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

第1章
情緒理論

在我看來,情緒是人類體驗的基礎。然而,理解情緒離不開認知的參與,將源自情緒的行動傾向轉化為決定、行動和意義則更離不開認知。情緒并非一種單一的現象,而應該被看作人類復雜的經驗領域。在這一章中我們會關注情緒的本質和功能,也會描述情緒模式(emotion scheme)和需求在治療性改變中所起的作用。

要定義“情緒”——以及其他用來描述情緒的詞——會引起一些爭議,因為有許多不同的觀點(Barrett,2017;Panksepp,1998;Panksepp & Biven,2012;Russell,2003)。學者們總體上同意情緒是一種包含生理、體驗和行為元素的復雜反應模式(Ekman & Davidson,1994),且能夠幫助人們評估各種情境對自己福祉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本書中,為了討論心理治療中的情緒過程,我使用了“情感”“感受”(根據上下文可能會被譯為感覺——譯者注)和“情緒”這三個術語。正如達馬西奧(Damasio,1999)建議的,理解這些術語比較有用的方法是想象一棵樹,有樹干、樹根、主枝和長著許多樹葉的小細枝。

情感可以被看作樹根和樹干,是生理性的基礎,如興奮或平靜;情緒則是那些主枝,如被歸類為憤怒、悲傷和恐懼的情緒;而感受就是那些長著樹葉的小細枝,更容易隨著社交環境和認知而變化,如煩躁、失望或疑心。在本書中我有時會混用這三個術語,但是依具體情況我也會替換最符合上下文的術語。混用的同時,我通常仍會強調“情感”主要關于更隱性的軀體層面體驗,“情緒”是分類的基本標簽;而“感受”是區分更細微的社會、認知層面的情緒性感受。此外,為了與來訪者的情緒開展治療性工作,區分情緒的不同類型、先后次序、層次、是否具有適應性及其適應程度在臨床上都相當重要。

從進化角度講,情緒具有許多重要的衍生功能,從而幫助人類生存。第一,為幫助人類生存,情緒能夠促使人們迅速產生行動傾向。第二,情緒還為我們提供一些重要信息,讓我們了解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和我們的需求之間的關系,然后將我們的意圖傳達出去(Greenberg,2015)。第三,情緒是我們基本的內部信號系統。它是具身的,也就是說,通過身體層面的情緒表達,我們以非言語的方式將自己的狀態向外傳達,與他人溝通。例如,當恐懼被激活時,它會觸發的一種行動傾向是逃離。我們感知到的恐懼是在告訴我們正處于危險之中,我們的表情或肢體動作將此時的狀態傳達給他人。一個人對危險的評估和感受到的恐懼不是通過言語表達出來的,而是先于言語符號出現。它是一種基本意義,是基于我們對與自身福祉有關的意義性經驗的理解。這種恐懼不是由言語中的思想產生的,而是一種感覺、一種定位和一種傾向,需要經過我們進一步的加工才能被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温泉县| 邵阳县| 合江县| 穆棱市| 攀枝花市| 保定市| 浦东新区| 揭西县| 清涧县| 泽州县| 连城县| 华亭县| 莎车县| 华池县| 石柱| 温州市| 桓台县| 南通市| 山阴县| 鸡泽县| 香港 | 浪卡子县| 兰坪| 成武县| 诸暨市| 乌什县| 筠连县| 平舆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七台河市| 泸水县| 海口市| 林甸县| 澄江县| 额尔古纳市| 雅安市| 通化县| 油尖旺区| 洞头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