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巨塔傾覆
- 巫師從手搓核反應堆開始
- 賢者之鑰
- 2200字
- 2024-08-04 17:30:00
埃里希·施塔特的門徒們驚訝地發現,自己那位有著學界泰斗地位的導師,眼睛里居然逐漸出現了不安和恐懼。
又過了幾分鐘,這雙眼睛像是瞬間經歷了幾十年的衰老,變得灰白,變得失去焦點,失去神采。
恐懼,轉化為了絕望。
“不……不對!不不不!這肯定是不對的,這都是謊言!都是你的一面之詞!我才是正確的那個!是我!埃里希·施塔特”
施塔特教授渾身顫抖著,像是個真正的小老頭那樣弓著腰,目光渙散。
“不對!”
他突然發作,瘋狂地把手里的論文撕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它變成再也無法捏住的細小紙屑。
“不對!哈哈哈!全錯全錯全錯!!哈哈哈哈哈!!”
他將這些紙屑拋向空中,仰著頭,傻笑個不停。
“導師!您冷靜啊!”
教授身子一歪,倒在了門徒的懷里。
“沒關系。”
對面的艾德文又從口袋里抽出一疊紙。
“我早料到你大概會是這種反應,所以多印了一份。”
看到他拿出第二份論文,教授一口老血差點直接噴出來。
這也能被你預判到?!
這才是你接受辯論的真正目的?!
艾德文看了眼幾乎跌倒在門徒懷里的施塔特教授,心中閃過一秒的憐憫,他搖搖頭,決定繼續下去。
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施塔特教授為什么會變成那副癲樣?
在所有人無比困惑的注視下,艾德文看向手里的論文。
“施塔特教授,我現在就回答你最早在‘秘法庫’站點上提出的質疑,為什么在形成分子結構時,原子之間不會因為外層的電子相互排斥。
“這是因為電子軌道是分層的,每一層軌道能量不同,且最多只能排布特定數量的電子,它們與原子核時刻處在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
“當形成分子時,原子之間會形成一個或多個共用電子對,并且通過這些電子對互相‘綁定’在一起,進入一種低能量的穩定狀態。
“換句話說,破壞這些電子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這也是分解反應需要吸熱的根本原因。
“相對應的,組建電子對會釋放能量,化學反應中的一切能量變化,都在共用電子對的拆解與組建中完成。
“化學能的本質,其實就是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吸收和釋放的能量,這其實也是化學性質的本質,而在你的理論中,關于這一部分的論述,是完全缺失的。”
在地球上,這些關于化學鍵的基本知識是現代結構化學和物理化學的基石,最早在1910年代提出,1930年代初步完善。
到了21世紀,當年的尖端理論,已經成為普通高中的選修和必修內容。
這就是文明的開拓和傳承。
現在,它們在遙遠的另一個世界,釋放出了更耀眼的光和熱。
這些領先時代至少20年的知識,足以產生顛覆性的變革,大幅提高成千上萬個魔化學法術的效率。
丹尼斯焦急地看向自己的導師,希望他能對這種言論做出反駁,然而,對方依舊只是目光渙散地看向不知道哪里。
其他門徒也都沉默不語。
現象結合理論,假說結合試驗,所有要素齊備,讓他們無法進行反駁。
“不對!”
最后,丹尼斯只能自己上陣。
他不能眼睜睜看著導師建立的分支學派在此折戟,他的學術生涯依附于這個分支學派,內心深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條學術寄生蟲!
未來要是脫離了埃里希·施塔特的蔭庇,他連達到一階注冊巫師的體測標準都困難!。
“你的模型太復雜,也太丑陋了!化學能是儲存在實心原子內部的,就像糖果里的糖分!”
“復雜嗎?”
艾德文看向他。
“真正復雜的,恰恰是看似簡單的實心球原子模型,按照這種理論,原子內部的能量要怎么決定出來還是進去?詳細的機制是什么?
“難道它們都有自己的思想,能分辨所處的反應類型和條件?難道每個原子都安裝了一套識別裝置?都有眼睛和大腦?這還不夠復雜嗎?”
丹尼斯從沒深入思考過這些問題,此刻當然也想不出如何回答。
“你這是詭辯!只要條件符合了,化學反應自然而然就會發生!其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機制,原理也無法被人類探知,這屬于宇宙的終極奧秘,深究沒有意義!”
嚯!
周圍的記者和學院師生們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可不敢亂說啊……
自然而然,無法探知,終極奧秘,深究沒有意義。
這些話怎么聽著這么耳熟呢?
你怎么不說有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主宰著這一切,人類永遠無法企及?
這是巫師能說出的話嗎?
要是被隔壁圣國同盟的紅衣主教和審判官們聽見了,他們還不集體教堂滑跪?!
簡直聳人聽聞!
沙沙沙沙,一段短暫的鴉雀無聲之后,大廳里只能聽見記者們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的聲音。
論學術能力,丹尼斯是弟中之弟,素養遠不及他的導師,甚至稱不上訓練有素。
此刻他終于意識到在媒體面前闖禍了,連忙閉嘴,但是已經太晚。
艾德文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種玄學言論,他還真反駁不了,也沒有反駁的必要。
或許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但至少在當前,人類還遠遠沒有走近那個盡頭。
“如果每個巫師都這樣想,不去深究原理的話,我們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法術將永遠維持在科學革命前的原始狀態。”他最后說。
“你又能好到哪里去?!”
丹尼斯不甘心就這樣失敗。
你可閉肛吧!
施塔特教授先是豎起一根手指在嘴巴前,隨后想抬手阻止,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難道你的理論就沒有解釋不通的地方嗎?”丹尼斯大聲質問。
“電子到底是怎么在你的分層軌道里跳躍的?每一層軌道又為什么有電子數量上限?你倒是解釋清楚啊?”
艾德文手撫胸口,很認真地鞠了一躬。
“抱歉,莫羅先生,未來,我會努力嘗試攻克這些謎團,但現在,我必須承認,我提出的理論并不完美。”
聽到這句話,丹尼斯和施塔特都啞口無言。
他們心中都明白,誠懇和自謙,是勝者的特權。
不管艾德文是真的沒想清楚,還是打算保密,他都不想再解釋更多。
他知道,不需要在媒體面前表現出額外的姿態,也不需要夸下海口、立下承諾,已經呈現出來的顛覆性思想,已經讓己方無法招架。
這是在給施塔特教授體面退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