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賺錢的藝術(蔡瀾的理財之道)
- 蔡瀾
- 645字
- 2024-08-06 17:46:51
開心生意
某年的農歷新年,我們和旅行團的諸位朋友到日本金澤去泡溫泉。
在經濟泡沫未破裂之前,金澤是一個很秘密的度假勝地,有無微不至的旅館服務和數不盡的美食。但其價格并非每個人負擔得起的,只有一小撮熟客偷偷笑著去享受。
“千萬別告訴人家!”他們說,“不然游客一多,就沒有情調了。”
現在美元、港元一強,什么門都打得開。
我們做的旅行團,起初沒經驗,常有虧損,后來漸漸有點錢賺,這也是應該的。至于鐘偉民說的賺得多,也并不見得。總之夠消費,大家開心就是,星港旅行社的老板徐勝鶴先生和我,都不是靠美食團起家的人。
團友之中,很多是花得起的,一兩萬港元的團費算不了什么。但精打細算的也不少,還有些會計師,拿了一個計算器,每到一處,拼命向旅館和餐廳打聽價錢,連巴士司機也不放過,用英語兼手語問一天租金多少。
飛機票是有數的,他們把計算器左按右按,得出來的結果是:“蔡先生,我幫你算了一下,沒錢賺!不過我們自己來,還要比團費貴,又得不到那么好的服務。”
虧本生意怎么做?錢當然有得賺。我們已經成為一股“黑勢力”,跟日本人說:“你要我們再來,就得算便宜一點。”
有時,算得再精,日元匯率忽然一高,入息也就泡了湯。我們向團友訴苦,他們說:“如果日元匯率低了,也不見得會給我們減價。”
哈哈,徐先生和我就是這副德性,這次的農歷年本來由一萬日元兌七百多港元變成一萬日元兌六百多港元,我們在匯率上賺的錢,回饋給團友。又如何!
出發那天,在赤鱲角,徐先生把差額裝進一個畫著美女浴作品的紅包袋,每位一包,大家開心。做開心生意,已經有得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