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看著眼前落拓不羈的年輕人,雖然青衫麻履,穿戴粗陋,但面容白凈,須發整理的一絲不茍,倒有幾分士人模樣,于是隨口問道,“先生自言出自先漢宗室之后,不知先生祖上是何宗支?”
劉琰見劉備發問,捋了捋三寸胡須,微微頷首道,“先祖乃是泗水國思王劉諱商,我乃勤王劉諱暖十三世玄孫,先漢末年王莽篡政,各方紛起,泗水國無直系子孫繼嗣,王國遂除,先祖支脈遂多遷移各方,我祖上便在魯縣安身。”
劉備對其出身不甚關心,眼下各地劉氏眾多,各有宗譜,名門宗室也不會有誰干冒風險隨意篡改祖宗,料想劉琰不會作假。
劉備關心的是自己雖為劉氏之后,但與當今天子宗室血脈玄遠,近旁又無同宗之人相助,顯得有些孤零,如今劉琰這個劉氏之后甘愿投效自己,倒能為自己的劉姓增添不少助益。
此外,劉琰自稱為魯縣劉氏,想必今后收縛魯國時,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先生既然出身魯縣,想必魯國士紳宗族頗為熟稔,還望先生不吝賜教。”陳宮先前為劉備粗略講解過魯國大姓,但不甚詳細,此時有劉琰這個魯縣本地人在此,正好向其詢問。
劉琰也不扭捏,捋著胡須在中廳踱步,邊走邊說,探微入里,究本溯源,如數家珍一般細論魯國各地士族鄉紳,把劉備繞了個稀里糊涂。
末了劉備方才聽明白,除了先前陳宮講過的魯國幾個大姓以外,魯縣尚有亓官氏、巢氏、開氏、夏侯氏、弓氏等小士族鄉紳,魯國北部汶陽縣有公氏,鄒縣有脅氏,卞縣則有麃(biao)氏等稀有氏族。
劉備耐著性子聽劉琰講完,又與其閑談片刻,見其風儀卓然,談吐不俗,有類孫乾、簡雍之風,遂任命其為從事中郎,留在自己身邊,以備咨詢。
不日,毛甘再次通傳消息,關羽遣茍璋將兵五百進駐留縣,并派兵卒沿泗水河岸日夜巡視,謹防疏漏。
同時關羽也傳來了糜竺、陳群自下邳折轉來的消息。一則袁術聽聞劉備將大軍自下邳出剿賊寇,趁下邳兵力空虛之際,命紀靈、張勛嘗試渡淮水,攻徐縣。
又命吳景、李豐自盱眙出兵,揮兵東向,欲要擊破陳瑀,將其驅逐出廣陵,并有趁機從淮水下游暗渡淮水之意。
二則劉備先前將俘虜的袁術兵卒盡皆放還,淮南百姓聽聞后,四處傳揚劉備的仁善之舉,又聽聞在劉備治下有分土授田之事,懼于袁術貪虐的淮南百姓為求生路,晝夜不息的潛渡淮水,投效徐州治下。
袁術派兵沿淮水日夜巡視,依舊阻攔不住,如今投效徐州的淮南百姓已過萬口,只是有不少男女老弱溺死于淮水之中,甚為可惜。
其次,曹操留在山陽、防備徐州的從事呂虔呂子恪,聽聞劉備出兵攻取了蕃縣、公丘,又見毛甘進駐沛縣,不知劉備意圖的呂虔頗為緊張,如臨大敵,一邊率兵嚴守湖陸城池,日夜巡視,一便向東、南兩側廣布耳目眼線,探查劉備大軍舉動。
此外,呂虔兩面飛書,一傳許昌,一傳東平程昱,詳細稟報劉備大兵軍情。
淮水北岸有張遼、宋憲、章誑等將校守衛,又有淮水阻隔,以張遼眾將之能,劉備無憂,而下游險要堅城淮陰,郝萌也早已進駐多日,吳景、李豐想要潛渡也是不易。
唯一可慮之處就是陳瑀,其兵屢敗于吳景之手,陳瑀其人也無將兵之能,恐怕不是袁軍對手。劉備遂傳令下邳,命張飛稍益淮陰之兵,以作陳瑀策應,牽制吳景、李豐所部。
劉備思慮片刻,又令陳宮傳信彭城關羽處,命其嚴加監視梧縣、甾丘袁術敵軍,并令其向沛國南部派遣斥候,探查袁術軍動靜。
至于近在南梁水與泗水交匯的湖陸城呂虔處,劉備知其兵少,也無意于此時和曹操交惡,只讓高順派斥候嚴密監視即可。
眼下緊要之事,卻不在袁術、呂虔處。已在圍中的邢烈等賊寇叛匪,乍聞劉備出兵合鄉,又占蕃縣、公丘,猛然間出現在其側背,而彭城兵馬又據守留縣、沛縣,依仗泗水之險,截斷其退路,一時便炸了窩,無頭蒼蠅一般猛撲劉備各處圍縣。
劉備知曉圍中之賊猶如困獸,初知身處牢籠,必然驚狂,其勢驍銳,不可與其爭鋒。遂下令各處兵馬依據南梁水、泗水險要,只將其阻于二水之東,不讓其渡河逃竄即止。
劉備又傳令關羽增添呂縣、武原兵馬,截斷叛賊的南逃之路,又令氶縣、陰平、蘭陵的張南、成廉、曹性、夏侯博各出兵馬正面擾襲叛寇之東,牽制其勢。
邢烈等叛匪賊寇實由蛾賊余孽、盜賊、叛逆鄉豪惡霸以及懾于劉備郯縣行兇得罪的士紳縣吏組成的烏合之眾。
其勢遂大,眾過十萬,但心懷各異,且其中多為裹挾的流民百姓,行兵布陣無從談起,所依仗者不過是蠻勇及人多,何況其星散分布,并未合流。
劉備雖然兵少,但麾下兵精將銳,并未將其視為大敵。合圍之后,劉備聽從陳宮之策,只是避敵鋒芒,再行擾敵之術,引圍中之寇發怒驚狂,以泄其勢,待其力竭之后,再行圍剿。
邢烈等賊寇驚慌之下,果如陳宮所料,見西逃豫州不得,遂四處襲擊臨近城池壁壘。而劉備早下嚴令,各地固守城池,賊寇也一時無奈,遂因一時危急,漸漸合流,歸于邢烈部署。
邢烈遂將暫時歸附自己的各處雜兵歸攏一處,自昌慮北上,欲取道合鄉水流淺緩處,出竄魯國。
聞知消息的劉備一面命呂由嚴守城池,一面攜高順、魏續、眭穆等將沿南梁水北上,張網以待。
在合鄉城西南、南梁水堤岸,劉備命高順嚴密布陣,劉備自己則與陳宮擇高處山丘眺望南方。看著往來不斷傳遞軍情的斥候,劉備的心情也不由的有些復雜。
聽斥候所報,邢烈各部賊寇精壯丁勇在前開道,有萬余之多,其后鄉丁摻雜掩護老弱婦孺,前部將近合鄉縣界,再后更有大股百姓尚在昌慮周邊未及開動,畢竟是有十多萬人吶。看看堤岸上的自家兵卒,滿打滿算不過四千之眾,好虎難敵群狼的道理劉備還是知曉的。
而彼處十多萬眾,并非盡數有意與劉備為敵的,其間多是被裹挾的流民百姓,其中多有明白事理之人聽說是與劉備大軍交戰,暗中便逃歸劉備的,更有戀土守家的百姓聽聞欲要遷移,不懼賊寇逼迫偷偷潛逃的。
聽著斥候稟報打探來的消息,劉備心中更添了一份不忍。
陳宮知曉劉備心中思慮,遂出口道,“戰端一開難免誤傷,主公擊破其前部悍勇精壯即可......”
劉備揮手止住了陳宮,死生之事劉備早已歷經多次了,不忍歸不忍,大局起見,也只能硬下心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