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如烈焰,照在每一個即將步入高中的學生臉上,從他們的表情中,甚至能分出年級。
那些眼里放光,皮膚細致的"小清新"們,即使他們穿著統(tǒng)一的校服,家長們也知道這是高一新生。
"太沉了!我服了"王曉拎著最重的行李,抱怨道。
"兒子你在哪個宿舍?我先送一趟去。"王曉的爸爸伸手就要接過來那個最重的行李。
王曉是一個獨苗,家里幾代人就出了這么一個學習好的,他爸爸經常把"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掛在嘴邊,一家人,給足了王曉寵愛,即使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由于高中一個月回一次家,并且十分內卷,給王曉買了30雙襪子,10條內褲。
以至于他幾乎不用怎么在學校洗襪子和內褲。只需要把它們拿回家,慈愛的母親就會在24小時之內完成洗和烘干的任務。
并保證再次開學依舊所有以學業(yè)為重。
當然,由于王曉實在受不了,臭襪子放在柜子里的異味,他還是會抽時間用來洗這些東西。
一家人很快就把東西送到了宿舍,很快就到了告別父母的環(huán)節(jié)了,王曉也是非常負責的告訴爸媽。
"趕緊回去吧,你兒子我絕對會在這混的風生水起的。"
"媽,可不希望你'風生水起',你就給媽好好學習就行了。"
“誒呀,走吧走吧。”王曉的爸爸,看似對兒子很放心的催促的媽媽。
看著爸媽的背影,王曉走回了宿舍。
“你怎么來這么晚啊!”回到宿舍,看著新進來的一個男生,王曉不禁感覺有點擔心。
"我來幫你整理被褥吧,要快點了,還要進班級里點名呢。"
那男生先是一愣,或是沒想到眼前這個新舍友竟如此自來熟,隨后又笑道:“謝謝啊,我叫楊宇,你叫什么。”
"我叫王曉。"
說罷,王曉爬上了楊宇的床位,兩人床頭一個床尾一個,不一會兒就套好了被,鋪好了床。
隨后,結伴去往教室,路上閑聊起了中考成績。
"你中考考了多少分啊。"
"531"
"真的假的,我也531。"
"那你全縣第幾名啊!"
"第70啊"
“我也第71,那你語文分數(shù)比我高點啊,緣分啊哥們。”王曉沒想到,進入高中第一個有交流的同學,竟是中考和他一樣分數(shù)的人。
因為同樣總分數(shù)的人排名,依次比較語文數(shù)學英語成績,所以楊宇排在王曉前面一名。
倆人性格相投,這第一次的交流,像是認識已久的人敘舊一般。
到了教室便自然的坐在了一起,繼續(xù)剛才的話題,等待班主任的到來。
……
“大家安靜一下了啊。”
“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楊雪娟,我往界的學生都喜歡叫我娟姐……”
"……娟姐……"底下的人異口同聲的說出來,似乎這才是本名。
這個似乎就是教師長相的女老師,似乎也喜歡大家這么叫她,便不自覺笑了笑。
“高一這半年多,直到文理選科之前,我都是你們的班主任,我們學校分為英才班,清北班,實驗班和普通班,這是根據(jù)你們在初中時參加咱們高中的提前考試決定的。成績最好的是英才其次清北,實驗,普通。"
“雖然明面上看起來英才排在咱們前面,但我覺得一次成績說明不了什么,所以咱們不一定比他們差,沒準就是因為那天感冒發(fā)燒,才不小心讓出了名額。”
“選科結束,我們會有一次調考,會根據(jù)那次成績繼續(xù)選出文科英才清北和理科英才清北,所以你們在我這個班全力以赴,爭取在那次考試中大放異彩。相信相信的力量,是我們學校的格言。”
聽到這,地下有的人懵,有的人斗志昂揚,有的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樣子。王曉似乎也被這些許言語所激勵,想去看看所謂英才是什么品種。
"現(xiàn)在我們拿著凳子按照大小個排好隊,我們準備去操場參加開學典禮。"
“記住你們現(xiàn)在的前后的同學,一會兒回來我要按照這個隊伍排座位。”
楊雪娟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小孩,既高興有忐忑,她之前從來沒有帶過尖子班學生,雖不是英才,卻也大差不差,她幸運的同時又感覺責任在肩。只能默默祈禱不辜負新校長期望,不辜負家長信任了。
“相信相信的力量吧。成績都是一起創(chuàng)造出來的。”她在自己心里給自己打氣。
“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