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上京龍泉城
- 長生:從野道士開始肝成萬法道君
- 艾陀
- 2730字
- 2024-08-16 11:48:00
“不知林道友所習哪個派別?哪種功法?”祝仲禮問道。
“派別?貧道是老道長收留,給了幾本經卷誦讀,任道友所說斗法,難道是比賽經文誦讀的流暢?或是解經釋疑?”
任士雷和祝仲禮用詫異的目光盯著他,異口同聲道:“你是野道士?”
再次聽見這個詞,林恒略覺不舒服,但還是笑道:“二位所說野道士,是何意?”
祝仲禮搶答道:“渤國頒有律法,無論大小道觀皆不許私收門徒,所收門徒數量多少,須經朝廷統一調度,并配有度牒,或向朝廷購買度牒,方可收為道士。”
“哈哈,你這種沒度牒的就是野道士。”任士雷笑得前仰后合,“難怪剛才以秘術觸你本體,竟無法力反彈,原來的確是拖來送死的。”
祝仲禮也面露輕視之意,忽然有些激動:“若是此番渤國數百縣衙皆如此,我們所修功法雖不善拼斗,倒也并非全然無望。”
“呵呵,自見祝道友之面以來,這句話最是中聽。”
“喂,姓林的,既然弄清楚了你的底細,還有什么吃的?都拿出來孝敬道爺,至少去京城的路上,我們會照應你一二的。”
任士雷毫不客氣地上手,從巧兒手中奪過一包食物,見是幾個飯團,立即三下五除二,吞進肚里,冷笑一聲回隔壁去了。
祝仲禮不再多說什么,也隨手抓了兩塊大糕餅走了。
巧兒氣的柳眉倒立,但大哥哥笑瞇瞇的,并無不悅,黃皮也咬住她的衣角,她哼了一聲,撇撇小嘴。
確定多了個比自己差太多的野道人,生的希望大增,祝仲禮心情好多了,盤算著渤國多少個縣,可能會有多少野道人被拖來頂缸,心里不停算計:
“只殺二十個墊底的,湊齊似乎不難,減去身邊這個,就剩十九個了,萬一對上姓任的,就用草灰先迷他眼睛!那就只需湊十八個了。”
......
一夜無事。
一大早,張和笑呵呵的來了,他心情不錯。
早就問過看管的衙役,說不但林恒十分安靜老實,就連總吵鬧的任士雷和祝仲禮,昨天也睡的呼呼響,應該是認命了。
“三位仙師,多有怠慢了。縣令大人總拖著我辦這辦那,這不,今天一大早有空,在下馬上就買來了熱氣大饅頭,各位吃了上路,也有力氣。”
“上路?說話如此難聽,就說去京城嘛。”祝仲禮挺忌諱字眼,十分不快的加以更正。
“跟這種俗物說的著嗎?趕緊多拿幾個饅頭來,道爺吃了好進京!”任士雷咋咋呼呼叫嚷。
“好好,呵呵。”張和笑得更加燦爛,吩咐衙役將饅頭稀飯送上,不過早就吩咐了衙役,只準吃,不準打包。
大年縣距離京城不算遠,快則十天,慢則半月,渤國多馬,道路修的不錯,短途不會很累。
而且縣令大人十分重視此事,雖未親自出面相送,派出了足夠馬匹馬車,用以三位仙師進京,更把縣里武功最強的衙役兵士都用上,全力確保安全護送。
任祝兩位一輛馬車,林恒人多,張和給套了一大一小兩輛。
林恒巧兒黃皮一輛,另九個道童一輛。
一路上林恒心情不錯,大年縣境內大多是山,道路略顛簸,但風景奇佳,他也只當是郊游了。
只是出了大年縣,一路上要過較為富庶一府三縣,孫紹府,三丈縣,杜湖縣,豐鹿縣,沿途景致大變。
他稍稍施展鼻嗅術望氣術,就能察知許多孤魂野鬼,茫然無措的隨處飄蕩。
沿途更常有拖家帶口要飯的,襤褸腌臜,看見車隊馬隊過來,一窩蜂的涌上來要吃的,看到要抽刀的衙役和兵丁,又一哄而逃。
一開始林恒還拿出食物和銅錢分發,最終發現那是徒勞的,太多了,憑他現在的三瓜兩棗,無能為力。
自從任祝兩位知道他是個野道士后,再沒理他。
當目光對上時,林恒總會報以和善的笑容,不過反饋給他的基本是冷笑和漠視。
十一天后,到達上京龍泉城。
越接近上京,乞丐越少,只在距離城門三四里的樹林,還有稀稀拉拉幾個,看見兵丁縱馬來驅趕,估計很快一個都會不剩,可見上京治理的還不錯。
與林恒他們這支隊伍相似,不少官吏兵丁各自押著道士,匆匆往城里趕。
一進入城門,眼前豁然一亮。
城內石子路十分開闊,可跑兩個大馬隊,皇宮四面的主干道都是厚重的青石板,地面敦實平整。
上京分為內外城,內城是皇城。
外城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分成三大主要板塊,東南區,是官員和富人的居住區,西南面,匯集酒樓,賭坊,妓院,跑馬場,馬市,西北方向是市場,貨棧。
有處邋遢擁擠的角落是平民區。
皇城正門出來是龍泉大廣場。
皇帝或大將軍出征檢閱部隊,有獻俘儀式,舉辦大型祭祀,朝廷放炮殺人,都在此處。
馬不停蹄,經過了龍泉大廣場,終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跑馬場!
張和與負責接收的官員點清數量,林恒等人被移交那刻起,張和如釋重負,長吁口氣,臉上終于露出輕松的神情。
林恒隨即被分配到一個小帳篷,勉強擠下他們十一人一‘狗’。
并被嚴厲告知,參加比選的道人,必須待在跑馬場,外有兵丁全天嚴密看守,不得隨意外出。
一頭霧水的林恒,問了兵丁,只得到一句惡狠狠的話:“沒有通行號牌,絕不能外出。”
“巧兒,你把那幾個男孩子喊來,看誰機靈點,出去打聽些情況。”
“好的,大哥哥。”
“我也去吧。”黃皮舔舔舌頭。
“對呀,忘記黃皮兄了,那辛苦一趟吧,呵呵。”
有錢好辦事,鄉民送了一百多兩銀子和不少銅錢,花五兩買通個兵丁,推說買藥買東西,讓兩個機靈點的道童出了馬場,兩天時間,和黃皮一匯總,整理出一些基本信息。
渤國立國之初,從上到下都驍勇善戰,打的周邊數個國家都沒了脾氣,但渤國存在至今,也因渤國所在地區,多山相對貧瘠,周邊的強大政權喜歡劫掠,對直接統治渤國興趣不大。
而且神奇的是,渤國皇室二百多年前,有上天眷顧,獲得了一塊‘天潢貴胄’的巨型血石。
四個血紅色的大字,如同君權天授的明證,血石擁有強大法力,不僅為皇族優秀子弟開啟慧根修煉體,更給予皇族強力庇護。
皇族內部漸漸出了多個道家修煉的高人。
且皇位傳承從原來的立嫡立長,改變為宗室公舉。
這也是形勢所迫,渤國周邊政權更迭頻繁,凡人國家消失,先后建立了多個駭人聽聞的妖鬼之國。
若繼續讓普通人當皇帝,必然是一場災難。
宗室修煉高人形成宗室力量,暗中護衛皇帝,而皇帝本身就是道家修煉的拔尖者,渤國更將道家奉為國教,鏟除各種異教,當年十分興盛的佛教也被徹底摧毀。
此次負責道門比選的忠敬王,是當今皇帝的六弟。
天資高,慧根深,法力十分了得,曾數次替代皇帝出征,立下赫赫戰功,極受皇帝寵愛。
唯一被人詬病的是他太喜好房中術,尤其熱衷雙修之道,王府內院特別大,許有人說其所納女子,個個美艷無雙,比后宮娘娘們都不差,最近有個姓褒的女子十分受寵,已被扶為側妃。
跑馬場外,早如過節一般,張燈結彩。
渤國尚武精神由來已久,歲月變遷,貴族子弟漸漸演變成跑馬斗雞。
自從渤國崇尚道教,四年一次的全國道門弟子比選,早成了貴族們的節日,貴族子弟女眷,都會早早置辦幾身道袍改良的服飾,穿起來頗為英姿颯爽。
渤國與儒教國家不同,女眷們雖有禮儀規范,但束縛不深,穿衣打扮舉止行動相對自由些,這種熱鬧的社交活動豈肯錯過。
林恒好不容易搞到這些信息,至于各大道觀的情況,僅僅問到了渤國九大道觀的名字。
林恒的心情很不美麗,讓所有人嚇得魂飛魄散的比選,最終不過是官吏撈好處,貴族富人娛樂的節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