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不愧為“帝制思想家”,他確實為帝國的長治久安找到了一個良策。在此后的兩千多年里,盡管王朝的更替在所難免,帝國制度卻穩如泰山。這不能不“歸功”于儒家思想對人們尤其是對知識階層的影響。即便在王朝的末年,士人(讀書人)也很少參加造反,頂多也就是幾個“落第舉子”混跡其間。另一個可以用來作為佐證的事實是,將起義者們凝聚在一起的也從來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非儒家甚至反儒家的民間宗教信仰,從漢代的赤眉、黃巾、...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董仲舒不愧為“帝制思想家”,他確實為帝國的長治久安找到了一個良策。在此后的兩千多年里,盡管王朝的更替在所難免,帝國制度卻穩如泰山。這不能不“歸功”于儒家思想對人們尤其是對知識階層的影響。即便在王朝的末年,士人(讀書人)也很少參加造反,頂多也就是幾個“落第舉子”混跡其間。另一個可以用來作為佐證的事實是,將起義者們凝聚在一起的也從來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非儒家甚至反儒家的民間宗教信仰,從漢代的赤眉、黃巾、...