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史(彩色圖解版)
- (英)薩拉-杰妮·布萊克莫爾等主編
- 612字
- 2024-07-26 16:40:44
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學派(學院派)的許多學生都成了成功的哲學家。然而,沒有人能像亞里士多德那樣對西方文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公元前336年,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學派——逍遙學派。

圖為拉斐爾(Raphael)創作的壁畫《雅典學院》(School of Athens)的局部,描繪了其他哲學家圍繞著柏拉圖(左)和亞里士多德(右)的情景。
亞里士多德關于心靈的書籍是該學派現存最早的著作。該書在希臘語中的名稱為《論靈魂》(Peri Psyches),但今天它有了拉丁語和英語名稱(De Anima和On the Soul)。在這本書中,亞里士多德討論了生命的意義,以及靈魂和身體是如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生命體的。
亞里士多德從一系列的類比開始論述。首先,他將靈魂和身體之間的關系比作一座完工的房子和建造房子的磚頭之間的關系,他還將這種關系比作一坨蠟和印在蠟上面的圖案之間的關系。在第三個類比中,亞里士多德說:“如果一些工具,如一把斧頭,是一個自然物體,那么它的實質就是斧頭,即具有砍伐能力,而這就是它的心靈。”在第四個類比中他說道:“如果眼睛是一種動物,那么視力就是它的心靈……正如瞳孔和視力組成了眼睛一樣,我們所說的心靈和身體就組成了動物。”
亞里士多德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就拿蠟的類比來說明。印模是某種物質(蠟)所具有的一種型相(一種組織模式)。亞里士多德認為,所有事物均可被分析為被賦予了某種型相的物質。他認為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來分析靈魂和身體之間的關系——靈魂是賦予身體的物質型相(或組織)。靈魂和身體共同構成了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