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有一計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2042字
- 2024-08-01 10:00:00
“為何?”長孫無忌有些慍怒,因為是他率先提出并堅持不讓李泰、李恪進京。
兒子為仙逝的爹守孝是天經地義之事,何況李世民曾經非常喜歡李泰、李恪,一度有立儲之意。難道九泉之下的李世民不想見到他深愛的兩位兒子來送他一程?
阻止奔喪是大不韙之事,但長孫無忌還真打算就這么干了。他就是不想讓倆人進京奔喪,杜絕倆人與京城王公貴戚接觸,生出事端。
在任何時候,穩定都是第一要務,遠遠超出宗法、家規、道義。
面對長孫無忌的質問,辯機不慌不忙答道:“天下皆知李泰和李恪曾有望成為東宮之主。如今先帝逝去,有長孫公和褚公鼎力相輔,加之先帝遺詔,殿下即將登頂大位。然天下之大,王侯將相之多,數不勝數,誰不想做從龍之臣?”
“太子殿下連日來力勸先帝停止服用仙丹,引得先帝震怒,此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實乃......”
辯機沒有明說,他想說李治實在是傻子,是蠢貨,純授人以柄。
“我從佛祖那得到的啟示是仙丹實乃毒丹,讓先帝加速前往極樂世界。然在天下不少人看來,傳言先帝突然駕崩非疾病所致,更非丹藥,而是殿下言辭多有冒犯,惹得先帝氣急攻心......”
辯機已經說的比較含糊,說嚴重點,這一行為在有心人看來,就是變相弒父,乃大不逆之舉,李治繼承大位的合法性多多少少會被質疑。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真切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陷入了沉思。
聽到這,李治已經很不高興了,準備開口辯解,被長孫無忌所攔,他示意辯機繼續說。
“若不允李泰和李恪進京奔喪,倆人或者說是天下人會認為殿下及兩位國之柱石在掩飾真相,更加坐實流言,甚至會以討逆之名直接起兵!”
“無論殿下能不能順利登基。”
“并不是所有人當初都支持殿下為儲。即使是現在,那兩位曾經的支持者未必不會死灰復燃。賭對了,可是潑天富貴,一如當年玄武門外的長孫公和尉遲公等人!”
辯機一口氣說了很多,這是他深思熟慮后得出的看法。本來李治只要不勸李世民停止服用丹藥,按照歷史脈絡發展,絕對能順利坐上皇位。可惜一頓瞎操作,給了其他人討逆的借口,橫生波瀾。
更何況,昨夜憤怒至極的李世民曾有換儲之意,并想和長孫無忌對賭。雖為一時激動之言,但那番對話瞞不住,此刻早已傳至有心人耳朵,給了對方師出有名的機會。
聽完辯機的分析,李治非常生氣,也十分懊悔,他只是想讓親愛的父親多活一些時日,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落了個不仁不孝的名聲也就罷了,沒想到連皇位也不一定坐的安穩。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止不住點頭,有些遺憾地看著李治,要表達的話不言自明。
“哎.......”李治長長嘆氣。
“殿下,不必如此。”辯機意識到自己說了實話,但很傷李治面子,恐被忌恨,連忙安慰道:“臣及諸公皆知殿下仁孝無雙,且殿下從臣處得知仙丹是毒丹之事后,才會冒死進諫,惹得先帝龍顏大怒也毫不動搖。”
“此等孝心,皇天后土可鑒!這也是臣誓死甘為殿下效力之由!”
“臣有幾語,請殿下細聽——”
“為君者,哪能得以讓天下匹夫揣摩對圣心?君主之道,實乃孤家寡人之道!寧可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君!”
“道理只在劍鋒之內。退一步講,即使有人起兵謀逆,殿下之忠臣馭雄兵數萬鎮之,流言又有何懼?”
聽完這番話,李治快步走至辯機身旁,緊緊握住他的雙手,興奮道:“有此能臣,我何愁之有?”
這一刻的李治被辯機徹底所心悅誠服,他徹底意識到自己真的救對了人,他很欣慰,因為這個人是屬于他的,不是父親留給他的。
見此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對視一息后,同時瞥了辯機一眼,平靜如水。
“臣謝殿下。”辯機微笑道:“其實,待殿下坐穩大位后,臣自有辦法證實先帝為毒丹所害。”
“除非,殿下真的不在乎流言,愿負天下人。”
“好,好,好哇!”李治更加用力握著辯機的手,情不自禁喊出聲。
到底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臉皮薄,怎么可能不在乎那些流言呢?
“辯機,那宣李泰、李恪進京后,如何應對?”長孫無忌沉吟問道。
辯機立刻答道:“臣有兩計。”
“其一,可是就地軟禁?”長孫無忌眉毛一挑,冷道。
“對。”辯機點頭。
李治卻慌了,張嘴道:“不可,那豈不是更為天下人恥笑?”
不得不說,李治確實很在乎他的面子。
“糊涂!”長孫無忌叱道:“恥笑什么?是刀快還是嘴快?你阿爺當年怎么做的,李承乾當年如何做的?你忘了嗎?”
“長孫公莫惱,聽聽第二計是什么吧。”褚遂良連忙站出來打圓場。
“建十王宅!”辯機一字一頓道。
“十王宅?”李治驚疑出聲:“什么意思?”
“新建宮殿,下詔令皇室諸王集中住在一起,生活起居、讀書學習、只能在宅里完成。每位王爺各置的僚屬列于外坊,歲時通名起居。宅里絕大部分奴婢、奴仆、宦官由殿下在內侍省選之,四周安排殿下信得過的禁軍值守。”
“如此可永絕后患!”
此言一出,李治、長孫無忌、褚遂良臉色微變,陷入了沉思。
長孫無忌直直看著辯機:“此計策夠狠,辯機,汝心甚密。只是,此計策推行尚需要時日,會引起極大非議。”
“不錯。”褚遂良點頭道:“我們目前最要緊的事是讓殿下坐穩大位,此計日后可用。”
“他們說的沒錯,我也這么認為。”李治微微嘆息。
還是操之過急了,李隆基的計策是好用,但得穩穩掌控朝局后才能實施,辯計暗道。
“殿下,長孫公、褚公,吾還有一計,請聽之。”辯機笑著露出了大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