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商定指標(求收藏 追讀)
- 重回1991:從拓荒野山開始
- 暮光回響
- 2222字
- 2024-08-01 20:00:00
“廠長!許閑這名字熟么?”
“我不太熟,四姑娘好像認識兩個學霸都姓許,而且還是一個村的,具體什么村的,我忘了。”
杜子山抽上紅塔山,深吸一口,滿面愁容。
“五百萬的事,你怎么看?”
“我覺得太多了,但又是后置付款,理論上跨國公司應該有比較成熟的技術經驗,我們只是去考察的話,未必能拿到真東西。”
“廠長!死馬當活馬醫?反正不能比現在更糟糕了吧?貸款不下來,車子賣不出去,下個月就揭不開鍋了。”
“再約他們一次,我跑趟銀行,不能在信用社這一棵樹上吊死,其他行利息高點就高點吧!”
杜子山將杯中水倒進煙灰缸,起身吐掉煙頭,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辦公室。
......
林山鎮。
許閑與李振東相約在信用社門口碰頭。
“這小子怎么還不來?”
李振東掏出一根紅塔山,發現沒帶火。
他注意到不遠處停著一輛捷達,一位老板模樣的年輕人,右手大哥大,左手夾煙。
一身老板裝扮,但李振東總覺得此人有點匪里匪氣的,尤其是嘴上那道淡淡的胡須,給人一種斯文敗類的感覺。
當然,這是李振東的視角。
也許是一位大老板,理論上鎮子里很少出現這種人物,也許是來考察的。
“你好!”
李振東信步上前,越來越發現不對勁。
“借個火?”
“哦!”
許閑將紅塔山遞過去。
李振東接煙的一瞬間,發現了端倪:“許閑?”
“你可以啊!這么快就認出我了!”
許閑摘掉墨鏡,伸手摟住李振東。
“別來這套!你不會搶銀行了吧?衣服、皮包、大哥大、車,得十幾個萬元戶吧!”
李振東口里打趣,心里卻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許閑的這些東西出現的極為突兀,但他沒覺得不合理。
“這些東西都是朋友配的,交了一個暴發戶朋友,他要做生意,我就幫幫他。今天找你來要業務的。”
“你們村有啥業務,你不門清?找我要什么?”
“縣里駐村工作隊隊長跟普通村民可不一樣,今天來這里,我們算是以全新的身份認識了,這事到你這就行了。”
“那你剛才說的業務呢?”
“你們把合作社趕緊搞起來,趁著夏雨禾還在村里,趕緊把平臺公司注冊一下,即便你是被發配過去的,搞定這些營業執照應該沒問題吧!不然也太拉跨了。”
許閑沒留情面,李振東也不矯情:“分管企業的鎮長我熟,這事就交給我吧!跟你合作的話,你能提供什么?”
李振東根本沒把許閑當小朋友,再說了,這家伙一看就早熟,在商言商,也就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
“那條路大概率我們自己搞了,包給我就行。”
“人工跟技術就不說了,單是工程設備就不好弄,你確定能搞起來?再說了,村里沒錢...”
“東哥!你們搞好公司,我們再細談,這是我的呼機號,回頭我給你搞一部大哥大。”
許閑神秘兮兮的,把李振東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同時也激起了他的好勝心,眼前這位合作伙伴可是個高中生。
一部大哥大要好幾萬。
李振東想起自己兩位數的工資,心臟猛地抽了一下:“許閑!前天我來鎮里了,王書記親自主持會議,鎮里口頭支持佛集的修路計劃,但不會把交通建設資金傾斜過來,說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許閑直接問道:“那筆土地補償款多少錢?”
李振東脫口道:“大約80萬,修路預算保守估計800萬。”
許閑搖頭:“東哥!你能把錢要回來,就能在佛集站穩,在佛集站穩,就能在林山鎮站穩。下回來,我們簽合同,合同價值就定800萬。我走了!”
“轟隆——!”
白色捷達車沖過路邊的泥水溝,一溜煙的消失在主路上。
在佛集站穩,就能在林山鎮站穩?
什么意思?
李振東只是沒有背景,腦袋轉的飛快...
他不得不再次重新審視這位搖身一變,轎車、大哥大傍身的奇異少年。
80萬怎么要?
800萬哪里去搞?
李振東是不信,許閑能轉眼間變出800萬。
......
許閑回到縣城,天剛擦黑。
李紅旗跟麻頭在舊貨市淘了一批辦公設備,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還購置了一批辦公文具。
辦公地址是麻頭老爸落實的,在洛水大廈頂層。
當年的大廈其實就是六七層的建筑,灰白色的外立面,看上去沒什么品質感,跟后世動不動就是超百米的豪華寫字樓不能比。
三人在辦公地點收拾到凌晨,累得跟狗一樣,麻頭去樓下搞二斤豬頭,半斤牛肉,幾瓶啤酒,吃喝完畢,干脆睡在了辦公室。
“嘀嘀...”
許閑的BB機響了起來。
李紅旗被吵醒,起來一看,已經八點。
“閑哥!”
“哦!”
許閑從桌上彈起來,抓起大哥大回了過去:“常主任!一會見。”
“閑哥!今天我干什么?”
麻頭沒辦法去,他也不想閑著。
許閑思緒翻轉:“查金川科技是干什么的,辦公地址,多少人,業務范圍...所有信息都要,你應該認識丁長征吧,他去金川科技了。”
麻頭回道:“沒問題。”
這事他輕車熟路。
許閑帶著李紅旗再次來到二廠。
四人依次走進貴賓會談室。
一位身條跟蝦米似的車間工人,貓在綠化帶內,小眼閃爍不定,轉身對著身后的胖子道:“你現在去找長征哥,就說那些人又來了。”
......
“許董事長...”
“常主任!別董事長了,喊我小許就行了。”
“許總吧!”
杜子山笑哈哈道。
他們可不敢喊小許。
“許總!昨晚我們連夜開會討論過了,決定聘請你們公司作為我們的技術顧問,但是關鍵合同條款需要寫明是后置收費,且后置收費的條件與營收、利潤率掛鉤。”
“而且...廠里如果不同意你們的技改方案,我們不會付任何費用。”
丁子山補充了一句,算是丑話說在前面。
許閑笑道:“丁廠長!你這一條就不必往合同里寫了,你們不用的話,連后置都談不上,何來費用?在具體指標上,你們得盡快落實,比如怎么跟營收、利潤率掛鉤,這是個問題,不能太過籠統吧?”
常遠行苦笑道:“這個...其實我們沒想好。”
許閑回道:“你們過去三年的平均營收大概850萬,取整,按一千萬,我們接受的營收指標上限是一個億,凈利潤按2000萬算吧!”
丁子山正準備掏煙,手不受控制的抖了一下,將來廠子的凈利潤能超2000萬,他跪下來喊這位年輕人爸爸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