點呂夫玄作為煉神真人可以篤定,龍華山的洞天福地內,并無“神通境”的前輩存在。
何以得知?
煉神真人的元神、意志、識海過于強大,心神映射在太虛境猶如一顆顆烈日,天魔想要忽略都難。
太虛境對應龍華山的區域,有多少煉神真人的映射,“數瞬”一數便知,即便躲藏在洞天福地內,也不影響心神映射太虛境,而若是有“神通境”的修士存在,那更是一望可知。
呂夫玄之前就在暗忖,以后有機會便讓“數瞬”去一趟天衍宗對應的太虛境區域,去看看天衍宗,以及其它八大門派有多少煉神真人,讓心里有個底數。
“金烏。”
呂夫玄念頭電轉不休,輕念了一聲,一道金光射入閣中,落在旁邊的懸架上,露出了真身——一只羽翼燦若朝霞,身裹烈焰,光華普照的金色烏鳥。
此金烏非是尋常靈獸,而是提取靈獸靈性,再造精華肉身的生造靈獸,目前甚屬于龍華山天工司軍機絕密。
“幫我在藏書閣尋一本書,此書名為《閑寧游記》,為閑寧子散人撰寫。”
呂夫玄囑咐下去,那只金烏人性化地點點頭,立時以天波隔空連上藏書閣的密核,開始搜尋藏書。
龍華山的藏書閣藏書無以計數,分為了三類,一類是最上古時期的書籍實本,基本作為典藏,除了少部分人外,大部分修士不能翻閱。
其二是拓印實本以后的玉簡,與識牌類似,但除了可以讀取文字外,還能幻化出當年主人記錄的圖影。
現目前大多借書者,都是購買空白的玉簡,然后去藏書閣再度拓印一份。
其三便是藏書閣的密核,直接保存了所有的訊文、圖影,有權級者,便能隔空通過特殊渠道,直連上藏書閣密核找尋對應的書籍。
只是數個呼吸的工夫,金烏已經檢錄完藏書閣,找到對應書籍之后,立馬把此書所有的訊文圖影通過神識傳遞給呂夫玄。
“這閑寧子散人福命不小啊,區區化氣境修士,竟然敢跑遍上界和下界。”
呂夫玄覽遍全書,此書全文一千二百七十八萬個字,記錄了閑寧子孤身一人暢游上界、下界的諸多游記,還保有數十萬幅各類生靈的圖影,記載的非常詳細。
此書成書于十年前,書成之后,閑寧子大限將至,于洞府坐化。
可惜此書成書以來,沒多少人借閱,從密核中的拓印記錄來看,最近的借閱者還是七年前了。
這倒也不奇怪,寫游記的修士實在太多了,類似的書籍不說上萬本,七八千本也是有的,閑寧子又不出名,誰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