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刁鉆的題目
- 巫師從手搓核反應堆開始
- 賢者之鑰
- 2095字
- 2024-08-15 17:30:00
晚上九點,艾德文按照路標指引,來到百智宮燈火輝煌的室內中庭廣場。
此時,他才得以一窺這座巨型科研設施的真容。
高高的圍墻之后是復雜而密集的建筑群,有些是古代巫師塔的樣式,有些是當代研究大樓,還有些是報告廳,它們大多以空中和地面走廊相連,共享同一個玻璃穹頂。
酒店只是其中之一。
整座百智宮,其實就是一座小型的室內城市,一座屬于巫師的城中之城。
考生數量比想象中的要多,總數超過500人,艾德文算是其中最年輕的,至于最年長的那些,頭上已有白發。
有些人明顯互相認識,正聚在一起聊天。
艾德文看了一圈銘牌,發現除了自己之外,周圍一圈考生的銘牌號碼確實都不是質數,不知還有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細節。
不一會,一名氣質優雅的中年女巫走上了場地最中間的“講臺”。
“各位考生,晚上好。”
她施展了聲波法術,胸口不見明顯起伏,但聲音異常洪亮。
“馬上就會進行第一輪的考題公布,但在那之前,我要先對這一次的考試做一下介紹。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一階注冊巫師考試會更偏向學術,同時削減實戰內容,每場考試之間的間隔會略有拉長,以便讓大家做出更充分的準備。”
“為什么!?”
有人立刻發表不滿,看樣子是對實戰打架很有自信。
“因為巫師理應有更高的追求,”女考官的語氣保持著平靜,“我們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力量來源于知識和智慧,這個問題,我不希望進一步解釋。從今以后,所有考場也都會做出相同的改變。”
她讓底下的討論持續了一會。
“啟迪巫師會、舊日榮光巫師會、遠航巫師會和光濟巫師會各為這次考試出了一道考題,考題的類型分別是結合論文的現場法術測試、場景謎題、論文答辯式競賽,以及最后致敬傳統的實戰檢測。
“下面,由安德魯·赫曼教授介紹第一場考試。”
“赫曼教授!那是炮擊法術領域的權威之一!”
考生里,立刻有人做出反應。
接替女巫走上講臺的赫曼教授是位五官如同雕刻、打扮有點古板的中年男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冰冷堅硬的裝甲板,而非充滿激情的炮擊。
“那個,大家晚上好。你們都知道,不管科學怎么發展,巫師能一直保全自身,靠的終究還是武力。”赫曼對大家道。
他的用詞并不十分正式,似乎是不怎么善于言談。
“而在當今世界上,我們巫師所面臨的潛在威脅,主要有兩個。
“其一,自然是圣國同盟和血月同盟的高階騎士,還有那些高階審判官,他們都能召喚神力加護的鎧甲,堅固異常。
“其二,是凡人制造的各種戰爭機器,比如海上的巨艦,以及陸上的各種永固工事,哦,對了,最近還有情報顯示,各國都在嘗試研制裝甲戰車。
“總之,擊敗這些軍事單位的關鍵,就是破壞護甲。
“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改良炮擊法術,盡可能提高法術洞穿護甲的能力。
“你們有五天時間設計術式、練習施法,同時還要完成解釋心智模型的論文。
“五天之后,提交論文,然后進行法術測試,具體規則到時候會告訴你們。”
“那請問最后分數是怎么算的?”有考生問。
“以實測成績為主。”赫曼教授說,“但是,對于有潛力、有創意的心智模型,評委會給成績乘上系數,并且會協助發表論文。”
“耶!”
“好誒~”
這段話說完,人群里已經有人開始歡呼,提前開香檳了。
與之相對應的,也有人唉聲嘆氣。
巫師,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氣質更偏向理論學者。
一類更偏向于發明家和工程師。
還有一類,更加偏向士兵,或者說運動員。
顯然,對于“工程師”和“運動員”來說,他們對炮擊法術十分熟悉,平時也喜歡改進、練習這種法術。
而對于更偏理論學者的巫師,他們的時間多被科研任務占據,可就沒那么熟練了。
“在這三天時間里,你們可以憑自己的考生銘牌,自由出入百智宮內的各大書庫,”女考官最后補充道,“如果沒有更多問題的話,就請回吧。”
艾德文一聲不吭地返回了房間。
這個命題,不容易啊。
如果只討論燒穿裝甲這件事的話,他對自己的“原子吐息”法術倒是有些自信。
但是,上輩子的考試經驗告訴艾德文,這種時候,一定要善于揣測出題人的意圖。
很顯然,這是一個務實的命題。
它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那就是要在高階騎士和裝甲單位前,繼續保持住巫師的火力優勢。
所以,赫曼教授以及他背后的評委團想要看到的,一定是更適合真實戰場、更有實戰意義的炮擊法術。
從這個角度來說,“原子吐息”的持久性和射程就有點不夠看了。
“嗯,必須按照命題,使用真正的炮擊拿下第一場考試!”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能辱沒自己好不容易闖出來的聲名。
艾德文暗暗給自己定下了高標準。
“可應該從哪入手呢?
“炮擊法術上屬于對施法技巧要求較高的法術,法術學院七年級只是淺嘗輒止,要到八年級才會系統練習,而我卻沒念八年級,直接跑來參加考試……”
不過這類法術,心智模型倒是一點也不復雜。
先用塑形咒做出炮管和炮彈,然后再用化合物制備法咒做出法術火藥,最后引燃。
原理跟真實火炮一模一樣。
正因如此,當前法術界公認,炮擊法術的威力,主要取決于法術火藥的制備效率,其次就是彈頭的具體樣式。
有了更多的裝藥,就能推動口徑更大的彈頭,輸出更多的動能。
“沒錯,我是能夠通過對分子的更深入了解,大大提高法術火藥的制備效率,但現在已經有很多人讀懂了我的第二篇論文,他們肯定也可以做到相同的事……”
想到這,艾德文默默嘆了口氣。
發表論文的“壞處”體現出來了。
“秘方”不能獨享,要進步,大家一起進步。
得換個別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