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史(下)
- (明)馮夢龍編著 欒保群校注
- 519字
- 2024-08-07 11:31:40
潘夫人
吳主潘夫人①,父坐法,夫人輸入織室。容態少儔,為江東絕色。同幽者百馀人,謂夫人為神女,敬而遠之。有聞于吳主,使圖其容貌。夫人憂戚不食,減瘦改形,工人寫其真狀以進。吳主見而喜,曰:“此女神也!愁貌尚能惑人,況在歡樂!”乃命雕輪就織室,納于后宮,果以姿色見寵。
每以夫人游昭宣之臺,志意幸愜。既盡酣醉,唾于玉壺中,使侍婢瀉于臺下,得火齊指環,即掛石榴枝上。因其處起臺,名曰“環榴臺”。時有諫者云:“今吳、蜀爭雄,‘還劉’之名,將為妖矣。”權乃翻其名曰“榴環臺”。又與夫人游釣臺,得大魚,主大喜。夫人曰:“昔聞泣魚②,今乃為喜。有喜必憂,以為深戒。”至于末年,漸相譖毀,果見離退③。時人謂夫人知幾其神。
【注釋】①吳主,三國時吳國孫權。 ②泣魚,《戰國策·魏四》:魏王與寵臣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何為涕出,乃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輒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臣之得幸于王也,如臣之前所得魚也,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必群趨而來,則臣將為棄魚矣。”詳見本書卷二十二“龍陽君”條。 ③此條采自晉王嘉《拾遺記》卷八。據《三國志·吳書·妃嬪傳》,言潘夫人“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譖害袁夫人等甚眾”,諸宮人伺其昏臥,共縊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