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辱使命
- 太子朱標:吾弟當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129字
- 2024-08-15 08:45:00
春宵坊外坐落于外城的一條主干道上,人流量極大,平日里也是車馬喧囂。
若是以高空視角望去,則會驚奇的發現這座勾欄坐落的位置正對著皇宮。
此刻的春宵坊早已沒有了平日里的熱鬧氣氛。
兵馬司的大批人馬云集,將這座新興的勾欄圍得水泄不通。
坊內人心惶惶,坊外,無數人駐足,遠遠眺望。
“賣油茶咯,上好的油茶。”
老翁燒著爐子里的油茶不停吆喝著。
“這春宵坊的好日子怕是到頭了。”
一名馬夫坐在茶攤前端起一碗油茶一飲而盡,似是覺得不夠痛快,他再度拍下一個銅錢,對著老翁喊道:“店家,再來上一碗。”
另一名漢子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珠:“我看吶,這事情沒那么簡單,你也不想想,這春宵坊這么大一段時間都不垮臺,那說明背后必定有幾位大人吶。”
“說不準現在是有個大人進去了,這些軍爺給他看門呢。”
“也是,不過那勾欄里的小娘子真當是水靈,昨兒個有個姑娘開窗透氣,我湊巧看見了,要我娶上這么一位小娘子養在家里,讓我少活十年我也愿意啊。”馬夫回憶著,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一抹淫笑。
那名看上去是力工的漢子滿不在意的呵了一聲:
“得了吧,還少活十年,就那價格,你一輩子也賺不到。”
身旁幾名飲茶的車夫,攤販都湊了過來,就連一向愛講閑話的老翁也偏過頭來。
“你快講啊,什么叫我這輩子都買不起?”馬夫拍了拍力工身前的桌子,憤憤道。
周邊幾人也是同樣對著力工怒目而視,無他,都是底層勞動人民,力工剛才這句話無疑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雖然他們也清楚,真要自己賺錢去勾欄贖身是不可能的,但是這話從你嘴里說出來就不對了。
現實過得不如意也就罷了,怎么,意淫你都不讓我意淫?
想也不行,想也有罪?這是大明!
眼下,幾人無疑是把力工當做了出氣筒,若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些馬夫可能真的會把他揍一頓。
畢竟都在一個馬行工作,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再說了,到處跑馬,不怕這漢子滿城找人報復。
那力工也是站起身,身材比馬夫還要高出半個頭,肌肉虬結,虎背蜂腰。
“那春宵坊的小娘子只賣藝不賣身,說是這樣說的,但幾位好漢也都知道,說和做是兩回事。”
幾名馬夫見力工身材如此魁梧,囂張的氣焰也是衰減了幾分,不再咄咄逼人。
見此,力工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你們都在馬行的東家手里做事,自然也知道,東家嘴上許諾的報酬,實際上你們拿不了多少吧。”
馬夫們被戳中痛點,冷哼一聲,剛才被壓下去的不滿之情再度爬上心頭:“啰里吧嗦半天,講正事。”
眼見幾人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力工繼續道:
“那春宵坊里的姑娘其實是被明碼標價了初夜的,一百兩銀子就行,若是頭牌,價格可能會更高。”
他掃了一眼幾人,皆是麻衣粗布:“你們誰能拿得出一百兩銀子?”
話音落下,幾人皆是面色一變。
大明一戶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至少需要二十兩白銀才能保持溫飽。
一家人光是食米,保持一年不挨餓的話也需要十幾兩。
可人是不能光吃飯的!
要吃鹽!
不吃鹽,人是沒有力氣的。
這也是自古以來,朝代大多選擇鹽鐵官營的原因。
大明律法載有明文,私自販鹽者,杖一百,徒三年。
這還是極為保守的情況下,二十兩。
幾名馬夫咽了口唾沫,不敢去想那些敢花一百兩睡一夜的達官貴人的日常生活。
他們捫心自問,做不到。他們一年所賺錢糧也不過十余兩。
那力工喝下一口茶,繼續道:
“我聽說啊,這些失了身子的女人,都會被活活打死!”
“真的?”幾名馬夫面露狐疑。
“真的!這春宵坊就是為了不砸了自己的招牌,為了讓達官貴人們玩得盡興!”
“那天我還聽到慘叫了,估計人已經是沒了。”
馬夫氣急,猛的一拍桌子,怒道:“他媽的,這些人真是該死,利用人家姑娘賺錢了還活活把人打死。”
“還不止如此呢,我聽說呀,那些姑娘是被賣進來的。”力工繼續往火里添了一把柴。
“你從哪兒聽到的?”
“這你別管,你聽我說就是了。”
“你說。”
“這些個姑娘啊,她們都不是咱應天人,她們家里啊,土地都被當地豪強給霸占了,人都活不下去了,賣兒賣女。”力工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
“有的是被賣來的,有的是被拐來的,這春宵坊就這么逼良為娼!還隨意打殺姑娘,簡直是眼里沒有大明律法!”
幾名馬夫喘著粗氣,就連茶攤的老翁也坐不住了,吹胡子瞪眼道:
“他們這不僅是藐視我大明律法,還是對皇上不敬!”
“你們想想,為什么這春宵坊里的姑娘大多都貌美如花?”力工猛的一拍桌子:
“很顯然是從一大批人里挑的好看的送過來,那些長得不好看的,若是命好,被送去別人家里做了小妾也就罷了,命要是不好的,指不定在哪被人刮碎了吃了。”
幾名馬夫先是后背發涼,隨后個個都是一腔怒火。
“他媽的,老子雖然不敢去報官,但是老子把消息傳遍應天還是做得到的!”
“對,老子受不了了!”
他們好色,但是他們也是底層人!大明開國前,故元手底下他們也活了幾十年,底層對于底層的同情瞬間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怒火。
力工喝完了碗中最后一口茶,拿起遮蔭的草帽,對著幾人一個抱拳:“幾名好漢,咱得去上工了,不能同幾名好漢一同了。”
這話夸贊說的平常,可若是有心人在這里就能聽出,這明顯的是一句捧殺,將幾人往高位上捧,既然夸下海口那就得去踐行。
......
坊內,朱棣靜坐在房間內的椅子上閉目養神,任由琴聲在耳邊輕撫。
房門被推開,緩緩睜開眼睛。
一名虎背蜂腰的漢子緩步進入,腰間還戴著一塊令牌,上面寫著三個大字“儀鸞司”。
看著來者,朱棣輕輕點頭,看向窗外,心里琢磨著消息應該是傳了出去。
“儀鸞司魯勝,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