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路途
- 漢魏風華
- 吾洞三
- 4335字
- 2024-08-06 19:24:21
冗長的隊伍逐漸消失在視野中,曹德將厚厚的書信揣在懷里,急忙向著縣令走去。
他是不太聰明也有些膽小,但是執行力還是有的。
找到縣令就是想和縣令打個招呼報備一聲,準備請縣令出面和鐵官打個商量買些上好的鐵料。
不管是打制兵器還是農具,總是要用到鐵料的。而譙縣作為豫州有數的人口大縣,鐵器缺口不小。等閑在鐵官那里是買不到鐵料的,縣令肯出面事情就好辦了。
縣令自然滿口答應,也不是說他沒有骨氣舔曹家,只是曹昂當家這幾年他雖然沒有和曹家的這個小公子打過交道,但是曹昂該交的稅賦都是交了的。
這兩年譙縣的上計在沛國可謂是一騎絕塵,曹家雖說也隱藏了些丁口但是和那些貪得無厭的豪右比起來簡直可以說是安分守己的典范了。
現在換成曹德當家,以后少不得打交道。他也樂的賣個人情,人家就算不求自己也有辦法搞到鐵料。眼下朝廷并不禁鹽鐵,曹德不從鐵官處買也能在私人處買到,不過是大家相互賣人情罷了。
車馬很慢,搖的曹昂昏昏欲睡。曹嵩還以為這小子是因為離開熟悉的地方而情緒低落。
殊不知,曹昂這會兒正想著怎么才可以拒絕成為劉辯的陪讀。
“這陳縣令倒是還不錯,可以提攜一二。”曹嵩覺得縣令對自己挺熱情的,而且也有才能。譙縣這樣的人口大縣,流民甚多卻也沒出什么亂子。
身為九卿之一,雖然能力不怎么樣,但是眼力還是有的。
“縣令姓陳嗎?”曹昂后知后覺。
“……”曹嵩有點無語,“荒唐!你在此地多年,居然連縣令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哦~以往都是子廉叔父或者我母舅那邊出面應付這些事兒。這縣令也不是什么好官,我又還小就懶得和他打交道了。”曹昂撇了撇嘴,一臉無所謂。
“你……”曹嵩氣急,他感覺帶著這小子就是個錯誤,氣的自己肝疼。
“我看譙縣上下井井有條,不說夜不閉戶吧,至少也沒有什么大亂子。”曹嵩替縣令辯解了兩句。
“切~”曹昂不以為然,“這就算好官了?”
“如果他也算好官,那那些真正的好官豈不是堪比圣賢?”一點也沒打算給曹嵩和縣令留面子,直接開懟。
“哎呀~你呀!”曹嵩也不生氣,反而諄諄教誨道:“我早就給你說過,事情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很多事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做到的。”
見曹昂打算反駁,曹嵩接著說道:“就好比你之前說的什么遷陵之法,你可知此法自孝元皇帝至今已經被廢了數百年了!”
“光武、孝明皇帝何等人杰?他們都沒能復此法,你上下嘴皮一碰就能遷陵了?”
“再者說了,你看看你在家里又是買地又是造紙的。和你所謂遷陵之策里該被遷走的豪強所做的事也沒有什么不同嘛。”
這話一出,曹昂差點跳起來。
“他們怎么能和我比!我可是該交的稅賦都交了!雖然我也隱藏了些丁口,但是那些都是老弱,不該交稅的!”曹昂振聲辯解,只是聲音卻越來越小。
“你看,你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估計連你自己都騙不了吧?”略帶調笑的點了點曹昂。
“大父并沒有說你做的不對,你不做別人也會做。只是你比他們要點臉,但是你們做的事情在根本上并沒有什么不同。”曹嵩慈祥的看著自己生悶氣的曹昂。
語重心長的說道:“我知你與你阿父一樣,心有大志。但是有些事兒騙騙旁人可以,可不要連自己都騙了!”
“你當我想提攜那陳并,是看中他的才能嗎?誠如你所說他也沒什么才能不過中人之資,要不然也不會年過不惑還只是一個縣令!”一張胖臉幾乎貼到了曹昂眼前。
“你二叔掌家后少不得要和他打交道,我賣他個人情,以后他少找你二叔的麻煩就行了。”
心里雖然贊同曹嵩的說法,但是嘴里還是忍不住嘀咕:“我以前也沒和他打交道,他不也沒找麻煩嗎!”
“你以為他不找你麻煩是因為你嗎?”曹嵩見曹昂嘴硬,有點生氣,“還是你覺得他是不敢?還是不能?”
“不是,是因為我錢給的到位,加上大父您老人家的威名!”曹昂立馬認慫。
“哼!”曹嵩冷笑一聲,心想原來你還知道啊。
不過嘴上卻謙虛:“我有什么威名啊,能有今日那都是托你曾祖的福!”
曹昂的曾祖即宦官曹騰,曹騰歷經四帝,甚至還參與了策立皇帝卻始終安分守己,最后竟得善終。可以說是宦官里的異類了。
“洛陽種暠彈劾他,他卻不以為意反而時時稱贊種暠是個能吏。后來種暠做了司徒后就對人說‘能成三公,皆曹常侍的恩德!’。”
“你曾祖能得善終,靠的就是不爭不搶與人為善……”曹嵩后面的長篇大論還沒說完就被曹昂給阻止了。
“這人也不是個好人,他能當三公明明是皇帝的恩德,卻偏要說是曾祖的恩德!其心可誅!”曹昂一臉認真。
“呃……”曹嵩被噎了一下,反問道,“是這樣嗎?”
“那是當然!”
“當然個屁!這不過是士人之間的小把戲,你曾祖幫他揚名他功成名就之后投桃報李而已!哪有你說的那么齷齪!”曹嵩賞了曹昂一個暴栗。
老頭下手有點狠,曹昂捂著腦袋揉了半天。
“那您打算怎么幫陳縣令揚名啊?”痛過之后曹昂又開口遞話,老頭等了有一會兒了。
“我!”曹嵩用手指著自己,“你看我像是能幫他揚名的樣子嗎?”
行吧,還算有點自知之明。
“那您打算……”
“我只要把他的名字放到奏書里就行了,我可是大司農!”曹嵩理所當然的說道。
“我離開前已經遣人以大司農的名義上奏,譙縣令陳并治民有方,才德兼備舉為太倉令!”
“這是舉薦嗎?太倉令六百石,縣令可是八百石,且是坐地官!您說這是提攜?”曹昂感覺這老頭是在欺負自己讀書少。
雖然是京官且是九卿直屬,但是級別降了啊,不要小看兩百石的差距,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越不過去。
《陌上桑》中說: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漢代一個人如果仕途走的順,能在四十歲時做到太守的職位也就到頂了。
這陳并四十多了都還是個縣令,譙縣屬沛國,且還是豫州州治所在,他頭上婆婆不要太多。
曹嵩舉他為太倉令比縣令低了二百石的工資,但確確實實屬于是提拔。一任太倉令以后若能力尚可,沖擊一下兩千石的太守之位也不是不能想。
至于再往上就不要做夢了,一沒有名聲二沒有家族到太守也就可以想著提攜后進,將來等被他提攜的人投桃報李了。
“那這么說,他豈不是要離開譙縣了?”曹昂有點皺眉,要是有了新縣令自然就要重新去攀關系,不太劃算啊。
“成不成還不一定呢,”曹嵩老神在在,“我回京就會去西園買三公,到時候我都不是大司農了,太倉令給誰可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
“那你還怎么提攜他?莫不是要辟他為三公屬官?”曹昂一臉迷茫。
“胡說什么呢!縣令可是正印官,皇帝任命的,怎么能做三公僚屬呢?”
“你不是不想讓他走嗎?”看著目瞪口呆的曹昂,曹嵩神秘一笑。
“他能不能做太倉令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我舉薦了他,他就得領這份情!”
奸詐!老奸巨猾!
原來這老頭早就想好了,陳并不管怎么著都得捏著鼻子認下這似有似無的所謂恩德,不然就是忘恩負義,遲早吃不了兜著走。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居然還有這種玩法。果然自己也適合種田,根本不適合混官場。
得早點想辦法讓老頭打消讓自己去做陪讀的念頭,不然遲早要完。
曹昂心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曹昂與曹嵩即將抵達洛陽的時候,遠赴河北的曹洪也終于是帶著為數不少的牛羊和錢財回到了譙縣。
“妙才兄、仲升兄,許久未見了。”曹洪爽朗一笑,與二人拱手見禮。
長年行商在外,風餐露宿。讓曹洪有些顯老,主要是臉被曬的很黑,而且胡子拉碴的看著很是憔悴。
他此行不僅帶著大筆錢財,還趕著牲口。路上又不太平,雖然他和自己的門客都是好手,但是架不住一路盜匪叢生,一茬接一茬的。
他也是花了不小的心思加上夏侯惇跟著幫忙才能一路平安歸來。
“元讓呢?”見禮完畢,夏侯淵便開口問道。
“哦~他不便回來,我便把他安排在了陳縣。”曹洪強打精神回復夏侯淵。
“這樣吧,這里就交給我來清點。子廉你也累的不輕,就先回去歇著吧,明日再去侯府對賬。”曹德見曹洪實在疲憊,便讓他先回去。
“那此處就麻煩仲升了,我先告辭。”曹洪也不矯情,這一趟走的實在太累。
五月出發的時候都還好好的,半年過去路上居然多那么多強人。光是在冀州就碰上了四五撥,也就到了豫州地界要好點。
他行到豫州之后憑著關系從官府借了點郡兵隨行,饒是如此也碰到兩三撥強盜。
曹洪到家,倒頭就睡。第二日日上三竿才爬起來沐浴洗漱一番之后才去見曹德。
兩人相見敘了下舊,接著就直入正題。
“我昨天清點之后,大致對了下這一趟沒賺多少啊~”曹德有點皺眉,這么辛苦卻沒賺什么錢,讓人難頂。
曹洪也是一臉的無奈,來回的各種津關,吃拿卡要,簡直讓他肉痛。
但是偏偏他還沒法避免,一路吃喝拉撒的不算,光是請郡兵護送就得大出血。
“與去年相比確實少了很多,往年一趟少說千萬錢的盈余,今年居然只有幾十萬錢!”一想到路上的種種,曹洪也忍不住捶了一下手。
炒茶剛剛出現且只有曹家有,屬于獨門生意,而且因為沖泡簡單,在北邊簡直不要太受歡迎。雖然傳統的世家大族還是更青睞煮茶,但是北邊內遷的匈奴人不知道有多喜歡。
曹洪將茶葉運到河北以數百錢一斤的價格賣給河北豪強,那幫豪強再往北賣給匈奴人和鮮卑人居然還有賺頭,堪稱暴利!
更不要說還有紙這個大殺器,漢代能用于書寫的紙是蔡倫改良之后才出現的,工藝復雜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而蔡倫是章帝時期的宦官,所以這項技術自然而然的也就掌握在漢代少府的手中。
這會兒漢代的政府公文和文書往來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用紙,書法這項藝術也已經應運而生。
熹平四年,議郎蔡邕等人奏請校正經典,堪刻官方定本石經——熹平石經也已在去年落成。
天下各地的讀書人紛紛奔赴洛陽抄錄經典,學習書寫。
趁著這股東風,曹昂搞出來的竹麻紙也跟著水漲船高,大發利市。
兩人對了賬,結算出各家的分潤之后,曹德便與曹洪商量。
“我看你今年的買路錢實在花的太多了。”曹德翻著計薄皺著眉頭說道。
曹洪還以為這是懷疑他中飽私囊:“依著昂兒定下的規矩,每一筆我可都是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曹昂搞出來的四柱記賬法和借貸記賬法在曹洪看來復雜無比,四柱記賬法還好一點只是比收、支、余多了一柱,可是那個借貸記賬法他可是學了好久,不過學會之后資產增減變化和經營損益可謂是一目了然。
“我不是那個意思,”曹德學習新的記賬法也學的頭痛無比,搞不懂為啥要搞出這么復雜的記賬方式,甚至為了記賬還搞出了專用的計薄。
“我的意思是,要不河北明年就別去了。”安撫曹洪的同時又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那,那些茶葉和紙張賣給誰?”曹洪眼睛一鼓,立馬反對,“做出來不賣出去可就是純虧的!豫州之內也消化不完啊!”
“茶葉咱們便宜點銷給河北來的客商,讓他們拿馬來換!”曹德說完沉吟了一下。
曹洪沒再開口等著他的下文。
“至于紙,這玩意兒應該不愁賣,往兗州和徐州方向銷!”說完便看向曹洪,等著他的意見。
曹洪聽完沒有立即開口,眉頭緊皺像是在思考可行性。
他其實也不太向再去河北,實在太亂了,各種津關勒索不說,強人還多。
掙個一百錢路上就被人拿去八十錢,剩下二十錢還不一定能安穩落袋。就拿他這趟來說,一路提心吊膽,人累的半死錢還沒掙多少。
之前曹昂把銷售方向定在河北,看中的是那邊耕牛多,家里種地需要大量的耕牛。至于把茶葉賣到了南匈奴純粹是意外之喜,曹洪也沒想到這炒制的茶葉在匈奴能打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