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太平天國
公元1855年,鯤鵬子加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麾下。
離開武當山的主要理由是,鯤鵬子發現,在排名比武中,隨風師兄有意讓她,故意輸掉比賽。
同宿舍的丹鳳師姐向她講,隨風對她有意。
然而,鯤鵬子一心習武,早已經把自己的性別和兒女情長忘在腦后。
她不好拒絕師兄的接近與暗示,又不認為應該嫁給師兄,無奈只有辭別下山。
由于文武雙全,鯤鵬子很快被提拔為隊長,率領200人的衛隊,專門從事翼王的安防。
加入太平天國后,鯤鵬子只正式參加過兩次戰役,其余時間主要是日常防衛和訓練手下,要么就是跟隨大部隊長途行軍。
鯤鵬子參加的戰役一次是內戰殺出天京,一次是安定的大渡河戰役。
內戰之前,鯤鵬子曾經30余次截獲或者殺死試圖刺殺翼王的各路刺客。
因為經過十幾年的習武訓練,尤其經歷武當山的修習,她擁有超過常人的特殊感知。
普通人對周圍事物的感知無外乎視覺(人的視角是有限的,還會被各種障礙物遮擋)、聽覺(很容易被嘈雜的環境所淹蓋)以及近距離的觸覺;但鯤鵬子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高度的警覺,除了常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外,她似乎能夠通過每一根汗毛感知近距離所有人的一舉一動(無論環境多么黑暗),此外,她還擁有一種超距離的能夠讀透對方心理和意圖的特殊感知。所以,不懷好意的人接近翼王十幾米遠時就已經被鯤鵬子識別出。在她負責翼王安保工作期間,沒有任何刺客能夠成功傷害翼王一絲一毫。
然而,真正令人膽寒的是,原來兄弟相殘比敵人偷襲更加殘忍數千倍。
太平天國后期,洪秀全退居幕后,大權落到東王楊秀清手中。楊秀清殘暴統治,引起眾人不滿。1856年9月2日凌晨,北王韋昌輝聯合太平天國將領秦日綱突襲東王府,殺死楊秀清及部屬2萬人,史稱天京事變。
9月2日從外地趕回天京的翼王石達開強烈譴責韋昌輝濫殺無辜的行為,引起韋昌輝怨恨。盡管石達開在衛隊掩護下突圍逃走,但翼王府上上下下近千人被北王韋昌輝殺盡。
在殺出天京(南京)的過程中,翼王不得已派衛隊去突襲北王軍隊守衛的城門。
天色已擦黑,烏云壓城。
只有遙遠的天邊,云朵間的縫隙還留有一抹血紅的殘霞。
接近城門口時,鯤鵬子看到效忠北王韋昌輝的守衛只剩下一人了。
但是,那名男子手持一柄長劍,動作流暢而優美,身體柔韌異常。
突擊的翼王部下和自己的手下衛隊紛紛被該男子斬殺。
盡管城門已經失守,他仍然孤零零在甕城內外城墻中負隅頑抗,很顯然此人身手不凡。
他每次都是在對方長槍或長刀進攻過程中尋找進攻者的空當,借力擊殺。
后發先至,短促而有效。
令人防不勝防。
從這人出招的方式判斷,明明就是武當山的太極劍法,這身形是多么熟悉……
鯤鵬子急忙搶前幾步超過涌向外城門的自己的手下,揮單刀向那人砍去。
意料之中,對方敏捷地躲開,順勢將長劍從自己腋下斜向上掃過。
如果是常人,這正好是揮刀勢頭被讓開后來不及收回過程中的頸部要害!
鯤鵬子早就有預判,于是擰腰抬刀躲過對方的劍鋒,同時,手腕折疊,將刀從自己的小臂后向斜下方迅速砍去。
這是對方向上斜挑劍鋒后,來不及收勢過程中軟肋位置。
那人似乎對鯤鵬子的出招很熟悉,也擰腰閃過刀鋒。
就在刀鋒貼著軟肋劃過后尚未離開衣衫的時刻,他已經調轉長劍輕輕在空中劃了一個圈向鯤鵬子小腹掃過來。
鯤鵬子早已預料到對方的意圖,在出手揮刀之前,另一只手已經從腰間的刀鞘中拔出隨身匕首,用匕首的側面輕輕將對方的劍勢向身側推,格擋開劍鋒對小腹的傷害。
同時輕輕轉身向對方迎去,對方劍長,劍鋒被格擋開后勢頭來不及收回,二人必然撞到一起。
鯤鵬子將掃空的刀在空中收勢,同時墜肘擊向對方面部。
對方也有準備,知道自己的空當,未執劍的手從懷中斜向上穿出,穿過鯤鵬子的小臂,使用太極的推手手法將鯤鵬子肘擊力量推開。
然后向上穿出的小臂向外下方急掃,普通人,只要被指尖掃到眼睛,會瞬間視力受阻,短暫失去戰斗力。
鯤鵬子也早有準備,輕輕歪頭半寸讓過指鋒,上手刀向下劈來,同時下手匕首順對方執劍手的手臂向對方肘窩和胸前橫掃。
在這個瞬間交手的過程中,鯤鵬子心中有如打翻了五味瓶。
對方的套路、動作、判斷、應對、拆招、力道都極似隨風師兄。
一起打斗訓練了五年多,再熟悉不過。
果真,對方也預料到她的雙刀,直接擰腰轉身,借勢用自己掃對方雙眼的手去推對方的右肩,使劈來的刀方向偏轉到剛好錯過自己。同時用長劍的劍刃根部去格擋開橫掃的匕首。
同時,借對方右肩抵抗的力量將身形向后彈開。
二人一瞬間拆了5招。
然后,雙方各退一步,在相互距離2米左右遠處站定。
鯤鵬子持刀做好防御姿勢,對方背靠城墻,劍尖斜向下做了一個標準的武當劍式。
鯤鵬子的內心爆發了一陣激烈沖突!
對方身上、頭發上、臉頰上已經滿是鮮血,長劍上也沾滿了血跡,他就是隨風師兄!
隨風師兄比她離開武當山時顯得成熟了許多,臉龐已經變得棱角分明,唯一沒變的,是一彎細細的酷似大家閨秀的柳葉眉。
很顯然,對方也認出了她!
于是,二人相持著。
誰也沒有動。
鯤鵬子感覺到翼王部隊在自己的掩護下從背后迅速穿過兩道城門。同時也感覺腳下其實是站在不知多少人的尸體上。
翼王的部隊都已經看出對方放棄了防守,根本無暇再向此人進攻,急匆匆沖出城門。
周圍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四處傳來不同人的斷斷續續的呻吟聲。
腳下,是不知已死還是將死人的抽搐。
僵持了大約幾分鐘,她聽到另外一名衛隊長在耳邊通知她:“別戀戰,快撤!”
這時,鯤鵬子內心仍然在激烈斗爭,盤算著該如何防御同門師兄的突然進攻。
隨即,她聽到隨風師兄低聲對自己講:“快走!保重!”
之后隨風迅速向后急躍,踏著城墻角下的尸體翻上城墻,順著城墻向遠方逃去。
她知道師兄已主動撤出戰場,不會再向自己出招。
隨即向隨風的背影輕輕回了一句:“保重。”
于是鯤鵬子深一腳淺一腳向城外奔去。
一路上,鯤鵬子踩到無數人的軀體,她自己也分不清那是傷者的身體還是死人的尸體。
這些人,全部都是身著太平軍制服的將士,天色昏暗,分辨不清是翼王手下還是北王韋昌輝手下,依稀還有部分東王楊秀清手下的部隊。
到了城外集結處,鯤鵬子追上自己的隊伍。
清點了人數,自己的衛隊下屬只剩130人了。
恍恍然,有如在夢中,她的意識始終不能聚焦在眼前的工作事務上。
幾天前大家還互稱兄弟姐妹的,幾天后卻要拼個你死我活。
轉眼,穿著相同制式的制服,本著相同的理想聚集到一起的一群人自相殘殺。
武當山紫霄宮隸屬道教全真派,這里戒律森嚴。鯤鵬子修習武術的同時,師傅道長都教導所有武師,習武的前提是修心修身。
于是,大家都以慈悲為懷。
曾經,鯤鵬子的夢想是廣濟天下。
自從跟隨翼王后,滿以為自己找到了實現理想的平臺。
她也盡職盡責保衛翼王安全。
在盡心盡力完成工作的背后,她其實在暗戀翼王。
很遺憾,翼王有王妃,還有幾名小妾。
鯤鵬子將暗戀埋藏在心底,專心做好本職工作。
翼王石達開的部隊,離開南京后,一路被各路敵人圍追堵截。
石達開離開南京(太平天國稱天京)時帶出來的隊伍不多,只有一萬左右,但天京事變后,受不了洪秀全的昏庸離開太平軍大營轉而投奔石達開的軍隊逐漸增加。
到了1863年5月,石達開的軍隊已經聚集到5萬出頭。
石達開本計劃聲東擊西自安定渡過大渡河進入四川尋找根據地發展力量。
起初,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石達開的先頭部隊到達渡河地點時對岸并沒有清兵防御。
被戲稱為石達開私生子的前鋒將領不急于渡河,在河邊安營扎寨為自己的妻子接生。
在石達開主力部隊渡河的前夜,天降大雨,河水暴漲,無法行船。
三天后,河水才見緩。
這時,清兵已經趕到對岸,充分布防。
石達開的太平軍多次強渡大渡河都沒有成功。
糧草用盡,陷入絕境。
修道多年的鯤鵬子,在渡江戰役中眼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個死去。
心如刀絞。
人類,有必要這樣殺戮自己的同類嗎?
這時,石達開部隊只剩下六千人了。
為了保全三軍,經談判,太平軍遣散四千人,剩余兩千人保留武器隨石達開投降清軍。
石達開的貼身護衛,天京事變前有三支護衛隊總計600人,這時只剩下16人了,原先的六名正副衛隊長也僅剩下鯤鵬子一人了。
本以為能夠同清兵講和,誰知進入清軍兵營后,清軍背信棄義,太平軍遭到包圍伏擊。
太平軍將士不得不面對埋伏好的大量槍械熱武器。
在密集的槍聲和濃烈的火藥味中,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
太平軍部隊中僅有十余名武功高手憑功夫靠冷兵器從清軍的重重包圍中殺出。
石達開被俘。
之后,石達開被押往成都。
被俘獲的太平軍全部被殺。
鯤鵬子等八名僥幸逃出的武功高手跟蹤押解石達開的囚車,途中6次試圖營救石達開。
然而,清軍戒備森嚴,營救均告失敗。
第一次營救失敗后,大家都清楚,之后清軍必然加強10倍戒備。
但這時沒有別的選擇,飛蛾撲火也要去救。
其余七名武功高手在營救石達開的過程中,遭清軍伏擊先后陣亡。
鯤鵬子獨自一人追蹤押解囚車的清軍來到成都。
她帶著幾處傷:小腿中槍,肩頭被刀砍,后背在落入陷阱時被倒立的木刺扎傷。
小腿和肩頭的傷她自己簡單處理了,但后背的傷自己無法包扎,只有任血去流。
由于她帶傷,無法白天外出,只有夜間趕路。
白天,她獨自躲在樹林偏僻處,隨便抓一把野草充饑。
夜間,她拼盡全力摸黑追趕。
她本計劃拼著性命再嘗試營救石達開一次。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她已經準備好殺身成仁。
因流血過多,體力不支,鯤鵬子已經追蹤到了成都城外,暈倒在青羊宮門前。
清晨,青羊宮打掃衛生的道士,見門口倒著一名受重傷的持刀女子,身著太平軍制服,急忙叫來主持道長。
道長見此女子眉清目秀,有仙骨,便決定冒險收留她,為她醫傷。
鯤鵬子昏迷了5天。
等她蘇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掙扎著起身,要去營救石達開。
在一旁照顧的女道士柔聲告訴她,兩天前石達開已經被凌遲處死了。
鯤鵬子,自幼習武,性格剛強,15歲出家修道,這是她第一次放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