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賈家的一地雞毛
- 四合院:傻柱的悠閑生活
- 我要次飯飯
- 2078字
- 2024-09-02 23:53:25
“瓜子、花生,還有綠豆糕和大白兔奶糖……”
在看到裝著的這些點心糖果后,陳妙蕓不由道:“柱子,我知道你心疼妙芝她們,但這些東西哪能經常吃啊,這也……這也太……”
“媳婦,這可不算亂花錢,妙芝、雨水她們愛吃,那綠豆糕你不也說好吃的么,咱們家的條件你又不是不知道,吃得起,再說了,哪有經常吃,咱們隔三差五的吃,差不多了。”
瞧著媳婦那操持家里的模樣,何雨柱不由得心頭一樂,笑呵呵的應了過去。
而聽了這話的陳妙蕓,眼皮子卻是忍不住的跳了跳,瞧瞧,這是什么話,隔三差五的吃還不是經常吃?這話要是被別個家的人聽了過去,高低得覺得柱子在這裝雞毛呢。
但陳妙蕓現在逐漸開始操持一家子的生活,也知道柱子說的倒不算夸張。
可畢竟是逃荒日子過來的,陳妙蕓對食物這種東西看的是相當重要的,這一點,后世那些沒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是永遠不會有這種感同身受的。
嘴上說著,陳妙蕓手里倒是沒閑著,麻利的將柱子買的這些東西收拾起來,往家里的實木柜子里井然有序的擺放好。沒一會兒,就這么大包小包的東西就被陳妙蕓收拾的干干凈凈。
“媳婦,別全收完了,拿點出來,妙芝她在耳房那邊么,我去把她叫來,咱們先吃點。”
何雨柱不得不羨慕,女人在收拾東西這一點上,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他們這個小家,陳妙蕓總是收拾的干干凈凈的,卻又什么東西都能好好的存放起來。
“等雨水放學一塊兒吃,妙芝她在看雨水之前的一些課本,不著急。”
陳妙蕓搖搖頭,似乎是考慮一番后,便是去櫥柜里拿出一個青白瓷盤,接著便是裝上兩塊綠豆糕,兩顆大白兔奶糖,再加上瓜子花生,一個盤子,擺上了四塊區域。
“就吃這么多,剩下的留到下次再吃。”做完這些,陳妙蕓還微微警惕的看了一眼何雨柱。
何雨柱見狀,不由得嘿嘿一笑的摸了摸鼻子:“成成成,媳婦,都聽你的。”
何雨柱自己倒是沒有多嘴饞,買這些回來,也多是想體諒自家媳婦和那兩只小饞蟲。
言罷,何雨柱目光落在陳妙蕓身上,如今的陳妙蕓已經開始逐漸的褪去青稚,多了一些不可明說的成長韻味。下意識的,何雨柱便是摸了過去。
見忽然安靜下來,陳妙蕓微微一怔,下意識的抬頭,正好是對上柱子湊過來有些火熱的眼神,她哪里還不明白是什么情況!
“好人!這可是大白天的,雨水還不定什么時候回來呢。”
饒是陳妙蕓初為人妻,臉上也不由浮現一抹紅霞,忍不住的輕啐一口,輕輕捏了下湊過來的柱子的手。
何雨柱見狀,倒是嘿嘿一笑,在陳妙蕓臉上點了一口:“媳婦,你想啥呢,大白天的,我還能做啥不成?這不是在廠子忙了一天了,想你了么。”
一聽前面,陳妙蕓又羞又惱,不過柱子提到在廠子忙了一天,陳妙蕓則是心疼起來。
“這倒也是,柱子,你在后廚那里,油煙嗆著,還要燒火燒灶,端那些大鍋鐵鏟,可一定要注意別累著了。”
說著,陳妙蕓還拉起柱子,到沙發這邊坐下,一對輕柔的手便主動在柱子肩膀上按捏。
這小媳婦模樣十足,讓何雨柱心里看的也是歡喜非常。
事實上,宗師級別的廚藝加持過后,何雨柱在廚藝上已經是相當高超了,對于體力上的消耗也能減少不少,要說累,是有的,但也就是正常的干活兒疲憊,真要比起來,廠子里車間的一線工人隨便拉一個出來干的體力活都比他重。
當然,在后廚干活兒,除了體力消耗外,最大的還是油煙蔥姜的熏陶,整日在后廚這種地方,就算是何雨柱這種大師傅,也免不了一身的蔥姜蒜味。
時間長了,甚至都會有種腌制入味的“體香”,所以后廚這邊,味道并不算好聞。
好在陳妙蕓嫁過來后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雖然之前何雨柱也已經有些注意,但身上還是會有些淡淡的蔥姜熏味,可自從陳妙蕓幫著搓洗衣物之后,這種味道卻逐漸消失了。
這一點,何雨柱也只能歸功于,家有賢妻就是不一樣。
何雨柱倒也沒讓媳婦捏太久,意思意思一下便拉著陳妙蕓在沙發這邊躺著,隨便說些悄悄話。
小兩口剛結婚,小別勝新婚,自然是有著說不完的悄悄話。
很快,外面天色變化,也快到了下班放學的點了。何雨柱歇的差不多了,起身便去灶臺那邊,先把火升起來。
陳妙蕓也不用多說,跟著過來,確定晚上要做的飯菜過后,便幫著柱子洗菜、擇菜。何雨柱借這個功夫,也是先去一趟后院,叫一下老太太。
這幾天易中海和一大媽被秦淮茹的那事兒扯上了,自然是沒什么時間管老太太的。
而何雨柱把老太太從后院帶到中院這邊的時候,也是聽到賈家那邊傳來一些爭吵聲,多是賈張氏有些潑辣的聲音。
聾老太太聽了過后,臉色倒是沒多大變化,只是道:“乖孫兒,以后可莫和這種人家有多來往。”
雖說現在的賈張氏和秦淮茹還沒有進化成原劇里那樣的完全體,但光是賈東旭走后的一系列表現,聾老太又豈能看不出些什么?
至于說何雨柱,老太太就算不提醒他也不會摻和進賈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
……
當晚,又是很平常的一夜。
與何家屋子里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相比,中院賈家的景象,卻是一地雞毛。
易中海兩口子把秦淮茹送回來后,本還想和賈張氏聊上兩句。
可話不投機半句多,賈張氏許是因為心虛沒有交醫藥費,又或者是借著生了個賠錢貨的由頭,和易中海兩口子鬧了個不歡而散,剩下的秦淮茹,帶著還沒滿月的槐花以及倆孩子,卻是在屋里流干了眼淚。
……
PS:大哥們,別養書,這兩天一定要保持追讀,本書到了推薦晉級至關重要的生死時刻,作者需要各位的追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