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讓你少走彎路的60個智慧錦囊作者名: 洞見君本章字數: 1053字更新時間: 2024-08-06 10:48:08
前言
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之時,兩位同城的企業家來辦公室拜訪我。她們說很喜歡洞見公眾號的文章,每天都閱讀文章或聽相應音頻,很想知道寫出如此動人的文章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借著這個話題,我們聊起了閱讀的觀點。我說,讀自媒體的文章,即使是優質的自媒體的文章,雖然也頗有信息含量和思想營養,但是永遠不能代替讀書。
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那種儀式感、那些你產生的專注而系統的記憶與思考,是你用碎片時間閱讀一兩篇自媒體文章所不能相比的。
而這,也是我決意將洞見這幾年來的文章梳理分類、結集出版的原因。
我在2014年10月創辦了洞見公眾號,至今已產出1700多篇原創文章,約三四百萬字。持續的內容輸出吸引了幾千萬讀者朋友的關注,每天都有數百萬人讀洞見的文章。
這使我戰戰兢兢,不敢忘了寫作的初心。即使現在我們有了不小的內容團隊,我仍然本著極致匠心,與團隊討論和確定每一個選題、審核及修改每一篇文章。
我在20多歲時進入傳統媒體,到今天仍然在自媒體上寫文章,時間過去20年了。很多人不理解我當下的工作狀態。他們覺得,我作為一個頭部自媒體公司的創始人,還有必要在一線看著一字一句嗎?
非常有必要啊。我從來沒有把做內容當成做一個普通的生意。做普通生意的,目標可能是賺錢;我們做內容的、寫文章的,目標則是用自己的文字對人們產生有益的影響。人們因為喜歡而閱讀文章,因為價值而關注我們。
你會發現,洞見這個平臺有確定的價值觀,有清晰的內容方向。我們永遠不會為博打開率做“標題黨”,不會為了流量輕率地消費社會熱點。所有內容,必須符合價值輸出的原則。
基于這個原則,我們在設計本書的框架時,將內容分為認知、自律、修養、人際、情緒五個部分。這個框架代表了洞見的主要內容方向,即致力于個人思想行為提升、內心的強大和改善。
當然,洞見公眾號還有其他板塊的內容,比如家庭親子教育、文化讀書等,這些以后再為大家集結呈現。
沃淪·巴菲特的最佳搭檔查理·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一個都沒有。”
是的,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載你去;現實中無法經歷的人生,在書里能夠體會到。
我相信,這本書不但可以帶給你閱讀的充實和快樂,還能讓你在其中找到一點提升自我的方法,使你變得更廣闊、更深刻。如果你常常受困于對生活的情緒并且感到迷茫,它也能給你啟發與療愈。
最后,我想感謝當年力勸我創辦洞見的朋友——吉林大學的清風老師。
感謝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編輯為洞見公眾號的第一本書起了“洞見不一樣的自己”這樣一個好書名,愿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洞見不一樣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