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往一個幼童身上推卸責任是不是不太好這件事。
滿朝文武表示,和朱家人談感情,你配嗎?
想想自己那少得可憐的俸祿,這就是朱家開國皇帝朱元璋做的好事。
然后后面那些號稱仁德的皇帝,也沒有一個人說給漲工資。
就挺過分的。
朱瞻基死死盯著朱祁鎮。
看了好一會,才疲憊的揮手讓人帶他離開。
只是開始猶豫還要不要讓朱祁鎮當太子。
一個腦袋有泡的人當皇帝,這大明還能有好?
哪怕他內心中給朱祁鎮找了無數借口。
比如打敗仗是被人算計的,那些被殺的功臣其實都是虛偽之徒等等。
一切的操作都是政斗。
但是這也改變不了朱瞻基覺得朱祁鎮的處事方法有問題,智商有問題啊。
打敗仗是被算計的,那你干嘛去啊?
你可以讓張輔這種快死的老將去,打贏了,也被戰爭拖死了,到時候你還能省心賞賜的問題。
就算被殺的功臣是虛偽之徒,可他們只要在反擊戰中真實立下了功勛,那你都不能這么處理。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把他們明升暗降。
這要是還不懂,你還可以找借口,制造冤假錯案啊。
像你祖爺爺一樣,整一個胡惟庸,或者藍玉謀反案,直接定型弄死。
這才是正常操作。
而不是讓史書中留下你再故意殺人的證明。
你看看李善長,藍玉,有人為他們申冤嗎?
沒有吧。
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被扣上的帽子太大了,大到沒有史官敢寫他們被冤枉的。
朱瞻基最后看一眼朱祁鎮,太廢物了。
身為一名從小被譽為好圣孫,從小就參與政斗的存在,朱瞻基很輕松就能分析出天幕說的情況。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朱祁鎮的處事方法有毛病。
還不如趙構呢。
看看人家趙構,殺岳飛都能找到背鍋的。
【宋陽看看時間,發現自己說的有點多了,歉意的對天幕笑笑。
“各位,接下來我們讀幾條彈幕好了。”】
歷朝歷代的人快速集結財富,向天幕發出打賞,以期待自己的問題能被回復。
【“第一條彈幕比較有趣啊,這個朋友問,為什么大隋那么富裕,最后還是滅亡了?”】
隋朝,大業年間。
隋煬帝不滿的看著天幕。
最近他又收到很多,來自各地的起義。
除此之外也就算了,他讓李淵帶著人來請罪,結果對方還起義了。
真是讓人很不爽。
所以,他想知道為什么。
為什么隋朝如此富裕,強大,還會有這么多人造反。
他們不怕死嗎?
還是說野心家太多,就像不來請罪,卻起義的李家一樣。
【宋陽喝口茶,笑著道:“隋朝富裕不富裕我不知道。
我就知道一點,隋朝的史書記錄的耕地是49.40萬傾,約49億畝。
而我國前兩年統計的耕地面積是19億畝多一點。
就這樣說吧,按照史書記載的隋朝巔峰情況,現代工業社會都是拍馬都趕不上的。
然后各位再回想一下我國開國之初,浮夸風盛行的那幾年,直接畝產十萬斤,母豬賽大象。
所以,隋朝滅亡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一點吧。”】
天幕下。
隋朝,大業年。
隋煬帝面色漆黑一片。
“后人廢物,憑什么說我們浮夸。”
“我隋朝的耕地人口,可都是一點一點統計出來的,怎么可能有假。”
“后人不自覺努力,竟然覺得古人在浮夸,真是惡心。”
旁邊的太監聽到這話,雙眼浮動起來,腦海里想起前幾天宇文化及找他聊的那些事。
似乎,也不是不能提前。
【“咳咳,隋朝的事我們就不多說了,畢竟現在有一群人做了一個網廟十哲,其中可是有兆古一帝隋煬帝存在,說太多,容易被舉報,我們還是繼續讀彈幕吧。”
“第二條彈幕也比較有意思,他問的是,朱祁鎮殺的那些反擊戰功臣到底是好是壞。”
宋陽的面容詭異起來。
他想到了最近網絡上盛行的土木堡之變是不是文官集團操控明朝朝堂的陰謀計劃。】
天幕下。
明宣宗朱瞻基緊張的看著天幕。
【糾結一會后,宋陽無奈的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看在用戶打賞的份上,我還是說一下我個人的見解吧。”
“我就說一句話啊,現在網上有人說,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文官集團操控的一次弒殺皇帝的事件。
包括其中戰死的,如內閣閣老,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五十多位當朝大臣,都是算計的一部分。”
“而我想說的是,我從見過如此團結的文臣。
不知各位見過嗎?”】
始皇表示自己驚呆了。
“李斯,你聽到的是五十多位文臣為了文臣集團戰死?”
旁邊的李斯僵硬的點點頭。
“嗯,陛下,您沒聽錯。”
始皇搖頭嘆息道:“李斯,愚民政策果然是不行的,你看看后世的那些人,都蠢成了什么樣。”
李斯默默的點頭。
西漢。
漢武帝看看自己麾下的臣子,忍不住大笑道:“笑死我了,后世的人是傻子嘛,文臣內部不打起來就是好的了,還相互犧牲,真是笑死人了。”
東漢,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看看自己麾下出身世家的文臣官員,集體冒出一個問號。
難道后世的文臣都出自一個家族。
要不然我實在想不到他們相互犧牲的樣子啊。
再說了,還有像汝南袁家和陳郡袁家這種出自一個家族還打的分支家族呢啊。
所以,后世人是瘋了嗎?
竟然認為文官集團是一體的?
唐初,貞觀年。
李世民直接笑噴了。
“后世人也太蠢了吧,竟然認為文官集團是一體的。”
看看他麾下,文官集團內部都打成狗樣了。
北宋。
趙匡胤覺得自己心態又好了,后世人比他的后人還蠢。
南宋。
趙構面容詭異的盯著天幕。
不是,后人都這么沒有智商嗎?
明初。
李善長盯著天幕冷笑:“即使團結到一起,也是被朱家逼的。”
但是他想想自己等人和劉伯溫的關系,再想想南北榜。
李善長只想說一句:“后人太蠢了。”
明宣宗時代。
朱瞻基看完天幕只有兩個感覺。
第一個感覺,朱祁鎮太蠢。
第二個感覺,后人和朱祁鎮一樣蠢。
誰家好皇帝御駕親征還帶著文臣啊。
是有病嗎?
“朱祁鎮這個孩子,要不了。”
朱瞻基搖搖頭,決定把朱祁鎮從皇位繼承人中踢出去。
麾下的文臣們則滿臉問號。
我們會聯合?
相互看看后………
呸,我今天就是出門被車撞死,也不可能和某某某聯手。
歷朝歷代的皇帝,文臣。
幾乎都表明了一個態度。
后人太蠢了,竟然會認為文官集團會聯合。
真是無語。
不過,這樣一看,那個叫朱祁鎮的皇帝,果然是一個廢物。
御駕親征帶一堆文臣,還是頂級的。
這是生怕自己等人出了點意外,然后大明還能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