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腦能量作者名: (美)克里斯托弗·帕爾默本章字數: 3142字更新時間: 2024-07-24 17:17:19
引言
我作為一名精神病學家和神經科學研究者已經超過25年。在此期間,我無數次被患者及其家屬問道:“精神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剛開始工作那會兒,我會給出一串長長的答案,好讓自己聽起來學問高、能力強。我會論及神經遞質、激素、遺傳和壓力,談談即將采用的治療方法并給患者希望,告訴他們情況會好轉。然而,就這樣過了幾年,我開始覺得自己像個騙子,實際情況是,患者的情況往往沒有太大的好轉。療效有時可以撐上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但更常見的情況是,癥狀會再度出現。直到某一天,我開始吐露真相:“精神疾病的病因無人知曉。”盡管我們了解許多風險因素,但沒人知道這些因素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我還是會盡量給患者希望,向他們保證目前存在多種治療方法,我們會一個接一個地嘗試,直至找到有效的那個。遺憾的是,對我的很多患者來說,自始至終都沒有適合他們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轉機出現在2016年。那一年,我幫助一位患者減肥。湯姆是一名33歲的男子,患有分裂情感障礙,這是一種介于精神分裂癥和雙相障礙之間的疾病。在過去的13年里,他每天遭受幻覺、妄想和精神痛苦的折磨,疾病使他備受煎熬。他嘗試了17種不同的藥物治療,但無一奏效。藥物能使他安靜下來,緩解他的焦慮和煩躁,但并沒有治好他的幻覺或妄想。此外,這些藥物致使他體重增加了100多磅[1]。長期以來,他一直感到自卑,過度肥胖又讓他進一步深陷自卑的泥潭。湯姆幾乎活成了隱士,我們的每周會面是他僅有的幾次外出。這也是我同意幫助他減肥的部分原因:我是他最常接觸的醫生,他也不想轉診到另一位從未謀面的專家那里。更重要的是,對他來說,采取行動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從某種意義上已是非同尋常的大舉動,也許減肥能給他帶來一種對生活的掌控感。在最初嘗試了幾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后,我們決定嘗試生酮飲食——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高脂肪的飲食方法。
短短幾周,湯姆不僅體重減輕了,我還注意到他的精神狀態發生了令人吃驚的顯著變化。他不再那么抑郁,也不再那么安靜。湯姆開始與他人更多地用眼神交流。他與我進行眼神交流時,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東西,還有閃現的火花。最令人吃驚的是,兩個月后,湯姆告訴我,長期困擾他的幻覺正在消退,他也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許多妄想陰謀論。他開始意識到,這些理論都不是真的,而且可能從來就沒有真實存在過。湯姆接著又瘦了150磅,搬出了父親家,還完成了一門證書課程。他甚至能在現場觀眾面前即興表演,而減肥之前,這些對他來說根本不可能。
我大吃一驚。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從未遇見過這樣的事情。雖然減肥可能會緩解一些人的焦慮或抑郁,但湯姆患有精神障礙,十多年的治療都未見效果。從我的知識和經驗來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生酮飲食能夠減輕他的癥狀。這種方法似乎沒任何奏效的理由。
我開始深入研究醫學文獻,發現生酮飲食是一種長期存在、有實證依據的治療癲癇的方法。即使藥物治療不起作用,它也能阻止癲癇發作。我很快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聯系:一直以來,我們在精神病治療中都在使用治療癲癇的方法,使用雙丙戊酸鈉、加巴噴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安定、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侖等藥物。如果生酮飲食同樣能阻止腦部疾病的發作,也許這就是它幫到湯姆的原因。有了這些新收獲,我開始采用生酮飲食法治療其他患者。再次取得成效后,我很快便開始與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合作,進一步探索生酮飲食療法,就這一主題在全世界發表演講,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證明其有效性。
我踏上了一段新旅途,探索這種飲食療法如何作用于患者,以及它為什么能奏效。除了癲癇,生酮飲食還被用于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甚至被當作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手段。起初,這令我感到困惑,還有些難以接受。為什么一種治療方法能夠作用于所有這些疾病(雖然它只對部分人有效)?最終,正是這個疑問為我打開了一扇門,帶我走進了更廣闊的天地。它促使我發現這些疾病之間的聯系,并將這種認識與自身作為神經科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所了解的一切聯系起來。當我終于把所有碎片串聯起來,便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發現了一些做夢都不曾想到的東西。我針對所有精神疾病的病因提出了一個統一的理論,并且稱之為“大腦能量理論”。
這不是一本關于生酮飲食或任何飲食方法的書,本書也并非只關注嚴重的精神疾病,其中的科學見解也適用于輕度抑郁癥和焦慮。事實上,本書可能會改變你對所有人類情感和經歷的看法。我不是要為精神疾病提供一種簡單的萬能藥,也不主張任何單一的治療方法。這種特定治療方法的意外效果只是第一條線索,引導我走上一條探索治愈精神疾病的新道路。本書將分享我的理解,帶你踏上一段旅程,我希望這段旅程能改變你對精神疾病和精神健康的看法。
下面是本書內容的簡要概述。
〇首先我將回顧精神健康領域的現狀:困擾我們的問題和疑問,以及它們為什么重要。
〇你將看到一些看起來令人震驚的內容——多種精神障礙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實體。這些精神障礙包括抑郁癥、焦慮、創傷后應激障礙、強迫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酒精中毒、阿片類藥物成癮、進食障礙、孤獨癥、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癥等。不同精神障礙的癥狀存在很大重疊,并且許多人的診斷結果顯示,他們患有不止一種精神疾病。即便是癥狀迥異的精神障礙,其潛在的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也存在明顯重疊。
〇我將探討精神障礙與一些身體疾病之間令人驚訝的聯系,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腦卒中、疼痛癥、阿爾茨海默病和癲癇等。要確切掌握精神疾病的病因,也需要了解這些聯系。
〇這些信息將揭示精神障礙是指大腦的代謝紊亂。
〇為了理解其中的奧義,我們需要了解代謝。這比大多數人想象的復雜得多,但我會盡可能用簡單的方法將其闡述清楚。線粒體這種微小的物質十分關鍵,代謝和線粒體可以解釋精神疾病的所有癥狀。
〇我將討論正常精神狀態和精神障礙之間的區別。例如,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會經歷焦慮、抑郁和恐懼。這些經歷并不是疾病——它們是人類生活的正常部分。然而,當它們在錯誤的時間或以過度的形式出現,就可能會從一種精神狀態發展成精神障礙。你會發現,所有的精神狀態,甚至是正常的精神狀態,都與代謝有關。例如,“壓力”是一種影響代謝的精神狀態——它會嚴重損害代謝。如果壓力持續時間太長或壓力過大,就會導致精神疾病。而且其他影響代謝的因素也一樣會導致精神疾病。
〇我將與你分享五種普遍的作用機制,這些機制可以解釋我們在所有精神障礙中看到的臨床和神經科學觀察結果。
〇我將向你展示所有已知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遺傳、炎癥、神經遞質、激素、睡眠、酒精和致幻劑、愛情、心碎、生活的意義和目標、創傷和孤獨等,都與對代謝和線粒體的影響直接掛鉤。我還會展示所有這些致病因素如何影響代謝,進而影響細胞功能,從而引發精神疾病的癥狀。
〇你會了解到目前所有的精神健康治療方法,包括心理和社會療法,很可能都是通過影響代謝發揮作用的。
〇這種對精神疾病的新認識將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帶來長期治愈的希望,而不僅是減輕癥狀。這些方法有時會比服用藥物困難得多,但它們值得盡力一試。進一步的研究將帶來更多新的治療方法,但令人振奮的是,當下也有許多治療方法可供選擇。
需要明確的是,我并非提出代謝和線粒體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第一人。事實上,我是在數十年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索,如果沒有這些研究者和他們的開創性工作,本書就無法成形。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分享前人的眾多開創性研究,并首次將謎團的碎片拼起來,呈現一個連貫的理論。這一理論整合了現有的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為解釋和治療精神疾病提供了統一的框架。
《大腦能量》不僅給出了長期以來一直令人難以捉摸的答案,還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我希望本書能終結病痛,改變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活。如果你或你所愛之人也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本書或許也會改變你的生活。
[1]1磅約等于0.453千克。——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