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數字素養提升100問
- 中共重慶市委網信辦 西南政法大學
- 1151字
- 2024-08-12 15:21:57
1 遇到“大數據殺熟”怎么辦?
數字故事
胡女士是某出行 APP 的鉆石貴賓用戶,在消費時可以享受8.5折的價格優惠。2020年7月,胡女士使用該 APP 預訂了舟山一家酒店的豪華湖景大床房,共支付費用2889元。然而,在胡女士退房離開酒店時,偶然發現該酒店的豪華湖景大床房的掛牌價僅為1377.63元。所謂的鉆石 VIP 并沒有使房價更便宜,反而還讓胡女士多支付了超出一倍的房價。對此,胡女士以“大數據殺熟”等為由,將 APP 運營方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認為 APP 中的虛假標價屬于欺詐,判決 APP 運營方賠償胡女士訂房差價的三倍金額。本案作為國內“大數據殺熟”第一案,對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大數據殺熟”,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技術科普
“大數據殺熟”是指商家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數據,對老用戶與新用戶進行區別對待,導致同樣的商品或者服務,呈現給老用戶的價格比新用戶的要高?!按髷祿⑹臁钡倪^程通常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收集用戶數據。平臺或者商家為了銷售商品或者服務,會不遺余力地吸引新用戶注冊和使用其APP,以便收集用戶的各種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用戶的消費偏好和購買能力。
第二階段,對用戶進行“畫像”。平臺或者商家對所收集到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后,會根據不同的標準給用戶打上對應的標簽。例如,部分用戶只瀏覽高端商品和服務的店鋪信息,很少貨比三家,支付時間快,下單次數多,就可能會被打上“高消費能力”的標簽。
第三階段,區別定價。通過精準分析用戶“畫像”,平臺或者商家會對不同的用戶采取不同的定價策略。對于那些消費水平高、消費次數多、對價格不敏感的老用戶,平臺或者商家通常會制定更高的價格。
素養提升
2022年9月9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針對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多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非常普遍,六成多的受訪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其中,網絡購物、旅游出行和外賣消費是最容易遭受“大數據殺熟”的場景。
面對“大數據殺熟”,消費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增強數據安全意識,謹慎提供重要個人信息。其次,盡量貨比三家,積極了解不同平臺、不同商家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到線下實體店當面了解,避免遭受欺詐。最后,如果被大數據“殺熟”了,應當及時保留證據,可以選擇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向法院起訴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平臺和商家應當自覺踐行“誠信經營”的商業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4]等法律法規,在處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時恪守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拒絕實施“大數據殺熟”行為。
[1]下稱《民法典》。
[2]下稱《個人信息保護法》。
[3]下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4]下稱《電子商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