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奴家去也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2096字
- 2024-07-31 10:01:00
酉時,長孫無忌帶著浩浩蕩蕩的軍隊護送李世民靈柩啟程返回長安城。與此同時,皇帝駕崩的消息通過驛站,八百里加急發往大唐各地。
長安城這邊,由褚遂良所擬的詔書均已發出并迅速實施到位。
先頭部隊快馬加鞭提前到達長安城宣布了皇帝駕崩的驚天訊息,城中百姓傾城而動,生意人掛牌歇業,讀書人扔下書本,官員停下公事,紛紛趕到西郊,跪著迎接天可汗回城。
隊伍所到之處,哭聲一片,皆起縞素,整座長安城成了白色的海洋。一時之間,白布、白紙、吊服等竟賣斷貨,無數人跪地痛哭,情不能已。
不多時,李世民的遺體被放置在了太極宮的太極殿中,等著舉行后續一系列喪葬儀式。
入殮停靈-沐浴含玉-懸重設銘-小斂大斂......,一環套一環,環環馬虎不得。
有資格圍在李治身邊的都是皇親國戚和朝政重臣,辯機和窺基、圓測站在角落里,默默看著他們的師傅忙碌。
作為最具盛名的高僧,自然是有資格也有必要為大行皇帝祈福。
興許是人多礙事的緣故,辯機連同師兄弟被暫時請到了偏殿休息,辯機頓覺清凈了不少。
忽然間,他聽得耳邊傳來一聲:“小郎君讓奴家好找。”
不待辯機反應過來,一雙柔弱無骨的玉手便摸了上來。
“你是?”
辯機驚起身,只見眼前一約十八九歲模樣的豐腴少女眉目含春地望著自己,雖身穿喪服,卻絲毫遮不住美艷之姿。
“好你個臭和尚,不記得奴家了?”那少女紅唇微微一抿,挺著俏臉,嬌媚之態乍現。
“高陽公主節哀。”一旁的窺基冷不丁道。
高陽公主!
此女就是害的自己被囚死牢的高陽公主李漱。
辯機反應過來的同時,也被嚇了一跳。
隔壁就是她父親的葬禮,竟然還有心思在此調情,帝王之女,果真不一般。
“窺基。”高陽公主饒有興趣打量著窺基,道:“你也挺俊俏,改日來奴家府上坐坐。”
窺基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公主說笑了。”
說完,他看著圓測,使了個眼神后,倆人起身就走,絲毫不拖泥帶水。
辯機見狀,連忙想跟上,卻被玉手按住,那玉手的主人輕輕擰著他的耳朵,吐氣如蘭:“往哪里走?”
“郎君不知道奴家被阿爺關禁閉之時,多么擔心和思念郎君,苦悶寂寞難耐。如今得以相見,我們何不尋地快活快活?”
“郎君你瞧,這身衣服是否別有滋味?”高陽公主說著,扭動腰肢,扯開衣領,露出半抹雪白。
“公主!”辯機慌忙低頭:“我之前罪孽深重,經歷牢獄之災后,幡然悔過,又得大行皇帝恩典,得以幸存。”
“如此錯誤,豈可再犯?還請公主念及往日恩情,從此一別兩寬。”辯機誠摯道。
“他已經沒了,天下誰人可阻我?新帝也不敢!”高陽公主大怒道,卻托起辯機的腮,癡癡看著,眼波里媚光流轉。
辯機任由高陽公主上下搓著自己的臉龐,嘆氣道:“如此,我唯有坦誠相待。”
“想必公主知悉我獲得佛祖啟示,失去記憶一事。”
“剛才聽別人提過,他們說阿爺大限之日也是你受佛祖啟示所言,所以?”
“佛祖啟示我要恪守戒律,萬不可再犯,否則連同自己和相關人等必有性命之憂。我雖今日已還俗入仕,但仍得守戒,還望公主理解。”
“若公主執意要與我再續前緣,須與房駙馬都尉和離才行......”辯機深深看了高陽一眼,無比認真和凝重。
“性命之憂......和離.......”高陽公主輕輕念著,露出思索之色,沉默少許后,道:“那可不行,吾雖有和遺愛有分家另過之意,卻不能失了身份。”
“既如此,哎.......”高陽公主長長嘆氣,有些不舍地松開摸著辯機那英俊臉龐的手,旋即迅速在他額頭上輕啄了一下。
“郎君,奴家去也。”話音未落,她轉身便走,絲毫不拖泥帶水。
總算過關,佛祖啟示真好用,改日去大慈恩寺好好上幾炷香。好險,我的初吻!額頭被親不算初吻吧?
辯機心里長長舒了口氣,嘀咕道:“這窺基師弟和圓測師兄也忒不靠譜了,把我一人扔在這受罪,找他們去。”
剛要出偏殿,一名侍衛闖了進來,急促道:“唐奉議請隨我來,殿下有請。”
辯機還俗入仕后,不能只用法號,需用姓名,但他并不知道出家前的辯機到底叫什么,也不好問他人。
于是,辯機靈機一動,索性給以國號為姓,沿用法號為名,得名唐辯機。對外解釋稱一心悔過,從此洗心革面,取國號為名報效朝廷,以感恩戴德天可汗之仁義。
對此,李治和褚遂良欣然同意,沒有異議,授辯機為奉議郎的詔書上所列之名即為唐辯機。
“還請帶路。”辯機應道,心里有些疑惑,如此重要的時刻,李治找他要做什么呢?難道是?
辯機心中有了答案,快步跟上侍衛腳步,很快到了一隱蔽的房間。見人已帶到,侍衛關上門離開。
房間里,李治有些不悅,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站在其身后,皺眉思索著什么。
“殿下,臣來了。”辯機道。
“你可知找你何事?”長孫無忌冷冷問道。
“臣猜測應是為了如何應對濮王和吳王,尤其是濮王。”
“不錯。”李治應道,又問:“汝在大理寺天牢曾稱能助我順利登頂大位,如今,該如何做?”
褚遂良適時開口道:“我們定于六月初一行登基大典,做皇帝容易,守皇位不易,三四日里許有變故。”
“按祖宗律法規定,大行皇帝發喪后,宗室諸王須火速進京為大行皇帝守靈戴孝。”長孫無忌面露難色:“我們認為——”
“不能讓他們進京。”辯機補充道。
“唐奉議果真聰慧異常。”褚遂良夸道,而又詢問:“此法可行?”
辯機想了起來,不知道哪部電視劇里看到過是死活沒讓李泰進京,如今多了個李恪,歷史已經改變了。
事實上,從他降臨在大唐那一刻起,歷史注定就要改變,石子投下的漣漪只會越來越大。
“我認為不可行。”辯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