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吾弟當為堯舜
- 太子朱標:吾弟當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237字
- 2024-08-25 08:05:00
朱棣腳步為之一僵,緩緩回頭。
只見朱元璋此刻已然起身,邁著步子朝自己走來。
身上那件繡著金線的龍袍在接觸到外面陽光之時,熠熠生輝。
而朱元璋的臉卻是沒有如同龍袍一般光亮,而是顯得極為陰沉,頗似一條即將發怒的老龍。
“我問過于敏和丁廷舉了,他們不敢邀功,只說了自己一直在搜集證據,可有了燕王你的密信,才敢真正開口彈劾。”
朱棣沒能想到,自己這么快暴露的原因竟然是于敏、丁廷舉兩人正直清廉,不敢甚至是不屑邀功。
這有明一朝的臣子,果然都很強勢。
好在朱棣也沒有寄希望于二人不把自己說出去。
沒辦法,這件事看到的人不少,丘余,沈青,于敏。丁廷舉。
朱元璋已經走近了朱棣面前,一雙眼睛直直的盯著朱棣,想要從朱棣的眼睛里看出些什么,可他看到的,只有平靜。
“父皇所說的是我如何能夠未卜先知,對吧。”朱棣看著眼前的朱元璋,嘴角咧出笑容。
“嗯。”朱元璋發出沉悶的一聲,示意朱棣繼續開口。
近些日子,朱棣辦事實在太好,且不說這未卜先知的能力,就連昨日那蠟燭復燃的神跡也是讓人琢磨不透。
“兒臣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沒有溝通神靈的能力。”
朱棣自然是知曉朱元璋的意思。
“兒臣只是知曉父皇的心思。”
朱棣眸中帶笑,如同朱元璋看著自己一般看向父皇。
沉默半晌,朱元璋笑了,笑的極為大聲:“哈哈哈哈。”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四兒子,心中的滿意又勝一分,先前,無論朱棣做出怎樣的回答,他都不會滿意。
原因也很簡單。
這種大事,當皇上的都不知道,你一個臣子是如何知曉的?
是您欺君,瞞著皇上偷偷調查?還是說你早已勾結好了大臣?
這話一說出來,本身就是一個死局,懷疑是不需要證據的,可偏偏朱棣找到了唯一的路。
兒子知道父親的心思,臣子知曉君主的念頭。
無懈可擊。
朱元璋笑了好半晌才堪堪停了下來,滿意的看著眼前的朱棣,贊揚道:
“不愧是我的兒子,不愧是最像朕的兒子。”
朱棣這番言辭,著實是打消了自己大半的疑慮,賞賜三司一事雖然說是基于穩定統治出發,可他終究是擔心,一旦朱棣真的封無可封,亦或是有別的心思,自己會如何處理?
“好小子,北平三司有一司是你的了。”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由衷的贊揚道。
“你可得為我,為你大哥看好大明的北大門。”
似乎是不夠放心,朱元璋叮囑了一句:“你還年輕,此次不僅要隨軍征討蒙古,還要掌管一地事務,有時候要多學習。”
朱元璋這話說的很明了,卻又有兩層意思,若是別的藩王在這可能就只會聽成是父親叮囑兒子。
可朱棣不同,朱棣看過電視劇,知曉明朝有位皇帝喜歡讓大臣們揣摩圣意,所以下意識的揣摩起另一層意思。
本王不是明朝的萬歷,本王是受了二十年新式教育,是長在紅旗下的青年,是子任先生思想的踐行者。
是風里來雨里去,早八晚十,外省民間闖出來的鐵骨頭,硬漢子!
父皇讀過的史書啊,本王都讀了,父皇沒讀過《明史》本王也讀了!
當下,朱棣心里這般想著,早已知曉朱元璋的另一層意思——你太嫩了,很多事還不夠格。
朱棣看著眼前眉飛色舞的父皇,尋思半天,終究是決定給父皇一個小小的震撼。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朱棣帶著一抹詭異的笑容開口道。
“第一,郭桓不過一小小侍郎,誰給他的勇氣敢貪污咱大明一年的歲入?”
“第二,我大明朝肅貪力度之大,空前絕后,他又是哪里來的自信,不會被父皇的檢校們察覺?”
“第三,兒臣通讀二十一史,得出結論......”
“不管是看什么貪污案,會發現一般都是人越少越安全,分錢也多,郭桓一個戶部侍郎,為什么還要跟禮部、刑部、兵部、工部、吏部的人一起合作,莫非是他覺得貪的太多?家里吃不完?”
“第四,為何......郭桓勾結的布政使、按察使偏偏是北平的人?”
隨著朱棣這幾句話說完,乾清宮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
朱元璋目光冰冷,看著眼前的朱棣,仿佛是第一次認識一般,又好似無比熟悉,和自己如出一轍。
朱棣其實也只是猜測,但看到朱元璋這般反應,立刻明白了過來,猜對了。
天衣無縫的計劃,可惜遇到了朱棣這個穿越者。
“以前野史真沒白看,朱元璋殺胡惟庸的真實源動力就是想要廢除丞相,加強中央集權。”
“而郭桓案明明疑點重重,卻又如此順利,就是他想借機將地主豪強勢力全都牽連進去,來一次清洗,果真是套路多......”
朱棣心里喃喃道,可越想下去就越是頭皮發麻,甚至有幾刻后悔將這些話說了出來。
這赤裸裸的報復......威脅,是因為朕說他太嫩了么?不服輸的性子,果然最像朕。
“你很像朕,骨子里像。”沉默半晌,朱元璋終是開口嘆息道。
看著眼前的朱棣,朱元璋有幾次都想將計劃全班拖出,可動了動嗓子,喉結滾動,終究是沒能開口。
朱棣見朱元璋不愿繼續開口,心中也是了然于心,自然是知曉這些事情自己最好是不要知曉,不要參與,當即躬身一禮,恭敬開口道:
“父皇,兒臣家里還燉了湯,我怕燒干了,就先回去看看。”
說完這話,朱棣心里也是一陣后悔,這理由太爛了,前世遇到想抽身的情況說習慣了,怎么也給帶到大明朝來了。
眼前的朱元璋嘴角抽了抽,然雖覺得朱棣這番說辭過于扯淡,但知曉這是朱棣給自己臺階下,終究是擺了擺手道:
“嗯,回去吧。”
朱棣保持手部禮儀,緩緩后退,直至走出乾清宮才回過身子,長舒一口氣,而后大步流星的離開。
內衫早已被汗水沁透。
乾清宮內,朱元璋望著朱棣遠去的背影,嘆了口氣,隨后緩步走至桌前,端起茶杯就這么喝了起來,
一陣腳步聲傳來:“父皇。”
朱元璋不用回頭就知曉來者是誰,只是拿起紫砂茶壺倒了一杯茶,緩緩開口:
“來了那便坐下。”
身后,朱標整理了下衣衫,恭敬坐立。
“聽到了?”
“聽到了。”
朱元璋笑了笑,看著朱標開口道:
“你覺得你這個四弟怎么樣?可堪重任?”
朱標沉默少許,一雙眼睛對上朱元璋的眼眸,鄭重開口:
“吾弟當為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