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你擱著三個鳥槍手呢?」
「文」:這只是文藝的說法,如果說難聽點就是……
「文」:你疑似有些太圣母了。
「陽」:我?太圣母了?
繼陽怔了片刻,然后條件反射的回了一句。
「有嗎?」
「文」:有,非常有,肯定有,我和力都看在眼里的。
「力」:好像是上江城倒懸海危機過后,大哥就出現了這種轉變,難道大哥沒有發現,你在遇到一些非常危險的局面時,自己總會下意識沖到人群前當英雄嗎?
「力」:最直觀的一次表現是,之前和那只機械蝠鲼對峙時,哪怕對方準備要發射什么破壞光線毀掉半個高墻外緣城區,憑借你人狼的高機動性和心流場氣息遮蓋能力,應該還是很容易從對方的攻擊中躲過一劫。
「文」:但,你竟然敢正面硬剛,直接拿著把小手槍和對面SV級的泰坦異獸叫板,你不覺得自己有些太具有奉獻犧牲精神了嗎?還是說難道你想領什么個人一等功?
「力」:要知道,如果從人身風險角度去考慮出發,腳底抹油原地開溜的確是最穩妥的做法,但你在當時竟然完全沒有考慮過這一個選項?
「陽」:當時不是情況緊急嗎?就算我能走,但其他人呢?那些附身者大部分都是V2V3級而已,根本沒可能從……
“我草……”
當這個想法從腦子里蹦出來的時候,繼陽自己都被嚇了一跳,他這才意識到不對勁的地方,然后慌忙找補一句。
「可是,那是屋旁青草給出的法子,又不是我主動想起對波的哇」
「文」:當你問屋旁青草想要個法子時,其實就已經是在下意識的想要保護其他人了。
「力」:雖然聽起來有些甜蜜,但我們都是心意相通的,我們很確定當時大哥你就是想救人,把所有人都救下來。
「文」:雖然最后的確憑借迭代器空間站的后備能量加持,與機械蝠鲼達成了某種威脅平衡,讓所有人都活了下來。
「文」:可如果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分析總結,大哥當時的舉動無疑是風險極大且極具犧牲精神的,如果最后方亦城腦子沒有冷下來,那么兄弟我們可能就黃泉路上好相伴了。
「……怎么會變成這樣?」
繼陽沒有繼續找補,他知道這是在自欺欺人,但還是感覺有些難以置信,自己怎么突然被發了張好人卡?文力則繼續剖析研究起來。
「文」:我猜,應該是那次在上江城跨江大橋和士兵們精神共振時帶來的影響后遺癥。
「陽」:精神共振帶來的影響后遺癥?
「文」:是,還記得屋旁青草不是說過嗎?高強度大規模的精神共振會影響共振主導者的精神認知,最后出現行為認知偏差的情況。
「力」:她還說過,這種行為認知偏差的具體影響表現取決與共振的對象,當時我們精神共振的是一幫兵哥哥,結果好像莫名其妙的覺醒了一點優良的紅色愛國基因,道德水平突然提高了不少。
「力」:又或者說,你總在潛意識的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像對待老媽小妹那樣對待其他人。
「陽」:這下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你們覺得這個樣子是好是壞?
「文」:不好說,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帶來什么負面影響,如果你覺得還是手軟不得的話,那建議你多看點《大西王本傳》,以及《過度城市化的處理辦法》,興許能中和抵消一點負面影響。
「草」
繼陽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恰好這個時候,身旁接話間的衛兵也和家里人通完電話出來了,再見到繼陽,衛兵再次向他敬了個禮,眼中滿是感激。
“崔先生,我已經和家里人聊完了,他們一切都好,謝謝你的照顧。”
“沒什么,大家都是兄弟……相互照顧嘛。”繼陽回答著,又注意到自己開始下意識的共情起對方了。
“嗯,時間還早,我想領你去基地附近轉一轉熟悉一下這里的環境,你覺得怎么樣?”
“聽起來不錯,但我現在感覺還有點累,你還是先領我回去宿舍歇一下吧,我等一下還要見一見我的朋友友亮。”
“當然,這邊走。”
衛兵依舊保持著原先的熱情,甚至還對繼陽多了一份熟悉親近感,后者對此并不討厭,甚至還覺得有幾分莫名的歸屬感,就像回家一樣。
回到宿舍,繼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里還堆著剛才和文力交流的認知行為偏差話題。
這個問題,說嚴重嚴重,說不嚴重也不嚴重,畢竟就算行為認知再怎么偏差,身體的主導權始終還是由自己主導的。
但,總是有些顧忌,繼陽沒個頭緒和主意,便再次向文力詢問道。
「你們覺得這樣真的好嗎?我是不是真該看點大西王本傳中和糾正一下?快給點看法,評價一下現在的我,搞點民主集中」
「如何評價崔繼陽」
「文」:我是讀書的,當然喜歡自己能英雄瀟灑一點,不過前提是要有相匹配的實力,詳情請參考燕雙鷹。
「力」:我是臭打工的,如果能有好兄弟幫我爭取一下老板欠發的工資,我當然是支持。
「郎」:沒有意見,我只需要力量,更多的力量。
「陽」:老五,你怎么看?
「禪」:我的看法是,人從來都不會改變,而是逐漸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會變成別人,你只是變成了自己想要變成的人而已。
「文」:大哥,不如換一個角度,那就是你能接受現在的自己嗎?叩心自問,我們現在的所做所為,都是坦坦蕩蕩問心無愧的嗎?
「陽」:問心無愧嗎?
于是,他便仔細回憶起來,腦海中浮現了昔日的那個崔繼陽。
曾經的自己,是一個尋尋覓覓渾渾噩噩,自蕓蕓眾生而來的普通人。
而現在,自己已經和他分道揚鑣,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超凡之路。
或許文和禪說的沒錯,在這條路上,誰也無法預料會遭遇怎樣的人和事,應該對自己更誠實一些,不求功過,只求問心無愧。
繼陽對此顯然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