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重迭代:后消費時代的商業模式
- 劉戈
- 959字
- 2024-08-01 19:19:49
第五節 快餐不是窮人專供
疫情暴發初期,麥當勞高層和其他快餐業老板與時任總統特朗普通了電話,希望在疫情封鎖期間,政府允許快餐店繼續營業。作為漢堡包和薯條愛好者的特朗普,欣然同意了老板們的請求。一位急診醫生說,這段時間醫護人員基本依賴快餐店來維持生活。
快餐已經成為美國人民的國民廚房,在任何一天,美國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靠吃快餐過日子。疫情導致了經濟蕭條,許多人減少了高檔餐飲消費,快餐消費反而增加了。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簡直就是麥當勞的免費代言人。在白宮、空軍一號和其他各種場合,特朗普的旁邊總能看到漢堡包紙盒,他甚至用壘得像小山一樣的漢堡包和薯條在白宮舉辦招待宴會。他對漢堡包的評價是:偉大的美國食品。
特朗普最喜歡的四個品牌依次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和可口可樂。在將近80年的人生歲月中,吃掉無數個麥香魚、巨無霸的特朗普,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世界,有關美式快餐是垃圾食品的說法,是個不折不扣的“假新聞”(fake news)。
實際上,最近幾任美國總統包括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都是麥當勞愛好者。奧巴馬甚至把去麥當勞作為政治秀的一部分,除了自己排隊買漢堡,還把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杰夫請到路邊的麥當勞餐廳就餐。
他們差不多生長在同樣的年代,特朗普1946年出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嬰兒潮”時代,碰巧那也是一個快餐業迅速崛起的年代,同時也是美國經濟發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的時代。作為從豐裕社會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特朗普的愛好也是一代人的共同愛好。對特朗普那一代人來說,從家長那里要幾毛錢去麥當勞撮一頓,是美好的童年記憶。
這種從童年帶來的飲食習慣會保持一生。快餐雖然廉價,但并非只是低收入者的標配,而是全社會的共同需求。20世紀50年代,連鎖快餐業席卷美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外邊而不是家里解決一日三餐,大量的美國家庭除了周末,平日很少再開火做飯。電影、電視、體育比賽、文藝演出……更加豐富的生活方式和更快的工作節奏,讓在家做飯變得十分奢侈,連鎖快餐在這種背景下迅速發展壯大。快餐雖然價格低廉,但并不是窮人專屬,而是整個社會快節奏運轉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對于政客來說,吃麥當勞的象征意義十分明顯,就是自己和老百姓吃同樣檔次的食品,這種心理暗示有利于選情;同時領導人的帶頭作用也相當于為快餐業做了免費的廣告,讓快餐業的地位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