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枯樹發芽;1.1 大家閨秀
有些東西,丟掉了就徹底失去了,例如,一塊舊手表或一只舊手機;
然而,有些東西是想丟棄,卻永遠也沒辦法抹去的,例如,一段記憶。
1.1大家閨秀
頂級武學對抗,
比的不是力量,也不是速度,
比的,是“感知”。
當對方能夠感知到你意圖時,即便,他動作比你慢;即便,他力量不如你;即便,你可以先出招,他仍然可以輕易取勝你。
所以,真正高手來講,比武,實際上是比的是智力。
只有雙方都缺乏對對方出招企圖的預先感知時,
才會有“力量的角逐”或者“拼速度”。
當對方能夠一眼看穿你全部動作意圖和攻擊路線時,你連逃跑機會都沒有。
天一師太本名涵蕊,姓徐,
出生于清末,揚州,富豪家庭。
長得清新秀麗,深得父親寵愛。
涵蕊父親是揚州富豪,祖上從文做過官,一部分親戚在經商,算是官商出身。
涵蕊身材并不強壯,卻從小酷愛武術。
因為自從擁有意識開始,她就總覺得身體里充斥著使不完的力量。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出門尋找大自己幾歲的男孩子比武。
然后,打得整個街區男孩子見到她都遠遠逃走。
父親努力把涵蕊培養成大家閨秀。
盡管她文化學習很出色,但依然熱衷于找任何借口與男孩子們打架。
從7歲起,私塾下課后,父親就時常送涵蕊去最近武館學習武術。
為了發泄涵蕊過剩的精力,9歲時,父親為她聘請了當地著名武師到家中做教練。
她安心讀書,不再四處挑釁打架,業余時間習武,持續了三年。
12歲時,她把父親請的武師(第一任師傅)打跑了。
無奈,父親又請了揚州最知名的形意拳武師,到家指導教練涵蕊。
花了兩年半時間,她把這名形意拳師傅也打跑了。
之后,年輕氣盛,涵蕊到揚州幾大武館輪流挑釁。
15歲那年,父親怕她四處惹事,送她到嵩山求藝。
怎奈,少林寺不收女弟子。
于是,父親帶她輾轉來到武當山學武。
剛到武當當天,她心高氣傲,在山下五龍觀挑戰,打傷了兩名練太極拳的道士。
父親在旁邊看到,立刻道歉賠償,平息了大家不滿。
比武結束后,父女二人被道士引見給五龍觀主持。
主持常道長很有涵養,沒有因莽撞傷人嗔怒涵蕊,也沒有因教育不嚴責怪她的父親。
他仔細打量了涵蕊筋骨,然后緩緩講:
“你是學武好苗子,我推薦你上山,到紫霄宮學習。”
得意洋洋間,涵蕊不經意與常道長對視了一下,
雖然常道長已經須發皆白,但他目光炯炯有神。
涵蕊可以感覺到,對方目光中,有一股攝人的強大壓力!
這是一種令任何人都不愿意站在敵對立場的壓力。
在常道長目光壓力下,涵蕊感覺,
“自己瞬間被窒息了!”
于是,涵蕊猛吸一口冷氣,試圖緩解內心壓力,
但內心壓力陡增千倍!
絲毫沒有減弱一分一毫。
在常道長注視下,涵蕊呆然站立,手足無措,無所適從。
常道長安排涵蕊父親在五龍觀跟隨眾道士一同用午餐。
然后,召喚涵蕊一同上山。
五龍觀旁邊,有一條彎彎曲曲小路直通山上。
那是道士們上下山經常走的路。
白衣白發,常道長不徐不緩在前邊領路。
涵蕊在后面緊緊跟隨。
她攀登得越來越快,試圖追上常道長。
然而,常道長始終飄飄然在她前方不遠處領路,
涵蕊一直追逐到半山腰紫霄宮也沒有追上常道長。
普通道士步行,需要走兩個多時辰的山路,二人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到達了目的地。
翻上一處小平臺,一座窄窄的石橋通向相鄰山峰。
涵蕊從小習武,身體素質遠超常人。
但在揚州,江南水鄉,沒有太多爬山專項訓練。
登上小平臺時,她才注意到,常道長沒有絲毫喘息,而自己已經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過了石橋,轉過半座山,地勢豁然開朗。
涵蕊看到一片金碧輝煌的建筑。
這就是紫霄宮。
常道長抱拳,朗聲對一名挑水上山道士講:
“請通告張道長,山下五龍觀道友常某求見。”
周圍山谷空曠,常道長聲音在山巒間反復回響,久久不散。
此時,涵蕊喘息漸漸平復,她突然注意到,
“常道長發聲方式與普通人說話方式不一樣,與父親為她聘請的兩任揚州師傅都大不相同。”
雖然不用力,但聲音能量能夠傳送到很遠。
在紫霄宮大殿前,寬大石階上,涵蕊跟隨著常道長一路向上攀登,
遠遠看到,幾名身穿深藍色道袍的道士,從紫霄宮雄偉山門匆匆迎了出來。
很顯然,他們是聽到常道長聲音主動迎下山的。
幾名藍衣道士將常道長和涵蕊迎入紫霄宮雄偉院落。
紫霄宮金碧輝煌,幾層院落。
最外是門官殿,二層是三清殿,旁側是藏書閣等輔助設施。
在紫霄宮第二層套院三清殿前大空場,常道長向迎來眾道士簡短介紹了涵蕊情況,
說她是揚州的大家閨秀,文武全才,在武術方面很有天賦。
只字未提她早上打傷人的事情。
并向涵蕊介紹,其中最有氣質一名藍衣道長姓張。
涵蕊在旁邊聽著,一股羞愧,襲上心頭。
汗水,順著紅彤彤臉頰上留下來,她趕緊用衣袖擦拭。
一群藍衣道士鼓掌歡迎涵蕊到來。
掌聲未落,張道長身后,一名年輕干練女道士轉到張道長前,要試一下涵蕊功底。
張道長攔住了她,指明一名叫做“隨風”的年輕道士出場。
大家又一陣鼓掌。
這時,一群挑水的、做飯的、還有手持樂器的藍衣道士,幾十人突然從周圍幾間房內擁出來,
一同將涵蕊和隨風圍在三清殿前空地。
涵蕊仔細打量面前年輕道士。
他眉清目秀,身材瘦消。
與常人明顯不同,是他眼神異常清澈,從目光中,透出一股強大力量。
引人注目,他長著一雙如果長在女孩子臉上肯定會為美貌加分的、淡淡的、彎曲的柳葉細眉。
隨風表情平靜,雙手抱拳施禮。
“師妹,得罪了。”
涵蕊只有還禮:
“師兄,請指教?!?
然后,涵蕊架拳,做出防御姿態,但腳下在圍繞隨風師兄2米遠繞圈。
隨風簡單雙手抱球,做了最普通的太極防御姿勢。
紋絲不動。
任憑涵蕊在圍繞他轉圈。
與揚州師傅傳授的比武(打架)風格不一樣,雙方都沒有大呼小叫。
涵蕊突然從對方氣勢中領悟出打架的一個新境界:
“當你隨便能夠出手把對方打倒時,根本沒必要大呼小叫。”
隨后,她三次試圖從對方正前、右后45度、左后60度方向試探性進攻,
隨風絲毫未動。
三次試探,涵蕊都立刻跳開。
重新回到兩米遠距離繼續繞著對方轉圈。
第四次,涵蕊真正進攻了!
她從隨風正后方一記掃堂腿,同時出右拳擊向對方后心。
在掃堂腿即將接觸到對方一剎那,涵蕊感覺,腳已經踢到對方衣服了。
隨風以一個難以置信的柔韌動作,屈膝后折腰轉身。
掃堂腿落空!
后面,還跟有一拳。
但是,隨風轉身過程中,從道袍下用肘部輕輕帶了一下涵蕊的手腕。
涵蕊順著自己拳勢力量,失去平衡,直接摔倒在離隨風3米開外人群腳下。
大家一陣喝彩。
涵蕊迅速彈地起身,轉身再次向隨風出拳。
有了剛才教訓,她使了8成力,防備對方借勢再次摔自己。
一拳后,她已經準備好組合拳3拳連續進攻。
隨風雙手架了個十字,向懷中帶她手腕。
這個力的方向在涵蕊預料之中,她借對方力打出十成力后拳。
誰知,隨風借她前手拳回收力量突然向她胸前撞來!
涵蕊后手拳被自己的前手手臂格擋開。
砰!一聲巨響。
涵蕊向后飛出兩米遠,再次跌倒!
周圍,又爆發一陣喝彩。
距離涵蕊摔倒處,幾名觀戰道士一邊喝彩一邊急忙后退,讓出格斗空間。
涵蕊這時,被自己手臂撞得眼前金星直冒。
于是第三次使出形意拳標準架勢手腳并用上下出擊。
她心中,已經失去了對局勢的判斷,不知道對手將從哪個方向將力道施展給她。
內心,她不得不承認,
“這次比武,自己肯定是輸定了?!?
在她手腳都剛剛接觸到對方衣服一剎那,隨風雙手向左格擋她的來拳,待力量轉導到涵蕊的肩膀時再轉身向右帶。
同時,腳下斜跨半步。
不僅僅躲開了涵蕊的腳踢,前足已經插在涵蕊重心之下。
僅僅輕輕一帶,涵蕊橫著被摔出2米遠。
這時,涵蕊的氣勢和斗志已經完全喪失了。
她半躺在地上,試圖仔細回憶一下自己三次被摔倒的經歷和教訓。
在大家喝彩、歡呼和鼓掌中,一名中年女道士急忙上來扶起她。
“大家就知道欺負小姑娘。吃飯時間啦!不打了!不打啦!”
這時,隨風先向涵蕊抱拳施禮,
“抱歉,力道重了”。
也來扶她。
中年女道士推開隨風的手。
“去!每次都是你們幾個,總是欺負新人。”
在大家哄笑中,涵蕊先是謝過隨風:
“多謝師兄指教。”
又急忙來到張道長和常道長面前,跪下。
“懇請道長收留小女子,小女子愿意在武當山學武。”
張道長輕輕把涵蕊扶起來。
“世道已變,生靈涂炭。
你文武雙全,希望你學武能夠為民眾做出貢獻。”
之后,涵蕊正式皈依道教,入紫霄宮修行。
常道長午飯后告辭大家下山。
臨走前,常道長告訴涵蕊,
“我會通知你父親,你已正式皈依道教。
出家后,應以清凈為修行;
以報國為理念。
祝你早日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