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烏鵲悲鳴,京城中只聽得見陣陣更鼓之聲。城外的樹林里有兩個蒙面之人只露出兩雙眼睛,一人倚在大樹上,一人坐在樹邊。坐之人說:“明日天子將在城外設(shè)圍場打獵,你明白的,殺秦昊。”倚樹之人卻有點猶豫:“老大殺秦昊我明白,可為什么定是他?”那人說:“小余,你還不明白嗎?他是大殿下,以后封太子成皇帝!”小余還有些猶豫:“可是……”那人眼露出兇光:“可是什么?照我說的做!”小余只好妥協(xié),二人起身遠(yuǎn)去,卻不知樹上有人在聽他們的對話:“想殺大殿下,呸,休想!”
第二日清晨,皇帝秦旌率滿朝文武群臣出東門到東門外的圍場。眾人各帶弓箭,興沖沖的進(jìn)入圍場。只見那旌旗烈烈似驕陽,輝輝造蓋遮半天。錦衣駕雄鷹,征衣牽獵犬。粉青氈豎,打灑朱纓。趕獐獵犬,捉兔黃鷹,鉆天鷂子拖金彪。鷹咬天鵝,犬拖梅鹿。槍殺青錦白吉,箭射錦豹花彪。長弓射去,穿野雞困住白鹿;長叉向前,斷斑鳩捉得鸕鶿。打圍人個心猛,登崖賽過搜山虎,跳澗猶如出海龍。除秦旌身邊圍滿文武群臣外,大殿下秦昊與三殿下秦政并馬前行。秦翎馬后有趙慶騎馬相隨,練武的官員后代皆跟于秦翎身后,秦翎環(huán)顧四周,那么多人里面單單沒有二殿下的身影。她馬向前提來到二位殿下的身邊,問二人:“怎么不見二皇弟的身影?”
秦政回頭看了看:“孤也不清楚,好久沒見二哥人了。大哥,二哥呢?”
秦昊想了想:“三弟孤有話直說,反正你二哥這幾年都不在宮里。”
秦翎和秦政皆呼:“什么?”
秦昊忙說:“小聲點。”回頭看看遠(yuǎn)處興高采烈的秦旌,壓低聲音說:“據(jù)我所知,二弟這幾年每年只回來三次,過年、父皇生辰、母后生辰。孤也不知他去干什么了。”
三人皆沉默。
秦昊猛抬頭見遠(yuǎn)處來了一只梅花鹿,便叫:“鹿,有鹿!”與此同時,抽弓搭箭對鹿射一箭,秦政與秦翎聽到他的叫聲也抬起頭來,正好看到秦昊沒射中鹿,催馬隨著鹿進(jìn)了樹林,秦翎怕秦昊有失,簡單的把后面的眾人交給秦政。自己催馬追秦昊而去,趙慶緊隨其后。進(jìn)入樹林不大多時就聽到秦昊驚恐的聲音:“你們是誰?你們要干什么?”隨后聽到物體落地的聲音和秦昊的慘叫,她心急如焚,加快了馬的腳步,根據(jù)聲音的方向急趕過去。
剛轉(zhuǎn)過一棵樹,便看見眼前出現(xiàn)一片空地,就見空地上秦昊坐在地上,后背靠著一棵大樹,左腿被刀劃開一條三寸長的口子,正往外不住的流血,鮮血染紅了左腿,地上有很長一條血痕。又看見兩個蒙面人手持鋼刀,正向秦昊步步逼近,秦昊的眼中流露出恐懼和絕望。
她看到此處正要過去,就見兩個蒙面人背后的一棵樹上飛下一人,穿著夜行衣,手持一把牛耳尖刀。對著后面一點的蒙面人背后來了一刀,那蒙面人聽到響動迅速回頭,正好與那夜行人迎面對上,二人兩刀相接站在一處,另一蒙面人也急速轉(zhuǎn)身。也來戰(zhàn)夜行人,那夜行人不慌不忙從事身上又抽出一把刀,力戰(zhàn)二人。秦翎見此抽出配劍,一面命趙慶去看秦昊傷勢,一面催馬來取二人。還未等她到跟前,那夜行人已砍翻二人,從背后抽出一捆繩子把二人捆上。她到跟前下馬,向那夜行人行一萬福:“多謝壯士,救殿下性命,不知壯士尊姓大名?”
那夜行人起身看了看她,忽然把刀扔在一邊,向她行禮:“皇姐在上受小弟一拜。”
她聽后吃了一驚:“你是何人?”
那夜行人把面罩摘下,她一看大驚:“你是二殿下!”
趕忙跪倒行禮,秦隱把她扶起,說:“不必多說,快看大哥傷勢。”
二人跑向秦昊,見趙慶用劍在衣角上砍下一條布條,正給秦昊包扎,虧得趙慶學(xué)過幾年醫(yī),能夠止血,不然眼下就不知如何是好了。秦昊臉上因失血過多而面無血色,此時全身的神經(jīng)放松下來,無力的靠在大樹上,見自己的二弟奔向他而來,勉強(qiáng)的露出一點笑容,輕輕的叫了一聲:“二弟。”此時秦隱已來到跟前,跪在秦昊身邊:“大哥,你沒事吧?”秦昊搖搖頭,看著他:“今天多虧了你在這里,武藝學(xué)成了?”秦隱回道:“大哥,小弟已學(xué)成,等著報效國家。”秦昊抬起手來摸著秦隱的后背,張口無言。秦翎看著這哥倆個心中暗想:原來秦昊都知道,知道秦隱去干什么,卻不告訴我們,不知是何用意。
等趙慶包扎好了,他們這才看向兩個刺客,秦翎問二人:“你們是什么人,為什么要行刺大殿下?”二人閉口無言。秦隱說:“皇姐別問了,先帶走再說。但我知道那個矮一點的叫小余。”秦昊和秦翎異口同聲問他是如何知道的,秦隱笑著把昨晚的經(jīng)過說一說,二人恍然大悟。原來那樹上是正是秦隱。趙慶把二人捆在自己的馬上,秦昊被扶上馬,秦隱拉著韁繩,四人走出樹林。
此時樹林外,秦政見三人久去未歸,趕忙告知秦旌,秦旌聽后大驚失色,心急如焚,正要派人進(jìn)樹林勘察,就見幾人從樹林中走出,當(dāng)中還有秦隱,趕忙催馬過去。忽見趙慶的馬上捆兩人,便問發(fā)生了什么事,秦隱把經(jīng)過一說,秦旌急忙問秦昊傷勢如何,秦昊說無妨,他這才放心下來,遇到此事也無心打圍了,便傳旨回京,眾人簇?fù)碇仂夯鼐?
回到京城,秦旌升坐龍安殿,文武百官站立左右,以秦翎為首的貴族子弟后代,此時也分立兩旁。秦旌傳令:“帶刺客。”
兩個刀斧手把刺客帶到殿上,兩個刺客立而不跪,眾人皆呼:“跪下,跪下!”
秦旌一擺手,眾人皆靜,秦旌傳旨:“將二人面罩摘下。”
兩個刀斧手把兩人面罩拉下。秦旌見面前二人年歲皆不超過二十歲,奇之,問:“你們是何人?為什么要刺殺大殿下?”
二人一語不發(fā)。
此時秦翎感覺有人在拉她的衣服,回頭一看是趙慶,秦翎輕聲問他:“何事?”
趙慶壓低聲音說:“這二人我看著面熟,不知能否請陛下讓我進(jìn)前過目。”
秦翎點頭,出班跪倒:“陛下,臣之侍衛(wèi)趙慶說此觀二人面熟,不知能否讓他近前一看。”
秦旌說:“好。”
秦翎起身歸班,趙慶走出,來到二人面前,這不看則好,一看趙慶登時感覺眼前發(fā)黑,差點倒在地上:“你,你,你們……為什么?”說罷趙慶腿一軟,便坐地上了,兩個刺客見出班之人是趙慶,皆轉(zhuǎn)過頭,不再看他。秦旌三人反應(yīng)如此,就問趙慶:“趙慶,這二人你認(rèn)識?”趙慶就像沒聽見似的坐在地上一動不動。秦翎看到這兒,出班,走到趙慶身邊,在他耳邊說:“陛下叫你呢。”趙慶這才反應(yīng)過來,起身,跪倒在秦旌面前:“臣罪該萬死,望陛下治臣之罪。”秦旌感到奇怪,問他:“卿何罪之有這二人你果真認(rèn)識?”趙慶說:“確實,此二人是我知己好友,磕頭兄弟余雙城和焦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