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岳飛故居指示牌

岳飛故鄉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今貌

2013年1月2日拍攝的河南省安陽市天寧寺塔。現稱文峰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廣順二年(952),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樓閣式磚塔,可登高俯瞰安陽全城

2013年1月2日拍攝的殷墟遺址旁的安陽河,即古之洹河、洹水

2018年4月拍攝的河南省洛陽市關林(關羽墓)。不知岳飛隨閭勍駐守西京時,是否曾來此瞻仰祭奠自己少年時景仰憧憬的漢末英豪

宋代河北西路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縣)今貌。攝于2013年11月。圖中三塔從左至右分別是:始建于唐貞觀十年(636)的開元寺塔;始建于遼金時期的廣惠寺華塔;始建于唐代宗在位時期至宋慶歷五年(1045)大修,到金皇統五年(1145)又重修的天寧寺凌霄塔。真定府在唐宋時期是控扼井陘與滹沱河的軍事重鎮,但自安史之亂后的唐中期始,因數任軍政長官都重視民生,所以受兵火襲擾較少,人口繁盛、經濟發達,同時也是北方佛教傳播中心之一,到北宋末年呂頤浩筆下,是一派“居民繁庶,佛宮禪剎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間”的“塞北江南”與禪林佛國風光。流風遺韻,到今日仍依稀可見

2012年12月31日拍攝的安陽韓琦祠晝錦堂遺址。晝錦堂為北宋名臣韓琦在家鄉相州任職期間所建,后來其孫韓治、曾孫韓肖胄又分別建榮歸堂、榮事堂,使韓府成為相州城中占地極廣的建筑。不過岳飛射殺土匪的韓氏家族莊園應在安陽城外的鄉下,不在此地

2019年10月26日在平定縣冠山俯瞰平定縣城。平定軍在北宋時期分為上下兩城,上城依冠山而建,為官衙、倉庫、監獄和文廟、書院所在;下城為居民區。照片中山下及遠處建筑所在地即為宋代平定軍下城的位置

今平定縣天寧寺雙塔中的東塔,現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雙塔及天寧寺為北宋前期所建,據方志載有蔡京親書匾額。可惜寺廟與大部分文物今已不存

2014年12月自平定縣經京昆高速山西段到太原途中所見。京昆高速山西段與平定縣至太原府古道重合,途中所見自然地理環境應與岳飛“榆次覘虜”時無大不同

現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源寺正門對面的唐憫忠寺故址標志。現北京法源寺前身即始建于唐太宗年間的憫忠寺。宋宣和四年(1122)十月宋軍奇襲燕京,指揮中心就設在位于遼燕京皇宮之東、緊鄰城東南門迎春門的憫忠寺內。后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俘北上途中路過燕京,也曾在此暫歇數日

大名縣《五禮記碑》。此碑為宋徽宗親書,只可惜碑文漫漶嚴重,幾不可辨識。不知靖康二年(1127)趙不尤和岳飛駐軍大名府期間,是否曾結伴來觀瞻過。如果來過,在東京之圍遲遲難解、國運未卜之際看到宋徽宗的瘦金體手書,兩人一定是百感交集

現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右安門的遼金城垣博物館。遼統治燕京時期,這里是遼南京城墻南垣水關所在地,遺址于1990年發掘出后,建立此館以展示和保護

2013年7月在濟州塔上拍攝的巨野縣縣城。梁山濼消失后的古濟州風貌已與千年前相去甚遠,只有城內水系能讓人多少想起當年的水鄉澤國

河南省洛陽市定鼎門遺址。岳飛建炎二年(1127)正月離開洛陽后再未踏足此地,十二年后岳家軍第四次北伐一度收復西京,是由其部將率岳家軍三路大軍中的西路部隊完成的,岳飛本人則身在中路前線,并未親身到此。而配合岳家軍收復洛陽、后又在岳家軍主力繼續北上后留守洛陽的義軍將領李興,稍前獨自抵抗毀約南侵的金軍時,正是在定鼎門附近血戰,幾死而復蘇才得脫身出城、繼續組織抵抗力量的

2013年元旦在河北磁縣所見的崔府君廟。靖康元年(1126),當時擔任磁州知州的宗澤,即是在此地借請神示兆為名,攔下了原本要從磁州繼續北上斡離不軍前的趙構。趙構因親信王云在此事中的意外之死,以及其他一些更為隱晦的緣由,對宗澤此舉并不感恩反而深為懷恨。但南渡之后,趙構還是在行在臨安大修崔府君廟,以彰顯自己登基乃是天意神助

2014年12月拍攝的河南省開封市開封府故址。現代開封市仍基本維持著宋代開封城的布局,開封府故址同時也是南宋初年宗澤坐鎮的東京留守司辦公地

2014年12月拍攝的開封市古吹臺故址。吹臺相傳為春秋時著名音樂家師曠奏樂之臺,后又成為西漢景帝胞弟梁孝王所建之著名園林“梁園”的中心。唐天寶三年(744),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曾聯袂來此游賞,各留詩作歌詠發生在此地的信陵君救趙故事,為漢唐宋時期以舟車繁忙、富貴風流為標志的這座城市,留下了城市人文精神中慷慨豪俠一面的精彩寫照

2018年3月拍攝的鎮江京峴山宗澤墓。牌坊后的臺階盡頭即為宗澤墓葬

開封城內的繁塔。此塔為宋代遺跡,不過現存建筑高度僅是宋時的一半不到。其毗鄰宋代東京城南城門南薰門和太學,見證了北宋末南宋初發生在此地附近的諸多歷史風云

2020年1月拍攝的馬家渡故址今貌

2015年4月拍攝的宜興市至張渚鎮途中景色。能看出四周多山

宜興市周王廟今貌。宋代宜興周王祠故址所在,廟內有一處建筑相傳為當年岳飛畫像供奉處

宜興市岳堤大橋。宜興以岳家軍曾經留駐為榮,市區及張渚鎮當地有多處岳家軍相關遺跡或紀念建筑,岳堤大橋為其中之一

鎮江北固山上所望見的焦山(圖中有寶塔的小山)。韓世忠部在黃天蕩之戰第一階段即駐軍于焦山

2018年3月拍攝的鎮江市北固山上復建的北固樓

2018年3月拍攝的鎮江市北固樓上所見之“天下第一江山”。宋代長江鎮江段的江道較現在更偏南,北固樓下即是長江,水勢應比如今所見更浩大

2013年4月傍晚拍攝的南京市玄武湖畔看到的鐘山

2013年4月拍攝的南京市江寧區牛首山東峰。牛首山古代因東、西雙峰對峙而有“雙闕山”之名。現今西峰因鐵礦開采而遭到損毀,因此形態較古代有所差別

2021年5月拍攝的牛首山上俯瞰南京城所在方位

2013年4月拍攝的自雨花臺佛光閣上遠眺牛首山

2013年4月拍攝的自雨花臺雨花閣上北瞰宋代南京城城區(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到新街口一帶的主城區)

2021年5月拍攝的南京南城墻上遙望雨花臺。照片中天際線處紀念碑和建筑所在地即雨花臺。現南京城墻方位規模與宋代建康府基本一致,所以照片中南京南城墻和雨花臺的相互間方位與視野情況,與建炎四年(1130)六月收復建康之役中宋軍、金軍所見相去不遠

2021年5月在輪渡上拍攝到的南京市下關渡口,也即靜安鎮長江渡口舊址

2021年5月傍晚,在昔日的靜安鎮渡口故址望向江北

上方左圖為今開封市內的宋代建筑遺存“鐵塔”,也即北宋時期開封城內的多寶寺塔。此塔為樓閣式建筑,可登覽開封全城景色。上方右圖為鐵塔上俯瞰開封龍亭公園,也就是北宋時期皇宮所在地。下圖為金明池所在地,是北宋時期朝廷演習水軍和東京居民賞春游覽、觀看典禮之地。趙不尤少年時期作為不具備恩蔭資格的“疏屬”,未必進過皇宮,即便進過次數也不會太多;但作為知兵好武的“運動達人”,一定沒少去過多寶寺塔和金明池

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的黃河故道。曲周縣一度是黃河沿岸州縣,黃河改道后距離黃河新航道和水路交通樞紐大名府仍不遠,本地河流也較多,是一派水鄉風光

2013年7月拍攝的河南省商丘市歸德古城南城門。現歸德古城是明弘治年間原歸德府遭黃河洪水淹沒后北遷復建的,而北宋時期的南京歸德府故址,已經掩埋在其南郊的黃土之下

商丘古城外八關齋內收藏的顏真卿手書《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碑

浯溪碑林風景名勝區內,李若虛浯溪題詩所在的石壁和浯溪水構成了一處清峻明秀的風景

浯溪碑林顏真卿《大唐中興頌》、黃庭堅書《浯溪崖題壁記》及李若虛題詩所在的崖壁碑刻區外觀

崖壁上刻“浯溪”二字

題寫鐫刻在顏真卿書《大唐中興頌》上方的李若虛題詩

李若虛浯溪題詩遺跡近景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州市橫縣博物館內展出的當地出土宋代瓷器。可以看出器型工藝都較為粗糙,說明當地經濟很不發達,即使是相對富裕的人家生活條件也較為艱苦

2019年8月拍攝的橫縣郁江。趙不尤生命中最后一段時光,便是日日與這條蜿蜒于嶺南重山與云霧之中的江流相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澜沧| 博白县| 繁昌县| 松潘县| 忻州市| 义马市| 诸暨市| 正宁县| 江源县| 光山县| 曲阳县| 丰宁| 霸州市| 桐城市| 江口县| 万荣县| 奉化市| 崇义县| 若尔盖县| 安岳县| 建湖县| 雷山县| 崇仁县| 芷江| 兴国县| 丽水市| 佛冈县| 东城区| 平舆县| 怀化市| 安化县| 临武县| 郧西县| 来宾市| 伊宁县| 绥阳县| 田林县| 卢氏县| 拜城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