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火槍成
- 大宋:這個皇位我騙定了
- 明心求篤
- 4255字
- 2024-08-25 10:38:13
實驗黑火藥的方法很簡單。
以黑火藥為原材料,做一枚陶罐土雷,而后引爆就能清晰的看清威力了。
土雷的制作方式是火器之中最為簡單的。
原理其實和土炮仗相差不大,只是用料多寡不同罷了。
一個尋常人,多練幾遍,都可用手搓出。
更何況這群來自工部的匠人。
某些東西以前沒人發現,極長的一段時間,也不會有人發現。
可規則一旦被發現,憑借著人類的發散思維,便會舉一反三。
對于火器一途,趙薪只是開了個頭,將其拉回到正確的軌道。
他相信今后只要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環境,必然能在這條道路上領先數個時代。
“郡王,我等還是前往掩體之后的好,此物威力極大。”老匠人丘大滿勸說道。
“也好。”趙薪從善如流。
作為一個后世人,在大宋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火器威力的強悍。
眾生平等器,可是說說而已。
隨著眾人躲到掩體之后,那邊的土雷被引爆。
“轟隆!”一聲
大地都震顫了片刻。
而后就是一股濃烈硝煙隨風飄蕩而來。
待得煙霧散去,眾人朝著被引爆之處走出。
卻見被用處實驗的磚墻早已被炸塌,周圍盡是破碎的碎塊。
而且地面上遺留下來一個大坑。
眾人驚懼,此刻方才明白此物的威力巨大。
“若是用來破城?只要量夠,這天下哪座城池能夠抵抗的住。”
這是除卻趙薪之外,所有人升騰而起的念頭。
“殿下,此物可有名?”沈括在一側詢問道。
“土……”本欲說個土雷的,可又話鋒一轉道:“未曾命名,不若讓父皇賜一個名字,你們看可好?”
“是極,是極。”眾人皆是稱頌著道:“郡王仁孝。”
他們都能看的出為此物命名,必能名留青史。
畢竟不是冷兵器的漸進演化。
而是由冷兵器直接演化到了火器階段。
“既然此物試驗已經趨近于穩定了,肖禹你去請父皇前來驗收。”趙薪直接吩咐道。
“是殿下,奴婢這便去。”肖禹應答一聲,而后離開。
趙薪轉頭道:“父皇前來須得一些時間,我們去休息室等待片刻。”
“殿下,老朽還得去收尾,便不陪殿下了,還請殿下勿怪。”丘大滿連忙告辭。
“去吧,正事為重。”
待得到了休息室后,沈括開口道:“殿下還未說明,為何會知曉在下這么一個小人物?”
“今后你就知曉了。”趙薪賣了一個關子道:“天下士子,盡皆希望通過科舉一到魚躍龍門。畢竟習得屠龍技賣與帝王家,無可厚非。
今次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就看你能否抓住了。”
“殿下說的是火器?”沈括直接反應了過來。
“不錯。”趙薪笑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
“火器為國之重器,眼下火器監需要一個員外郎,我向官家,舉薦了你沈夢溪。”
“殿下厚愛,夢溪只是一屆舉子而已,如何能使得。”沈括思量之后開口道。
“怎么,嫌棄火器監員外郎是個斜封官不成,想要自己科舉?”趙薪半開玩笑道。
“郡王說笑。”沈括苦笑道:“括只是覺得寸功未立,不敢應封官。
于我而言,無論是斜封官,亦或是科舉為官,都殊途同歸,只要能為這天下做點事,都可。否則,也不可能為縣主簿。”
沈括此人在歷史之上,名聲極好。
至少遠比現在立于朝堂之上的諸位相公要好。
畢竟她于水利、天文方面,的確利及百姓。
不過以前都只是歷史中的人物。
此刻活生生的站在自己身前。
就他方才這番話,趙薪對于其品性,能力都有些認可了。
若沒有真才實學,也不可能初一來,就察覺到木炭不對。
“夢溪不用過度謙卑,畢竟你能否擔任火器監員外郎,還須得經過父皇那一關。”
沈括也下定了決心道:“在下必定盡力而為,必不讓殿下失望。”
大宋學子讀書大多都是為了入朝為官,實現理想抱負。
有此捷徑,他也愿傾力一試。
大概一個時辰,肖禹就已作為先遣官回道火器監。
官家出行,豈能大意。
之后又十多分鐘,趙禎帶著童遠以及十數近侍來到此處。
“見過官家,見過父皇!”
眾人高乎行禮。
“不必多禮。”趙禎直接開口:“聽聞黑火藥已經調配成功,且已制作出一門火器?”
有趙薪在側,眾人皆不言。
“啟稟父皇,卻已初步成功,不過尚有改進之處。”
“那便試上一試,讓朕也瞧一瞧這火器之威。”趙禎開口道。
“還請官家移步捎待,我等前去準備一二。”丘大滿頭一遭見得官家,既是興奮,又有些懼怕。
畢竟不能在官家之前出紕漏。
梅開二度。
眾人再次來到試驗場,將趙禎迎到掩體之后。
即便這掩體只留有一道口子。
肖禹和童遠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麻痹。
立在趙禎身前。
只是十多分鐘,丘大滿慎之又慎后,方才擦著額間的汗水跑了進來。
“啟稟官家,都已準備妥當。”
趙禎一揮手道:“那便開始。”
“領命。”
丘大滿應答一聲,而后朝著外面小跑去。
“點火,引爆。”隨著丘大滿大聲下達命令后。
土雷引線被點燃。
硝煙的味道極重,有些上頭。
千年前的時代,也開始有了第一抹現代的氣息。
“轟隆!”
一聲,將他的思緒拉回。
大地頓時震顫。
動靜比之先前更加大了一些。
那堵石墻頓時化為齏粉,原地更是留下一個大坑。
縱然趙禎是大宋官家,又何曾見識過此等武器。
“此物威力竟如此大?”口中更是驚呼。
趙薪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便明了。
只怕是丘大滿為了在官家面前留下好印象,這才將土雷做大。
實際上沒什么意義。
土雷最大的優點便是便捷,除非提前布置好。
不過此刻倒也沒揭穿。
不過讓趙禎見到這一幕,于他而言好處極大。
親眼所見,方能對火器更加有信心。
對于火器的發展,是極有好處的。
“走,我們近前去瞧一瞧,此物威力到底有多大。”趙禎此刻極有興致。
“官家捎待,還是讓我們的人先去排查一遍,您是萬乘之軀,可不能出了差錯。”肖禹連忙勸解道。
趙禎停下腳步道:“也好,速去。”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況乎九五至尊也。
只是三四分鐘時間,就有軍卒上前道:“官家,都已排查清楚。”
一行人即可前往引爆點而去。
待得到了近前后,眾人方才瞧見其威力之下,竟產生了一個深度寬度皆在一丈有余的深坑。
“好家伙,丘大滿你這是弄了多大一個土雷啊。”趙薪在心中吐槽。
不過,此時倒真不能拆臺。
畢竟趙禎見獵心喜,極為的欣喜若狂。
有此神器,收復燕云有望啊。
只是在他有生之年,是否能夠成功?
他已四十有余,快要五十了。
縱是大宋官家,也留不住這時光啊,握不住的似乎都已在消逝。
不過,他的后人若是能成,也不是不可。
已至晚年,掌控數十年的權柄早已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只是一個守成之君而已。
否則前期培植范仲淹等新黨人士開創慶歷新政的他,為何會選擇廢棄新政,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此刻,他看到了希望,后輩收復燕云的希望。
作為帝皇,從這一刻開始,似乎他要做些什么事了。
若是后繼之君是個能力平庸者。
譬如趙宗實,平穩的過度交接是最好的選擇。
但趙薪顯然不是,就這三月相處時光。
趙禎已看出,這孩子的英明果決的性子。
作為皇帝,開封城中的一舉一動他都清楚。
趙薪三月的行動,他更是一清二楚。
五代廢城鏟除丐幫,對于汝南王府的謀劃等等,都是趙禎的考校。
看其是否有能力扛起大宋江山。
他不可能將祖宗基業,交到一個昏庸之輩手中。
就眼下來看,這孩子身上似乎有太祖之風。
果然,身上流著太祖血脈。
“官家,官家。”耳畔傳來童遠的呼喚聲。
趙禎回過神來:“何事?”
童遠開口道:“此物無名,郡王他們提議,官家命名之。”
“此物有驚天撼地之威,不若就叫撼地雷吧!”趙禎思索片刻,開口道。
“官家英明。”眾人高呼。
自此之后,此物有名,發明于大宋仁宗朝嘉佑三年。
憾地雷之事已然落地。
回道研究室之后,趙禎朝著側旁的童遠吩咐道:“火器監匠人盡都有功,每人賞錢五十貫。”
丘大滿立刻跪拜磕頭道:“丘大滿代替火器監匠人,扣謝官家。”
待得丘大滿離去后。
趙禎這才轉頭道:“你就是沈括沈夢溪吧!我聽肖禹所說,這黑火藥的關鍵步驟是你發現完成的?”
“都是殿下的功勞,有殿下提供的配方,我才能發現其中木炭不對,草民不敢居功。”沈括不疾不徐的開口。
“好好好,不居功自傲,不枉薪兒推舉于你。”趙禎笑道。
“本來薪兒舉薦你之時,朕還想考校一番。”接著話鋒一轉道:
“不過,既你一來,就解決了黑火藥配方的問題,便就不再考校了。
即刻起,朕授予你工部火器監員外郎的官身,官憑明日我遣童遠送至此處。”
“草民……臣沈括扣謝隆恩。”沈括大喜。
工部員外郎,可是正兒八經的從六品官,而且還是京官。
尋常進士出身,最多授予一個外地縣令。
極大可能僅僅只是九品而已,縱然是大縣,也不過從七正七罷了。
一步登天,如何能不喜。
就這官階,尋常人要走一輩子都可能到不了。
“今后好好在火器監辦事。”趙禎勸勉幾句后,方才離去。
…………
待得趙禎離去之后,沈括這才上前:“沈括,多謝殿下舉薦之恩。”
“無妨,況且我看中的是沈員外郎的能力,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趙薪拍著他的肩頭道。
沈括也不知,承平郡王身為官家獨子,為何會知曉自己的。
可還是答道:“括,必不讓殿下失望。”
今日知曉要來見沈括,趙薪早就帶著這半月時間書寫的后世有關火器當年的化學物理知識。
由簡到難,都有。
他需要一個人先行學會,再轉換成大宋人能懂得程度。
沈括無疑是最合適之人。
作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科研人員之一,應最能接受后世的知識。
從無到有難,之后的從一到多就要簡單的多。
沈括就是這個一。
對他,趙薪寄予厚望。
索性掏出幾本訂閱成冊的書本。
遞給了一旁的沈括。
沈括一臉的疑惑:“殿下,此是何物?”
趙薪凝重的開口道:“這些書中有關于大宋火器的未來,本王希望夢溪你能將之吃透,而后傳授旁人。
如此生生不息,方能有光明的未來。”
其實不止有關火器的基礎知識。
還有后世的數學,化學,物理等基礎知識。
聽聞此話,沈括頓覺手中幾本書有千鈞重:“括,必不負殿下厚望。”
“夢溪啊,也不可壓力太大,畢竟這擔子你一人也挑不起。”趙薪再度拍著他的肩膀道。
“對了,夢溪,在開封可有住處啊,沒有的話,本王替你尋一處?”
沈括連忙道:“不勞殿下費心,我有一同族叔父居于京中,我去他那里即可。”
“如此也好,有個照應。”
趙薪離去之前,還不忘吩咐沈括多做些憾地雷。
畢竟經略西北所需甚多,最好是能有火槍助力。
那才是對時代碾壓的神器。
………
時光淡如水,東去不可回。
自憾地雷被發明出,已經又過了一月時間。
隨著沈括投入工作,再加上又趙薪提供的草圖,煉鋼作坊已經投入了生產。
經過數次改進后,煉制出來的鋼鐵已經能夠勉強用來鑄造火槍。
隨著秋意漸濃,趙薪知曉,自己前往西北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方才下的朝會,王平安就迎了上來:“殿下,火器監傳來消息,說是火槍研制成功了,讓您去瞧一瞧。”
趙薪大喜,連忙吩咐道:“王平安備馬,讓趙九隨我前去。”
大喜的消息啊,沈括不愧是這方面的天才。
這才半月時間,就已成功。
果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
騎著高頭大馬,朝著城外恩火器監而去。
“殿下您慢著,不用如此著急。”趙九在側旁大聲道。
趙薪不理。
沒有人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旦火槍批量生產,他便是這個時代的主宰者。
誰擋在自己面前,都可以一槍破之。
后史書有云:“仁宗嘉佑三年初秋,在我世祖皇帝的敦促之下,火器監火槍始出,世祖大喜,奔馬至火器監,氣不得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