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定遠侯
- 重生后我名動京城
- 江南隨安
- 2401字
- 2024-10-06 17:00:00
田媽媽問彩云:“彩云,虛報同罪,你敢保證說的都是實話嗎?”
“彩云發誓所言句句屬實,除了大小姐,她們甚至還想謀害老夫人?!?
彩云對著田媽媽發誓,如有半句虛言,天打雷劈,以死謝罪。
此話一出,當場揭露衛氏母女倆的所作所為。
“好??!衛子慎你竟敢如此明目張膽!”祖母也不是不懂后院的彎彎繞繞,“還敢教唆帶壞意兒,身為人母卻無半點容忍之心,身為兒媳卻以下犯上,生出如此惡毒的心思?!?
余凝上前一步,將手中的帕子展開,一支沾有泥點的梨花金釵。
“娘,這支釵子不是我的。”余意伸長脖子去看。
釵子確實不是她的。
方才余凝去蓮池不過是隨意走走,其實并沒有找到什么東西。
那支釵子是多年前祖母贈予她倆一人一支,不過余意那支當場不小心摔斷了其中一根故意掰彎的金絲。
從地上拿起來的時候余凝發現了和手里的有變化,但是衛姨娘不知道,以為那就是原本的模樣。
“如果你們真的什么都沒做,又心虛什么?為何承認池塘確有此釵,還把彩云推了出來?”
下一秒手中金釵讓衛姨娘打掉在地上。
“姨娘這又是做甚?”
衛姨娘惱羞成怒,牙都要咬碎了,氣得齜牙:“你詐我?”
“是你們做賊心虛?!?
祖母一個眼神田媽媽便能心領神會。
“來人吶,將姨娘關入柴房。”
衛姨娘瞬間沒了支撐,兩腿發軟讓人拖著出去。
一邊喊著冤枉,見無效便開始對余凝破口大罵。
圍在正堂門口看熱鬧的下人見狀都假裝散開。
“將二小姐扶回房間禁足,面壁思過?!?
深夜,正是月黑風高。衛氏手腳捆著胳膊粗的麻繩癱坐在地上,在柴房嗷叫了一天,也該累得口干舌燥了。
聽見開門聲,她本是一臉欣喜,以為是相爺回來救她,不曾想臉色一變,來的竟是余凝。
余凝很安靜,周圍一切安靜得可怕,她身后站著兩個壯漢,將月光隔絕在身后。
陰影籠罩著衛姨娘,她看著余凝一臉平靜,自顧自笑了起來。
發絲凌亂,已不見昔日那般精致,但還是撐起身子坐直。
她神情輕蔑:“你來做什么?”
余凝面若凝霜,稍稍抬手,身后那個大漢便上前壓住衛姨娘的胳膊。
“余凝!你在做什么!你爹還沒回來,你想干嘛!”
“自是送您到莊子靜養。”
“你瘋了嗎!老夫人都還沒發話你算什么東西!”衛姨娘拼命掙扎,可都無濟于事。
她開始害怕地看向余凝,像是看到什么違背自己認知的事。
“祖母那我已經說過了。白天你犯下此等丑事,府里大家看得一清二楚,姨娘向來溫柔賢淑,想必是得了失心瘋才如此。”
“你才瘋了!我當初怎么就沒繼續毒死你?”
她五官扭曲,語氣愈發狠毒:“還有那老婆子!我就應該早點了解了她,何必留著她到今日!老不死的,有她在一日,我何時才能當上府里真正的女主人!”
“??!”
還沒等她說完,余凝狠狠抽了她一巴掌。
“你居然敢打我?”
余凝越聽越氣,就是她!祖母就是她害的。
“余凝,姨娘知道錯了,我只是一時鬼迷心竅,你就饒了姨娘這一次,今后我再也不敢了?!?
她撿起一塊布,胡亂塞到她嘴里堵住她的嘴,示意兩個壯漢將她帶走。
“唔……余凝……我不會放過你的!”
余凝望向門外,月光之下,眼里晶瑩地閃著淚光,直到衛姨娘從視線消失。
那一刻,淚水終于滑落臉頰,刺在心中的其中一把刀終于拔了出來。
翌日,余凝正漫步在長廊,在一處十字路口停了下來。
余凝記得,上一世她爹恰好元宵這天回來。
相府的建筑設計別出心裁,余凝所到之處的長廊兩側是塊空地,中間放有瓷缸,專用養魚觀景。
她步調不快,站在魚缸前,來了興致往缸里撒了把魚食。
瞧見魚兒爭食,不由想到連夜送走衛姨娘,真是解決今后一大麻煩。今夜……是不是只要她不赴約,就能避免上一世的恩恩怨怨?
一大早,相府門口停了一輛馬車,從上面下來一個身著深色華服的中年男人。
回來的路上就聽家丁來報,相府衛姨娘攜二小姐欲害嫡女不成。
他步伐沉穩,不緊不慢去往老太太處聽個來龍去脈,就像后院的事不值得他掛心。
恰恰就是他對后院的事不作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上一世余意才被嬌慣得連她的東西都敢搶。
“把凝兒叫來?!彼f道。
“是?!?
下人來在庭院找到余凝,余凝接過翠柳手里的暖爐,垂下眼,終于等到了。
余凝到時很是規矩地向祖母和余相請安,余相沒有抬頭,撥開茶沫把杯子放下。
“爹呢,回來的路上替你尋得一門婚事?!?
“什么???”第一個吃驚的是祖母,消息來得毫無征兆,出差一趟,回來便把婚事定了,女兒家的人生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余凝倒是淡定,上一世她對這門婚事視若無睹,對方是誰也不曾過問,只知余意聽到是她不要的,差點把拜帖撕了,想必對方身份低微,官職不大。
余凝心想大不了永遠不嫁,可這世道容不得女子的想法,若是能嫁的一良人,即便粗茶淡飯,也堪比錦衣玉食。
在或者……半路逃婚。
該想法一出,余凝瞬間打定主意,拼上一把。
“你難道沒有什么想問的嗎?”余相問。
“女兒愿意?!?
話說出口,本以為余凝會開口拒絕的余相出乎意料,畢竟對她和襄王之間的事情也不是全然不知。
今日歸來途中,半路便遇到煜王的人。
那人身著玄赤色騎服凌駕于馬背之上,神態剛毅自然,意氣風發,英姿颯爽,借著軍功,年紀輕輕就名揚朝政,在軍隊頗有威望。
“別來無恙啊余大人。”
聲調高且響亮。
余相撥開帷幕:“別來無恙,小侯爺?!?
劍眉之下卻長著一雙桃花眼,宛若深情的陷阱,清澈又讓人捉摸不透,頭發用銀色發冠高高豎起,任馬尾隨風而起。
要說班師回朝的隊伍里誰最傲氣,那就數城北定遠侯家的小侯爺納蘭軒了。
納蘭軒躍上馬車,四周都是他的人,戒備森嚴。
不知和余相談了什么,哄得余相呵呵笑,自己翻身上馬,躊躇滿志地離開。
看余凝答應得爽快,他又鄭重地重復了一遍:“凝兒,你當真沒意見?我可還沒說誰家兒郎。”
余凝怕余相起疑,改口問道:“那敢問父親對方是哪家的公子?”
“城北定遠侯之子,納蘭軒?!?
納蘭軒!
定遠侯!
余凝心跳漏了一拍,整顆心像綁了一顆石頭,突然沉入大海。
她藏起差點大驚失色的自己,強裝鎮定,因為她有太多的想問的,卻不知從何說起。
確實,現在的局勢,煜王的優勢遠遠超過剛從封地回來的襄王,無論是出身還是權勢,更何況身邊有一良將,未來遲早手握兵權。
余相是個明白人,更何況納蘭軒開出的條件實在誘人,自然偏心煜王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